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所国家级出版科学研究机构,近年来,在积极为出版领导机关服务、为出版实践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2年底该所固定资产由1995年的100多万元,增长到1200多万元,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科研能力不断加强。 该所之所以能够大踏步发展,是因为所领导坚持为署党组决策服务,为出版生产服务的方针,充分调动全所职工的积极性,面向出版市场抓科研课题,急出版业发展之所急,想出版业者之所想,使出版科研密切配合出版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2000年,在新闻出版署领导的直接指导下,该所集中科研力量研究《加入WTO与中国出版业发展》、《出版集团研究》、《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  相似文献   

2.
纪念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建所10周年袁亮编者按:10年前,根据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出版发行研究所”的意见,经李鹏等4位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同意,建立了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值此1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发表了袁亮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的精神,促进出版改革,繁荣出版事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发行研究》编辑部和重庆出版社于4月16日,在重庆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7个省市的28位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授以及中青年出版科研积极分子。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领导同志也到会做了指导。《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同志也到会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出版与发行》在1985年试刊两期后,今年改为双月刊。《出版与发行》是学术性和资料性的内部刊物。它的方针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  相似文献   

5.
3月17日,《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2001年度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本刊编委会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伯海同志主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社长余敏等共有11位编委参加.会议开始时先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杂志社主编郝振省同志对刊物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报.诸位编委结合当前出版业的现状、刊物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新的一年如何把刊物办得更活、更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过一年筹备,《瞭望》英文版于1985年10月14日和12月9日出了两期正式试刊。因是试刊,我们仅分送国内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以及少数外国人士征求意见。使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外国友人对这本中国英文新闻周刊普遍感到兴趣。第一期试刊出版后,美国、加拿大、苏联驻华使馆立即上门索取试刊本,并表示要订阅英文版《瞭望》。联合国主管新闻的副秘书长明石康提出联合国要订阅英文版《瞭望》。在此之前,联合国还从未提出过订阅中国出版的刊物。美国大使馆来电话说,使  相似文献   

7.
一、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新闻出版工作指导原则和工作方针以及加强和改进新闻出版工作做了专门的阐述。 二、《毛泽东文集》3—5卷、《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传》、《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在全国出版发行。 三、中国出版成就展和中国少儿读物出版成就展在京相继举行。江泽民总书记、乔石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了出版成就展。  相似文献   

8.
(一) 我是1942年4月2日到《解放日报》去的。当时,我在中央组织部工作。王鹤寿同志和陈云同志曾先后找我谈话。王鹤寿同志说:《解放日报》要改版,组织上决定派定一同志和你去工作。定一同志做总编辑,帮助博古同志抓好报纸的大政方针问题。你去做党的工作、干部工作和领导总务处的工作,帮助博古同志抓好机关内部的工作,是秘书长的名义。我对王鹤寿同志说:我过去没做过应付这么大局面的工作,而且是在犯过大错误的博古同志领导下工作,我怕干不了,希望组织上另选能胜任的同志去。王说,你顶着延安门市部这方面工作,也比较熟悉了,我们也是不舍得你去的,所以曾选了别的同志,但陈云同志从总的考虑,认为还是从我们组织部挑你去合适,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大的出版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以出版学术服务中国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该所及下属的《出版发行研究》杂志与全球最著名的英文出版学术期刊—美国《出版研究季刊》(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合作编辑的《出版研究季刊》“中国专号”(英文版)已正式出版,并已向全球发行。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共同编撰的套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十卷近日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多卷集套书从1995年出版第一卷起,历时11年,已出版十卷,共400余万字。内容收录了1949年至1960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政务院)、中央宣传部、出版总署、文化部等领导机关历年颁发的有关出版工作的重要文件、法令、法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历次重要出版会议的文件及领导同志的报告、讲话,《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的有关出版工作的社论、评论及重要文章,以及出版、印刷、发行方…  相似文献   

11.
祝愿与期望     
编辑同志: 所赠贵刊三册,均已妥收,非常感谢! 还在《出版科学》试刊的期间,我就曾有幸拜读,深为刊物所达的高水平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折服。现在,刊物越办越好了,对于出版科学和事业的促进作用也更大了,已受到了出版战线上工作人员的更广泛的欢迎。我作为一个老编辑出版工作者,作为《出版科学》的一个老  相似文献   

12.
即将出版的《出版发行研究》第五期,根据丁关根同志最近在给于友先署长一封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撰写了《建立和实施严格、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图书质量保证体系》的评论文章。文章说:最近,丁关根同志在给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同志的信中,在分析当前出版形势和提出出版管理的重要任务后指出:“日前看到《出版发行研究》第四期上有两篇文章,提出建立严格、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图书质量保证体系。颇有启示,建议您看一下。”这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刊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是对我刊和出版界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由张伟仁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言所”)出版,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印行的《明清档案》史料汇编丛书,已陆续出版发行,与读者见面。 此套丛书系将“史言所”现存的全部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缩影印行,故名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简称《明清档案》,以别于该所此前排版刊印数量较小之《明清史料》一书。 该套丛书第1册于1986年元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4.
李桥 《出版发行研究》2003,(4):78-79,77
3月28日,《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2003年编委会在北京召开,在京的十多位出版界、出版社领导:宋本文、许力以、张伯海、邬书林、袁亮、孙寿山、王化鹏、王俊国、蔡健光、韩绍祥、王志刚、张胜友、陶信成、向安全等同志以编委身份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党委书记、杂志社社长余敏,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杂志社主编郝振省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是改革开放的大潮催生的."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版事业急剧复苏,出版科学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立出版科研机构被提上议事日程.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出版发行研究所",加强对出版发行业的研究.1985年2月,中宣部向中央报送关于建立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的报告,很快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同年3月21日,劳动人事部发出通知,正式同意设立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1989年,经领导机关批准,更名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的直接领导和全国出版界的热情支持下,经历了一段创建、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今天以丰硕的科研成果迎来了建所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十年来,该所为我国出版事业的健康繁荣和发展,对出版科学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应用课题的研究,先后发表和出版的文章和著述有《毛泽东编辑出版工作几个重要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编辑出版思想概述》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的思考》等。在研究当前出版发展、出版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方面,先后完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坚持“二为”方向问题的探讨》、《关于建立出版机制的几个问题》、《关于出版社专业分工课题的研究报告》以及《西方六国出版管理研究》等课题;当前正在研究的,还  相似文献   

17.
1999年3月31日,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副署长杨牧之、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石峰等到中国出版科研所现场办公。他们先视察信息资料中心、出版科研数据库、研究室、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出版参考》编辑部及其他部门,与科研、出版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然后与全所中层干部座谈,并听取了副所长余敏、郝振省和党委副书记宋英亮的汇报。在视察和听取所领导汇报时,署领导不断插话询问有关情况并发表意见,汇报结束后又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史料》2003年第4期发表李传新的文章,称赞已于1994年停刊的《世界图书》杂志是读者向往的一扇窗,介绍这本杂志的前身是《国外书讯》,于1972年试刊,出至1979年9月,以后用《世界图书》刊名延续出版。这篇文字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这里谈谈我所了解有关《世界图书》前身的一些情况和背景,作为对李文的一点补充。据现有手头资料和当时参与编刊工作的吴仁勇同志介绍,在《世界图书》前身《国外书讯》之前,还曾出版过《国际图书通讯》和《进口业务通讯》,也可以说是《世界图书》前身的前身了。由于一些原因,《国外书讯》之后还用过《参考文摘》和《国外科技书讯》的刊名。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陕西解放前后出版发行过许多报纸,需要研究和介绍,李根才同志等在注意做这方面的工作,是应该欢迎的,希望能坚持下去。但是,我读了他在1988年第2期《新闻知识》上发表的《解放后的陕西报业》一文,发现所谈事实与实际情况有多处不相符合,需要加以澄清。比如说李文题为《解放后的陕西报业》,却把1940年创刊的延安边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共同编纂的套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一卷即将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一卷收录了:1949年中共中央、中央宣传部、出版总署、出版委员会有关出版发行工作的指示、通知、会议记录,地方出版领导机关给中央出版领导机关的请示及中央的批示;重要出版会议的文件、报告,有关人士讲话;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出版工作的讲话、批示、题辞;一些地方有关出版工作的调查、统计资料等。本书是了解和研究我们党和政府有关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和研究建国前后我国出版事业概貌的最权威,最全面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