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尔赫斯,一位小说“迷宫”的制造者,读他的小说要具备足够的探索精神,否则,就要饱尝迷路的折磨。另外,对死亡的思索,对记忆的焦虑也是他创作中的重要表现。本文意欲表现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人应有尊严上的回应,并且精神上坦然接受真实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论述了其独特的生存论死亡观,对死亡的分析是他建立这样一种生存论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对《存在与时间》中死亡概念的内涵加以把握,才能真正解读其中死亡问题,揭示出存在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冯攀 《文教资料》2008,(28):220-222
文学界关于日本当代畅销作家渡边淳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男女小说"上,而忽略了他纯粹的医学小说的价值.渡边淳一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更明显地是通过他的医学小说<无影灯>表现出来的,活的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的形式.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死亡意识,是由他本人的医生经历,日本的文学传统和日本民族独特的生死观三方面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击家、渔夫、猎手和作家的海明威将创作与享受、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亲身体验死亡,感悟死亡,参透了死亡的真义。从作家的"初识死亡"、"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能够解析海明威"死亡情结"的成因,重新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5.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构成性因素,儿童已经对死亡现象、特征、概念和原因产生了初步的认知。死亡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对生命自身特点的认识,是终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死亡教育应该包括儿童对生死的过程和意义的认知,面对死亡的心理调适,以及有关死亡的文化与仪式等内容。开展死亡教育,需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途径,需要从儿童身边的现象入手适时而逐次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相信同学们对庄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印象,对他书中的庄周梦蝶、庖丁解牛、河伯观海等典故大多也已明了于心。因此,为避免浪费大家的时间与精力,在这里,集中选取庄子一生中与死亡相关的四桩事件:妻子亡故、过好友墓、道遇髑髅以及临终遗嘱,让我们通过这四桩事件,一起来看逍遥自在的梦蝶主人如何直面惨淡晦暗的死亡,又如何通过死亡的灵境来反观现实人生。  相似文献   

7.
点点 《河南教育》2013,(11):56-57
去年,我看到一篇叫《托梦》的文章,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王仲大夫写的。说的是有位被王仲所在的医疗团队照顾了十多年的女病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又住进了他们医院的急诊室。有天晚上做梦,工大夫和这个病人在梦里说了很多话,说完了醒来一看表,半夜3点。早上病房,王大夫不干别的,先问昨晚有没有病人去世。一个不了解情况的护士说没有啊,他放心了。但交班会上,他却得知了那病人的死讯,而最让他吃惊的是,病人的死亡时间竟然是他醒来看表的那一刻——凌晨3点!这篇文章的最后,王大夫写道:看来,梦是真的。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9,(4):71-75
儿童文学创作不能像成年文学那样呈现死亡的腐朽与沉重,常新港以其丰富的叙事技巧弱化了死亡情形的表达,形成了常式死亡表达的新内涵,把死亡构筑成了儿童文学创作无法规避的重要母题,也使得他的作品可以作为针对少年提早开展死亡教育的特殊范本。  相似文献   

9.
爱尔兰著名小说家约翰·班维尔的小说<大海>自2005年获得曼布克奖以来,好评如潮.在国外广受评论界和读者的推崇.<大海>是一部关于记忆和死亡的小说.本文就小说中的主题和写作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哈代诗歌中有大量以死亡为主题的死亡诗,展示了哈代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体验。哈代强烈的、独特的死亡意识,在他的死亡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哈代死亡意识的产生受生活背景、先人创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通过妻子的悼亡诗和描写想象中的死亡来诠释他的死亡观,哈代认为死亡是对生活苦难和不幸的摆脱,是对生活的一种胜利,死亡是对生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说吧,记忆》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所写的自传,其中关于彼岸世界的思想是隐藏在文中的暗线,为自传的平白叙事铺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纳式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死亡意识、母亲宗教虔诚态度和象征主义运动的影响.彼岸世界是纳博科夫所追求的神圣终极价值,对彼岸的沉思为人们在艺术审美基础上带来了一种形而上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时刻,有生必有死。在现实生活中,对死亡所产生的种种认知状态,反映了对死亡模糊的理解,从而造成人们要么漠视生命,要么逃避死亡,要么向往死亡。面对现实,教育要有直面死亡的勇气。文章从“培育哲学思维、塑造良善生活、回归共同体”三个纬度来阐释教育的使命.在树立合理死亡观的基础上,引导人们正视死亡,珍爱生命,创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往事回忆     
童年的记忆1932年,我出生在上海。那时鲁迅住在大陆新村,和我家有一定距离。据我母亲回忆,我父亲是经常去鲁迅那里的,而我母亲和孩子每周六都会去一次。三个孩子一起去怕太吵闹,父母每次只带一个。因此,我要三个星期才能见到鲁迅一次。海婴比我大三岁,我每次去鲁迅家,就是和海婴一起玩。当时我还太小,懵懵懂懂的,对事情没有什么记忆。鲁迅去世时我才4岁,对人的死亡似懂非懂。母亲抱着我去给鲁迅送葬,我认为鲁迅伯伯睡着了。  相似文献   

14.
生与死     
啊,你睡了。什么是睡眠?睡眠是死的形象。唔,为什么不让你的工作成为这样:死后你不朽的形象;好像你活着的时候,你睡得成了不幸的死人。每一种灾祸在记忆里留下悲哀,只有最大的灾祸——死亡,不是这样。死亡是把记忆和生命一股脑儿毁灭。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死亡”是一个斯蒂芬克之谜,因为没有人能道清其中的奥秘。在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五号屠场》中,“死亡”更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五号屠场》短小精悍,“死亡”却多达百余次被提及。库尔特·冯内古特对“死亡”的态度是什么,是恐惧,逃避还是向往?作者通过“死亡”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文中的“死亡”是一种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吗?通过细读文本,结合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不难证明库尔特·冯内古特是把“死亡”当做了一种主观选择,作者希望在“本体死亡”后能够得到“精神重生”,由此也体现出作者所怀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专著《直面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死亡主题研究》采用宏观权衡与微观点击相结合的架构模式,对20世纪中国文学死亡主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理清了死亡意识流变的轨迹,并揭示了其演变的规律,基于文学中死亡意识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它必将对相关研究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对中华民族死亡文化的建构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一部生命诠释与死亡解构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普希金死亡意识专题研究在国内外尚属一个新课题。普希金是一个具有强烈死亡意识的诗人,这与他的死亡体验密不可分,他是在深刻的死亡震颤下走上自由自觉的诗歌道路的。其深刻背景有三:一、“双希”死亡模式,二、普希金的生活体验,三、普希全学接受中的死亡化。  相似文献   

18.
浅谈存在主义文学中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存在主义文学中死亡意识三种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死亡是存在主义文学中的共同母题,并且指出“死亡意识”给存在主义文学带来了巨大生机。  相似文献   

19.
在蒋韵和葛水平的小说中,常常写到死亡,作家在对生命终结的描述中,表现了各自心灵深处的记忆,诠释着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关注。探究其原因,是生活的底色上留下了许多难以涂抹掉的痕迹,作者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诠释。  相似文献   

20.
余华作为先锋作家的重要一员,曾对小说的形式特征作过艰苦卓绝的探索,由于特殊的童年生活经历,余华对死亡——这一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文学主题的关注和表现更是显得尤为突出与奇特。他的小说创作经历了转型前、转型期、转型后三个阶段,和其创作的转变一样,余华对死亡主题的探索也有一个嬗变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死亡表象、死亡思考到死亡承受的衍变脉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