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3,(6):116-117
问:“我的正手进攻线路比较固定,以直线居多。打久之后。对手都会提前准备防守。变斜线时,稳定性又比较差,不知哪个技术环节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2.
韦睛光 《乒乓世界》2006,(10):92-94
[正手挑直线]正手台内挑打是台内球进攻的重要技术,可以使自己在台内球较量中抢得先机。通常当来球旋转不强的时候,可以采用挑对方直线的方式来回球。挑打直线的速度快,更具威胁,但是技术难度较大。要想掌握这项技术,要注重以下要点:以肩膀为中心开始做引拍动作(图3-5),通过肘部、手腕以及手指的一连串协调动作,完成整个击球步骤。  相似文献   

3.
用同样的引拍动作,挑不同的线路如果可以用同样的引拍动作,挑出不同的线路,那么正手挑打技术将具有更大的威胁性。侧身挑斜线时,手腕要比挑直线时更为外撇,接触来球的左侧。在与右手握拍选手对阵的时候,可以通过突然挑打斜线达到突袭对方反手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拍的握法直拍握法的优点:除直拍横打外,大多数时候,直拍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面击球,这样转换时间少,出手较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时拍形变化不大,对手不容易判断;手指、手腕运用空间较大,在发球变化、处理台内小球和追身球时相对有利。开始学习阶段,反手推挡也较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5.
专家邮箱     
切削飘飘我的网球偶像是冈萨雷斯,因此我的打球风格也与他很像——强力的全场闪身正手进攻,成功率还挺高;反手也能在对手上网施压时单手反拍搏命抽击穿越,打上就打上,打不上拉倒。但大多数没有压力但来不及侧身用正手的情况下,我都会把球切削回去。我现在的问题是,切削出去的球没有什么球速,飘飘悠悠的飞过球网。之前觉得这样还挺好,让对手无法借力进攻。可最近遇到一位"童子功"对手,压制我反手,发力打  相似文献   

6.
专家邮箱     
沿着球的线路移动有没有一个更安全的上网移动线路可供选择呢?当然有,它就是沿着球的飞行路线向网前移动。当你发球或是一拍以上网为目的的过渡球之后你可以按这个线路移动,这样做能保证在短时间内更大的球场面积都能在你的防御范围中。例如,你上网前的一拍打inside-out,接下来你就要马上开始防备对手打一个直线球到你正手的空档。这个时候你与其选择先跑到网前再往正手方向移动,还不如选择"一步到位"的方法——直接沿对角线(球飞行的线路)向网前移动。沿着球的轨迹移动的优势是你能最大程度的封住对手的回球角度,让穿越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7.
《网球》2006,(2)
1、下列哪种方式的正手击球,击球点离身体最远[]A.、东方式正手B、半西方式正手 C、西方式正手2、雷达测速显示,莫亚和小约翰森都曾打出过150公里/时以上的正手击球(几乎等同于发球)。经过生物力学相关实验测得,其各部位产生的力量比是3:3:4,请问:"4"最可能是下面哪部分产生的?[]A.、腿 B、躯干 C、手臂3、打直线比打斜线的击球点[]A.靠前 B、靠后 C、一样4、当你决定采用正手 INSIDE-OUT 技术,移动到反手位攻击对手时,这时正确的移动步法是[]  相似文献   

8.
这可说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二)”中第2、3套“定式”的叠加版。马林用正手发左侧旋球偷袭波尔的正手位,这样的战术之所以能成功,是基于两个要素: 由于波尔是左手握拍,马林充分利用左侧旋的特性,发球落台后直接从波尔正手位的边线拐出,这样就增加了波尔接发球的难度。假如对手是右手握拍,那么对马林发球的质量要求会苛刻得多,因为那样“偷正手”是发直线,  相似文献   

9.
学会让双手同时工作,是打好正手截击的关键所在 想要拥有伟大的正手截击技术,必须学会用两只手来完成击球。当你在观看世界顶尖双打高手正手截击的时候,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在你打正手截击球时,最好不要如同左边图片所绘出的那样,采用过大的引拍。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06,(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会比反手击球具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好的控制性,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位,那么用正手去争取制胜球显然比反手更明智。当然,你也不能为了打出制胜球而不计代价,以大量失误去换取。所以,要想打好正手制胜球,你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大力击球的同时才能保证高的成功率。实际上,打正手制胜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手回到你正手位的球本来就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快速的脚下移动,更早的引拍准备,击球尽可能靠前,主要靠借助来球的力量,对准对手的空档快速、稳定的一挡,十有八九就是一记制胜球。相对而言,击球时机是打好这类制胜球最关键的因素。另一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正手制胜球方式:遇到对手较浅且绵软的回球,你调整步法,集中所有力量,一击制胜!下面我分三步介绍这种击球技术的要领。  相似文献   

11.
《网球》2006,(7)
如今网球比赛最流行的进攻手段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正手 INSIDE-OUT!即便是在俱乐部水平的比赛里,你也能看到很多人在采用这种打法——侧身到反手位,用正手打反斜线,以此压制对手,逼迫对手出现失误,或者回出浅球。INSIDE-OUT 打法确实具有很大的威力。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作为被对手 INSIDE-OUT 打法所牵制的一方,又该怎样回击呢?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策略是,直接把球打到对手的反手。不幸的是,对手往往可以继续侧身留在他最喜欢的反手区打正手反斜线,  相似文献   

12.
小将寻翼第四届全运会和访日比赛后,滕义根据自己快攻的打法特点,提出正手攻球由用反胶拍改换生胶拍。经过一段训练后,发现这对于正手打、拉结合,正手连续进攻,对攻中的正、反手球点、快带和带中加力打弧圈球等技术都显得有利。只是在拉、突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的握拍方法,基本上分直握法和横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拍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直握法的特点是:正巨手都用球拍的同一面击球,出手较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不易判断。但反手攻球因受身体阻碍,较难掌握;防...  相似文献   

14.
正手挑打     
对正手位短球耍有进攻能力在实战中使用正手挑打相对要少一些。改用无机胶水后,球的旋转减弱了,正手一般不会摆出太留机会的球,所以对于正手短球一般还是以摆短为主。而一旦对手回球冒出了机会,正手必须要有挑打进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专家信箱     
我正手击球采用东方式握拍,往往在发球区这一区域击球,我都感觉非常困难,非常容易打下网或者打出界,在发球区域处理正手击球的问題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另外,这是不是因为东方式握拍的打法在这个区域击球的一种通病呢?因为我发现用半西方式握法处理这个区域的击球效果就相对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6.
进攻型正手接发球的各个元素和常.规正手击球相似,但是在引拍时需要更小更快的环形轨迹。一旦你判断出对手发球的线路,第一时间向来球方向移动切断来球的飞行线路。这也将减少对手处理你接发球的反应时间。将身体重心放在你的外侧腿上(对于右手持拍的人来说是右腿),同时转动你的双肩。  相似文献   

17.
发球——第三板——第五板的抢攻克莱帕尔擅长一套反手发球和正手侧身发左侧下旋与不转转的直线短球。他发球抢攻偏重于在第三板牵制对方,调动对方,袭空挡,打漏洞,然后在第五板以正手“强弧”抢冲得分。因此,他的“发抢”命中率高、意识强,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18.
王红 《网球天地》2013,(10):132-133
经常观看乔科维奇比赛的球友会发现,他经常站在反手位击打正手斜线,通过巧妙的配合正手直线来大范围调动对手,并出其不意得分。这便是当今球王的必杀技——正手侧身攻,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蹬转,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来增加球速,而且还可以使击球者的击球线路多样化,增加对手对线路预判的难度。此外,由于正手侧身攻的线路较长,还减小了进攻失误的风险,对对手回球线路的掌控和防守也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19.
乐乐 《网球天地》2012,(2):116-117
职业赛场上常有球员(右手执拍)移动到反手位侧身打出正手反斜线(Inside-out)和正手直线(Down the ine)球.并由此建立优势进而直接得分。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10,(10):134-135
昨天训练,又有一名队员跑来找我:“教练,您帮我也看看切削发球吧,一区的外角切削老是切不进来。打比赛时,看到对手故意把正手空当留得很大,就干着急,憋得难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