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管理,是实现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新趋势。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在已制定的管理"硬措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管理"软着陆"。本文阐述人文管理内涵,探讨了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管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高素质的和谐发展的人。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一种必然。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可以融学科教育和人文教育于一体,促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的精神养分,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关怀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门词汇。而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界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关怀现状,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如何加强人文关怀,以及实施人文关怀在现阶段遇到的阻力,可看出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学校、老师、学生三方的通力合作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高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要给大学生注入人文教育,就要为他们创造和营造高级的人文环境.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优质营养基地、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场所,将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利条件.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认识人文内涵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从审美素质、体制创新、交流平台、人文素质、综合素质和图书馆文化等方面,加以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经过十年实践,人文素质教育已出现了崭新的局面。经调研发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虽已引起学校的重视,但一些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着误区。当前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专题研究,建立一整套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测评体系;而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经典阅读。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教育作为高中学科教育的基础,要在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对人文价值的追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数学教育的价值。由于应试教育的兴起.人文精神的丢失已造成严重的后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文关怀在教学中的投放已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出发,积极探索数学教育,挖掘人文价值因素,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体现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高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少已成为一种共识,人文素质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改善人文素质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建立有效的人文素质课堂教学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8.
王蕾 《考试周刊》2014,(39):103-104
人文素养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的目标。英语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一门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承担重要任务,英语教育也要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加强人文性似乎已成为共识,但如何有效地加强人文性,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依然令人困惑。如果加强人文性只是追求量的迭加,简单地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不但加强不了人文性,其本身就是不人文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语文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证已尘埃落定,工具性和人文性成为语文课堂的两大支柱也已是共识。新课程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中,尊重和唤醒学  相似文献   

11.
倪中新 《宁夏教育》2002,(10):44-44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科学教育中加大人文素质比重和人文教育中加大科学教育比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数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要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语言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就要改革大学汉语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汉语的人文性教学,把汉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包含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这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育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加强校园人文文化建设,培养人文精神是我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已成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人文文化建设的切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一理念准确地阐述了中学教育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中的核心理念。当前,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中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静惠 《时代教育》2014,(10):97-98
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以职业性实用人才为导向的,为适应现代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中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他们进行适当的人文教育。如何拓展中职德育课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本文认为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德育课教学如何肩负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任,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把乡间儿童常见的物品、常玩的游戏搬进课堂,作为乡土美术课程来开发,已成为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开发乡土课程要落实现代教学理念,紧密结合人文历史和乡俗文化,增加课程的广度和人文厚度。要注重发掘儿童抽象艺术,扩大对艺术的欣赏视野,在模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些基层单位传统政工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一心理疏导应是开创政工新局面的着力点。本文在分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涵义后,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政工干部要加强传统人文修养,学习基础心理学知识,二是建立政工培训、考核机制,三是善于营造环境,掌握若干基本方法,创造性提出建立职工人文和心理档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众文化已成为今天大学文化建设不容忽略的现实语境。大学的人文教育者不应一味以对立的眼光看待,而要理性分析,寻找对策。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大众文化中符合人文精神的内容,与学生形成认同,建立沟通;其次,要正视大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大众文化的语境特点,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全方位地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品质。  相似文献   

20.
胡耀辉 《考试周刊》2013,(65):133-134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强化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已迫在眉睫。本文从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进行了分析,表明高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