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米是杂粮的重要品种之一,是中国北方人民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本文介绍了小米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烘焙产品中的运用,为丰富市场烘焙产品种类、促进小米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小米烘焙产品的开发既是世界潮流也可以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优秀散文.作者意味深长地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小米有关的人和事,故命题为《小米的回忆》.在叙述过程中,充满了对小米的亲切感情,因此热爱小米的思想感情就成为贯串全文的线索.随着内容的不断展开,作者为什么热爱和赞美小米的深刻含义也就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3.
小米的心思     
谁在自己的书桌里放了两张纸?小米的指端一缩,又伸过去,轻轻夹了出来。正要翻阅,好友琳的声音在身后炸响。“小米,快去看……”小米迅速把纸叠好,小心地塞入衣兜。“别愣着,走啊!”“等、等会儿。”琳牵着小米七绕八绕,在一棵桃树前停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闻香食小米     
小米在书面的说法叫粟,古代也称禾,在中国北方把没有脱粒的粟俗称谷子。它属于人们常说的五谷(粟、麦、稻、黍、菽)之一。小米最大特点就是耐旱,耐贫瘠的土地,不怕酸碱。农谚就有:"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小米克     
小米克是个不幸的child。他的parents都死了,狠心肠的亲戚们把他赶出了家门。小米克is going to自己去寻找幸福。有一次,一个old granny收留了他,要他照顾dogs和cats。老太婆的dogs和cats非常调皮,它们在主人面前很乖,  相似文献   

6.
小米     
1969年初夏的一天,天气很热。女知青小米在稻田里插秧。小米很美,个子高挑,眼睛乌黑,皮肤洁白。知青们戴草帽将帽檐压得再低,也挡不住阳光把他们晒得黝黑。可是小米再怎么晒.皮肤只会微红,睡过一夜,依然又白又润。她像崇明岛上的一只白鹭,秀美轻灵。知青们叫她“白人”。  相似文献   

7.
《小米的回忆》是老一辈散文家曹靖华同志一九七七年三月发表的一篇散文。不少评论文章赞扬它是一篇意胜辞朴、主题深刻的佳作。但关于其主题,却是众说纷纭的。有的说,作品的主题是反映了“亲切和温暖的民族感情”;有的说,“小米,象征着艰苦奋斗,小米的精神更是革命艰苦岁月给我们留下的革命珍品。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如  相似文献   

8.
曹靖华同志的散文《小米的回忆》,立意高远、感情笃挚、文辞质朴,就象他本人所讴歌的“小米”那样,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对人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精神生活中“难得的珍品”。曹靖华同志是一位勇于在散文园地里努力探求艺术独创性的作家。他在自己的散文集《花》的《小跋》中谈到,“每个散文家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不因袭的、音乐的调子。”《小米的回忆》就是他以自己独特的调子谱写的一篇情挚意深的散文佳作。  相似文献   

9.
小米     
<正>小米一直盼望跟爸爸妈妈一起住。可是,他们在很远的地方读书。奶奶总是指着墙上的挂历说:"快了,快了,再过两年爸爸妈妈就回来了。"小米不知道"两年"怎么算,但时间很长、很长是一定的。小米记得吃过好多次西瓜,穿过好多次棉靴——瞧瞧奶奶藏着的小米的鞋子就知道了,一双比一双小。  相似文献   

10.
囡囡 《小读者》2011,(11):13-15
小米喜欢上了写日记,那些快乐或不快乐的经历成了她每天读和写的乐趣。每天晚上她都乐此不疲.并发誓要把日记坚持到底。她还给自己的日记起了个名字.叫《小米的流水账》。  相似文献   

11.
王周生 《中文自修》2009,(12):57-59
最后一节是政治课,政治老师刚走出教室。初二(1)班的欢声笑语迅即荡漾开去。 小米,走吧!江翎走上前来,催坐在前排的韩小米。韩小米慢吞吞地把铅笔盒放进书包,没精打采地说:你先走……我还有事。  相似文献   

12.
王小米很喜欢说歇后语。你若问他叫什么名,他准会说:“大米的弟弟——小米。”王小米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啦,“大热天穿棉衣——不是时候”啦,“一二三五六——没四(事)”啦,张嘴就来。人们听了,都笑着说:“这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  相似文献   

13.
曹靖华同志《小米的回忆》一文,去年编入了四川省中学语文教材第八册。课文后面有一道练习:“‘小米’有什么象征意义?”对于这个习题,学生颇觉茫然,教师亦难以讲清楚。《小米的回忆》一文是否用了象征手法,“小米”有象征意义吗?对此,有必要研究一番。 象征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许多著名作家都用象征手法写过不朽之作,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即是。运用象征手法的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描写的典型环境一般都是有明显寓意的。而《小米的回忆》却并没有这种特点。《小米的回忆》这个题目就是从小米引起的回忆的意思。此文原名叫《小米加步枪》,收在曹靖华同志  相似文献   

14.
1莫小米是谁?在莫小米从新生联欢晚会的舞台顶蓬上背着个天使翅膀掉下来,刚巧砸在高三的头号帅哥——主持人吴天磊的头上之前,谁也不知道莫小米是谁。当时,吴天磊正在报幕:“下面请欣赏由高二五班为我们表演的音乐剧,《莫小米,向前冲》。表演者,莫小米……”在他说到后面那个“  相似文献   

15.
窗外是一片片金黄,阳光照到哪儿,哪儿就是金色的了。小屋子的主人,把这片金黄的小米铺开来。屋旁的树上,鸟儿们叽叽喳喳,它们在讨论什么呢?小屋子的主人进了屋,只剩下那片金黄的小米,还有摇晃的树。一只鸟儿飞下来,跳了跳,又飞了回去,像在探索着什么。树枝晃动得更厉害了,隐隐地听见鸟儿的呼喊。  相似文献   

16.
小米的车站     
这天小米走出小区门口时,天气真的很不错,水彩蓝的天幕缀着几朵胖胖的白云。一辆小车过来,茶色的玻璃窗“唰”地一声拉开一条缝,探出一个光溜溜的脑袋。小米“扑哧”笑了出来,自从父亲剃了光头总是问小米,他是不是看上去年轻些,小米不说话,只是笑眯眯地摸摸光头,其实小米在想,母亲在的时候父亲怎么就不问这些呢?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都知道天平是物理学中比较精密的仪器.为确保测量精确,用天平每次所称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秤量.也就是说,当)月秤量为。千克的天平称质量大于,n千克的物体时,称量次数应为2次,甚至更#次.那么有无例外呢’!请看下树.例在一瓶子内装有小米,小米质量估计在nl~二n;千克之间,现只给你一架最大秤量为n;千克的天平问:能否只称一次就得出瓶。卜广米的质量呢?答案是肯定的.调节好天平后,首先把11千克珐码全部放在天平方盘中,并向左盘内倒小米,使天平平衡;然后把剩余的小米放进天平的右盘中,并从右盘中取出一…  相似文献   

18.
小米的手套     
正早读课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带进来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子:"她叫秦小米,是新转进咱班的。"言简意赅的介绍后,小米就坐到了我身旁。天刚转凉,小米却已经戴上手套,那手套细软精致。"我妈妈做的。"小米见我盯着手套,微笑着说,"妈妈做了一箱子手套。""噢!"我忙收回我的目光。一箱子,那该有多少手套呀?小米的话是真的,她一天换一双手套,每一双都不一样,每一双都很好看,她妈妈一定是为她量手定做的,每一双者那么合适。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19.
正"救命呀!救命呀!"怎么了?原来是小米在呼喊,他特别胆小,肯定是被丢丢、可可那几个淘气包吓着了。小米是一只小猫,他是男的,却比女生还胆小,即便是一只老鹰飞过,他也会吓得慌忙跑回家。这次,小鸟丢丢穿着一套老鹰服,飞过来要抓小米。小米吓得差点昏过去,跑进一个树洞里,却发现,原来是丢丢在恶作剧!他可生气了,但又没办法,谁叫自己胆小呢?还有一回,小米和小狗豆豆一起走着,豆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语文老师姓米。记得一年级开学第一天的时候,米老师身穿一件黄色的衣服,所以她就有了一个外号——"小米"老师。小米老师很苗条,她非常喜欢锻炼。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几个没人用的呼啦圈摆在地上。小米老师捡起一个,扭动着腰,呼啦圈转起来了。小米老师越转越快,可是呼啦圈快掉了。小米老师稍微一蹲,呼啦圈又到了她的腰上。操场那边,我和楚楚几个参加跳大绳的人正在奋力练习。小米老师放下呼啦圈,帮我们抡起绳子来。她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