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日,笔者与同事闲聊时,问他们:“学生是不是教育的资源?”同事们都说是。“为什么说学生是教育的资源?”同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回答的很模糊。问完他们,自己也在想,学生到底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一日,一位教师教学《加法应用题》一课,当他给学生讲解“树上有8只鸟,又飞来了7只,一共有多少只”时,一位学生举手,也说一个题目:“妈妈昨天买来了15个果冻,我吃完了,要妈妈今天再给我买20个果冻。”没说问题他就坐下了,老师请他再补充上问题。“妈妈一共给我买来多少果冻?”经他这么一说,其他的学生也跟着来了,也要出题目。有爸爸买鸡蛋,又买萝…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贺卡     
这节课好不容易上完了。我浑身疲惫地回到了办公室。 这学期我教的是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这个班有好几个淘气包,他们一离开老师的视线就管不住自己了。我几乎每天都找他们谈话,可仍然不见效果。学生临近毕业,复习很紧张,加上这几个难管的学生,我每天都疲惫不堪,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笑容。  相似文献   

3.
教育三题     
“没收”掉的是什么小徐老师来找我,谈到一件事不知如何处理才好。原来他们班有两个孩子,买了一对玩具对讲机,课下不说了,就连自习课上都隔着远远的相互对讲通话。事情很快被老师知道了,对讲机也被拿到了老师那里。这使老师感到为难起来,她不知该怎么处理这对玩具才好:“没收”掉吗?于心不忍,孩子们实在太喜欢这个玩具了;还给孩子吗?又想孩子们不仅干扰他人,自己的学习怕也受影响不小。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又非常可敬爱的老师,同学们既怕他,又爱他。可是,有一天,同学们发现…  相似文献   

4.
坦率地讲,《教学月刊·小学版》2003年第9期上发表的案例《一堂失败的“好课”?》所描述的这节课并不精彩。但一口气看下来,我的内心感到了一股久违的冲击波。这股冲击波,源自教师朴实无华的教学设计,还是源自学生近乎唱“反调”的个性回答﹖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思来想去,我终于确定,这股冲击波源自这节课的真实。或许是花样繁多的“假”课听多了,突然“冒”出个真的来,我居然很不适应。从教学效果看,这堂课是失败的。自始至终,学生显得很“叛逆”,他们的思维十分执拗地固守在自己的圈圈里,怎么也跳不出来。即使是面对“事实”,他们仍然我…  相似文献   

5.
八年前,我在一所普通的城郊小学代五年级的音乐课。那一年,我刚满20岁。刚出校门,再入校门;做罢学生,又为人师。于是,便有了很多心理上的不适应。而其中最让我害怕面对的,是班上那些个子比我还高出半头的男学生。那些高高大大的男孩子,在我的眼中其实已经是一些大小伙子了。于是,看到他们心里便不自觉地有些胆怯,我怕自己难以管束他们。请教了一些颇有管理经验的老教师,我才“恍然”。课上课下就总是让自己不苟言笑,一副冷面孔。那时,班上有个姓王的男生,个子高高的,漂亮的脸上长着一双含笑的大眼睛。他不爱说话,却很爱笑,是那种浅浅的、…  相似文献   

6.
马上要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了,我查阅了大量关于此内容的教学案例。其中,大多都是以“两人平分一件物体”的小活动引出12,然后按部就班,带着学生学习12的意义、写法等。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他们心目中的一半这一做法使我眼前一亮。于是,我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的班里进行了教学。然而,我却遇到了新的问题。部分学生始终觉得他们想出来的“画图法”比写分数更有趣……虽然这几个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最终还是接受了分数,但口服心不服一直“写”在他们的脸上,并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分数的态度。怎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  相似文献   

7.
“老师!”……一个粗重浑厚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回头一看,一个又高又瘦的男生站在我的面前,虽然他已经脱尽稚气,可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王山(化名)。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第一次见面就记住了他。在高中入学自我介绍中,他这样说过自己:“我爱踢球,不喜欢学习,曾经逃过学,旷过课,打过架,捣过乱。我不是个好学生,老师都不喜欢我。”  相似文献   

8.
殳爱兰 《班主任》2013,(6):36-37
“为什么诗人孙友田说大自然是课本呢?”我出示了上节课留下的问题。 “唰唰唰”几乎所有学生都举起了小手。当我把目光投向教室的东北角时,一个叫一行的男生却埋着头在看什么东西。我的目光在小家伙身上足足停留了好几秒,他竟然毫无察觉。学生都顺着我的目光看去,教室里突然静了下来,他这才抬起了头。当发现我们都在看他时,小家伙的脸上写满了慌张。我疾步走到他的身旁,他正慌忙往抽屉里塞一本书。“给我!”我阴沉着脸厉声说道,并把书从小家伙手里夺了过来。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我把书放在讲台上,继续讲课。  相似文献   

9.
黄军 《辽宁教育》2007,(10):32-32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活动课。学习了一天,学生都有点累了,我带他们来到操场。一声“自由活动”,孩子们纷纷玩起了自己喜爱的游戏。 几个男孩子玩起了“跳山羊”。一名学生弯下腰,其余几个学生从他身上跳过去。我怕出危险,便站在旁边保护他们。有老师看着,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争着想表现自己。从小个子“山羊”到大个子“山羊”,换了一个又一个,高度一点点增加,难度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姜秀红 《山东教育》2021,(12):61-62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你让他往东他就往西。你不让他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一天早晨,刚到班上,就有家长给我发来了微信语音,吐槽自己孩子的“叛逆行径”。说起来,这也是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原来那么听话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变得不太听话了,这让爸爸妈妈很难接受。其实,解决这一难题的药方并不难寻,就是爱,爱才是治疗孩子叛逆的“解药”。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在与侄子的交谈中,我侄子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情:他们政治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他们的政治老师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当他还没有说完的时候,他们班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当时就气极了,对着那位同学大声说:“你给我滚出去!”听完侄子的话,我顿时陷入了深思当中,这位政治老师怎么不从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这件事情呢?他的课堂惯用语是真的存在问题呀。我觉得:教…  相似文献   

12.
教会孩子敬老爱老,就是要让他们明白爱不能光索取而不付出。“来,奶奶帮你背书包!”校门口,一个又大又壮实的六年级男孩刚跑出来,满脸皱纹的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夺过他身上的书包,提在自己手上,颤颤巍巍地往家里走去。男孩的脸上没有愧疚,也没有一丝歉意,也许这一切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是不懂得爱自己的爷爷奶奶?还是做老人的过于宠爱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我常常望着这样的情景陷入沉思:也许,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尊重、孝敬老人了。一天,我在谈话课上给孩子们出示了两张照片:一张年轻、美丽、动人;一张白发苍苍,满…  相似文献   

13.
鲁燕 《四川教育》2009,(5):25-25
今天,又该是孩子们拿着“回头看”这把“金钥匙”去学习的时间了。走进教室,刚在黑板上写下了“我的复习我做主”几个字,孩子们就开始欢呼了。平常,每学完两三个单元,他们就会缠着我问啊问:“鲁老师,什么时候上我们自己复习的那种课啊?”我们一起给这种“自己复习”的课取了个名字叫“我的复习我做主”。  相似文献   

14.
以前 ,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 ,我总是运用多种手段讲解“凑十法” ,然后学生模仿做练习。大部分学生当堂就掌握了“9加几”的“凑十法” ,但在下节课学习“8加几”时 ,很多学生又神情茫然。经过讲解后 ,除了原来已掌握了“凑十法”的学生有笑容外 ,其他学生毫无成功的喜悦。而现在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生不仅想出了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 ,而且都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 ,它体现了学生自主性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角度 ,…  相似文献   

15.
这次我又把《石榴》—课里“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一句中“绿黄色的叶子”读成了“黄绿色的叶子”。这帮孩子发现我又出错了。马上来了精神,他们兴奋地喊道:“老师,你又读错了!” 我怕影响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便煞有介事地说:“我向同学们保证.下次再读错我罚自己把这句话抄十遍。” 可万万没想到,过了一个月。我又读错了,学生给我纠正后,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老师.上次你说过要是你再读错这句话就罚自己抄十遍。”  相似文献   

16.
教了几十年的语文课,又遇到了新课题——给老外上汉语课。几年前,学校里聘请了六名外籍教师,一下飞机,问他们对学校有哪些要求,六个人异口同声地说:“给我们上汉语课!”作为校长的我当时看他们这么热衷于汉语学习,便很激动地将这一“重任”揽在自己身上。面对六个“嗷嗷待哺”、积极性高涨的老外,我像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一样,一板一眼地从汉语拼音字母开始,声母、韵母、声调、拼音规则……一路教了下去。我教得一丝不苟,他们学得更是卖力。拼音学完后,我对他们进行了一次严格的考试,成绩出来,竟然个个都很优秀。可是就在老外的汉语拼音考试…  相似文献   

17.
我们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叫明明,今年上幼儿园中班。他很顽皮,脸上经常带着红一道紫一道的伤痕。前几天,明明脸上又有伤了,妈妈心疼也心烦地问他是怎么回事,明明说:“林林跟我争玩具,我不给,他就来抓我。”妈妈问:“你打他了?”明明说:“我打了他好几下。”明明的妈妈不好意思向老师反映,就到托幼办来问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便从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怎样做个好家长这个角度。和她谈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看法。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当孩子  相似文献   

18.
他是我的邻居,有许多朋友,朋友都说他是个乐天派,见人就笑。的确,他的脸上总是写满了笑:他笑着向你问好,笑着听你讲话,笑着与你交谈。总之,他每时每刻都在笑。见到了朝气蓬勃的学生,他对着他们笑;见到了在河边洗衣的大嫂,他对着她们笑;见到了在地里种菜的农民,他对着他们笑……有一天,我问他:“你为什么对他们笑?”“天太冷了,笑是灿烂的阳光,能使他们感到温暖。”这富有诗意的话使我无意间抽搐了一下,随即它永久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久而久之,我终于明白:怪不得他总给人一种温暖无比的感觉——原来他始终都在笑。自然地,我懂得了:只要有笑,…  相似文献   

19.
很多年前,在一次班队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讲起了他们的科学老师——周老师,说他很搞笑,喜欢听他的课,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而谈到我,大家都用了“尊敬、严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等词。这是为什么?之后,我向周老师讨教了一番,原来是“幽默”帮了忙。  相似文献   

20.
以前的老学生来信第一句就是问:“老师今天你U了没有?”这是我们的秘密。您想知道其中含义吗?请往下看。每准备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心情都激动不已,备这节课我特别精心,因为我要求自己必须留给新学生们最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时间牢牢抓住学生们的心,这节课就是关键。事实证明任务又一次圆满完成,课后学生们的总结中,我确认了这一点,他们喜欢我和我的课堂,喜欢并有信心进入物理学习。您要问:法宝是什么?答曰:“U”——“幽默”。现在您知道了。我很想淡淡自己“U”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