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记者。他是编辑。他是诗人。他,就是至今仍坐在河南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稿件终审椅子上的孔繁星同志。早年,我曾是他的部下。我下乡采访前,听过他的亲切教诲;我写的稿子见报前,经过他的删削润笔;他采写的许多消息、通讯,给过我不少营养。现在,我捧读他的诗集《童话的土地》,被那如画的意境陶醉着,被那如火的诗情燃烧着,被那人生的感悟启迪着……对于他的诗的思想内蕴和艺术特征,诗人王怀让已在其序文《诗的生命意识》中,作了中肯述评。我要讲的,是孔繁星同志用自己的实践提供的“记者·编辑·诗人”这个命  相似文献   

2.
翻阅着刚出版的《郭小川诗选》,我想起了这个在创作生活的后期被打击、被诬陷的诗人,想起了他的一生.在他这最值得一说的创作生活期间,我正好也在同一环境里.我觉得应该做个见证人,帮着证明这本集子里最后这部分乐观的诗,坚强的诗,勇敢的诗,是在什么环境下写出来的. 我们那地方在湖北,叫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  相似文献   

3.
江苏电视台“文学与欣赏”栏目编辑景国真,是位头发稀疏、敦实的中年汉子。近年来,他所编辑的“文学与欣赏”栏目,多次在国内获奖,他因此也成了电视界的名人。最近,在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名单上,他也被列在其中。一份景国真近期的作品目录,记载着他平凡而闪光的业绩:1993—1994年,他编导或以他为主编导完成的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文学片达45档  相似文献   

4.
提起艾青,人们自然会想到他在中国新涛坛上的辉煌业绩,他曾被智利大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然而,艾青的编辑经历却似乎鲜为人知。其实,他在五十五年的文学生涯中,不仅创作了卷帙浩繁的诗  相似文献   

5.
91岁高龄美国诗人史坦利·库尼兹最近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诗歌类奖。已经勤奋写作近70年的老诗人仍然文思泉涌,创作丰沛。他和出版社至少还订有三本书的合同,今年1月又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这次诗人因第9本诗集《走过人生:晚期新诗精选》而获奖,虽然是迟来的荣誉,但却是实至名归。库尼兹早年在哈佛大学念书时就崭露头角,被奉为形而上学派诗人的佼佼者。他的第一本诗集曾在1959年为他贏得普利策诗奖。后来还得过“惠特曼诗奖”和“全国艺术  相似文献   

6.
诗之为诗,其特征之一在于:譬如你可以向我转述一篇小说的情节,但你不可能向我转述一首诗。这就像歌.除非你向我直接唱出它,否则你无法让我知道这首歌。我们常常将诗等同于诗歌,这说明诗不是视觉的。所以哪怕你将一篇散文截断成诗的书写形式,也不是诗;诗是听觉的.这不仅仅意味着它的节奏,还意味着它与我们的难以名状的生命世界息息相关。视觉是透明的,也是向外的.它向我们显示的是眼前这个世界.即唯一可能的世界,是我们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去应对的一个世界。但听觉却不同,它是向内的.如果说视觉与我们的生命世界之间隔着一道理性的滤网,那么听觉就直通我们的浑沌的原始的存在.在那里,完整地保存着被这个世界所否弃、压制、遗忘或尚未实现的无数其他的可能性。保留着全部的希望与恐惧,它唤起一种远比视觉更为辽阔、高远、深邃的关于存在的总体之思。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说诗比历史更真,在于历史只是无数可能性中已经实现的那种可能性。由于诗总倾向于从一事一物而达于普遍的或总体的思。它就是一个隐喻.它必须在个人的内在经验中展开它的意义。所以海德格尔阐释的荷尔德林其实只是被他自己的经验世界内在化的荷尔德林;同时。诗也必须在它自己所属的语言中展开自己,因此当阿波利奈尔的诗Le pond Mirabeau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其实已变成了另一首诗,在另一种语言中展开自己。  相似文献   

7.
<正>"乌台诗案"是北宋时有名的文字狱。它的打击面之宽,涉及范围之广,实属罕见。而这桩公案的主要受害者,就是蜚声文坛的苏轼。祸因诗起苏轼(1036~1101年)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时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一生在政治上多不得志,常年外放任地方官。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暴风雨倾泻到了他头上:他在湖州任职仅仅三个月,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了。  相似文献   

8.
王次回(1593-1642),名彦泓,金坛人。他是一位引起过很大争议的作家:一方面,他的诗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和一些著名文人的很高评价;另一方面,他的诗也不断受到批评,甚至强烈的抨击。清乾隆时,袁枚、沈德潜的争论正是这两方面意见的直接冲突。王次回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被称为“中  相似文献   

9.
酒情与酒具     
李白的《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美酒的痴情。大家都知道,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与酒相伴,他的诗与酒共存。郭沫若说:“读李白的诗,便人感觉着: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杨雨 《中国广播》2004,(7):54-56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生活在东晋末年。他的生活主要是隐居躬耕,是个“赫赫有名的大隐”。因为他在诗中多歌咏隐逸,描写田园,所以被称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平淡自然而又富于真情实感。他曾写过二十首总题为《饮酒》的组诗,其中  相似文献   

11.
在爸爸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作家与四川大学结缘者,不乏其人。然而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人已多有不知。现捃拾一二,略加并谈。 粱实秋《略谈(新月)及新诗》有云:“饶子离在诗方面成绩不恶;在上海做过一阵市府秘书,抗战后在四川青城山学道,不知所终;他的诗没有专集行世。”这里的饶子离,即新月派诗人饶孟侃(1902—1967),江西南昌人。  相似文献   

13.
刘宪阁 《青年记者》2016,(7):101-101
文学史研究者陈子善先生曾言:自从1980年代上海书店影印出版了《诗二十五首》之后,“邵洵美的名字已经不再使人感到十分陌生了”。的确,此前不少人对他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曾被鲁迅讽刺过这一点;不过后来随着海内外相关研究和介绍的推进,其形象逐渐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甚至有人还提出对他“该另眼相看了”。只是这些讨论大多集中于文学史领域,  相似文献   

14.
杨文花 《兰台世界》2014,(10):12-13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初被贬谪到黄州,并在此地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本文试图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思想开始,解读他在黄州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战友报》社记者、青年诗人卜宝玉的一部题为《东方性格》的诗集出版。作为他的同行和隔窗相望的挚友,自然会生发出“他与诗,我写他”的想法。好在平日朝夕相遇,经常促膝攀谈,时常读他那沉甸甸的诗行,读他那平中有奇的人生,写起他来不算费劲。1他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被上刮过。不管经历什么样的生活,始终保持着朴实无华的品格。宝玉的诗如其人,都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化,淳朴民风的熏陶。他告诉我,在他离家入伍时,父亲帮他背着军用行囊,翻过了一个又一个黄土高坡,把他送到了一辈子没去过几次的县城。这时候,他很想听父亲交…  相似文献   

16.
张炜 《兰台世界》2012,(28):89-90
很早以前,就有人针对苏轼的诗提出批评,说他"以文为诗".在我看来,还不仅如此,苏轼的词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继而说他"以诗为词".  相似文献   

17.
功夫在画外     
宋代大诗人陆游教导他儿子如何学做诗时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18.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初被贬谪到黄州,并在此地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本文试图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思想开始,解读他在黄州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吕春 《档案天地》2007,(5):20-21
从1946年被秘密押解台湾到1956年,张学良在井上温泉被囚禁了整整10年,这期间,张学良除了记日记,或有个别朋友来访偶尔写些诗外,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对于往事、家事,只留在记忆中,他不愿意去回忆……  相似文献   

20.
平时,在采访中碰到过不少特殊情况:被刁难、被拒绝,甚至是被威胁等等.但像这样的采访我还是第一次碰到:不忍心去采访他,不得不去采访他;采访时被他深深地感动着、鼓舞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