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澹游集》成书于元末,为著名诗僧来复所辑,国家图书馆藏有清抄本。该集有着较为独特的文献价值:其一.上编作者中,有94人之诗仅见于此,未见于任何元诗总集、别集,存佚诗数量在200首以上。其二,《澹游集》卷上诗序、书信,卷下文章,有25篇为《全元文》所遗。其三,《澹游集》所载诸人多附有小传,介绍其字号、籍贯、生平履历等,是元末东南诗坛研究的重要资料,可补史志之阙。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辑佚? 辑是指搜集、编辑,佚是指散失。简单地说,辑佚就是将佚书(佚文、佚诗)现存的片断材料加以搜辑、整理,最大限度地恢复佚书(佚文、佚诗)原貌的文献整理活动和方法。辑佚中的"佚"是相对而言的,绝对的"佚"则无法"辑"了。因为是相对的,"佚"所指的范围可以随时变化,可以相对于一首诗、一篇文或一本书而言,也可以相对于一个人,还可以相对于一个时期、一个朝代、甚至一个国家而言。为了避免辑佚  相似文献   

3.
张升 《图书馆杂志》2001,20(7):55-57
胡道静先生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富有学术价值》一文中指出:《存目丛书》所收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为明张四维辑、盛时选校刻的《永乐大典》辑本,学界一向认为辑《大典》佚书始自清朝的看法是错误的。这一发现,推翻了乾隆以来关于《大典》辑本产生时代的错误认识,对我们研究辑佚学及《永乐大典》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胡先生关于此书的介绍比较简单,而各家目录对此书的著录又颇多矛盾之处,因而有必要对其版本及流传情况作一番梳理,以期引起学界对此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九江寿春记》一书,撰者朱玚。不知卷数,久佚。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记有此书;《汉唐地理书抄》里也有清人王谟的辑本。近人张国淦在他的《中国古方志考》中,考认该书成于东汉时代,许多方志学者亦多依张氏之说。该书是寿县古志书,笔者经详细考证,认为它的成书年代应属南朝。清人南丰曾道唯主纂的光绪《寿州志·艺文志》中,载有《致陈尚书仆射徐陵求故丞相建宁公王琳首书》一文,署名"梁骠骑府仓曹参军朱玚"。笔者认为该朱玚,与《太平寰宇记》所记《九江寿春记》撰者朱玚当属一  相似文献   

5.
载于《文献》2003年第3期的《萨都剌佚作考》一文,在前人辑佚的基础上,又辑得萨都刺诗歌29首,但其中从《诗渊》中辑出的5首诗:《凤凰山》(七律)、《平江》(七律)、《京口》(七律)、《金山寺》(七律)和《黄楼》(七古)实际是陈孚的作品。今考述如下。陈孚(1259-1309)字刚中,号笏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宋元易代之  相似文献   

6.
《欣赏编》为明代弘治至正德间沈津所编丛书,现知共有三个版本。最早为正德本,其次为嘉靖本,再有万历本。正德本已佚,嘉靖本与万历本收书有部分不同。《中国善本古籍总目》著录《欣赏编》有瑕疵。此书《四库全书》存目,未全文收录,所作《欣赏编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此采进本为万历茅一相刻《欣赏续编》。  相似文献   

7.
上海图书馆藏俞樾《春在堂诗稿》五卷系其著作《春在堂诗编》前五卷上版付刻之底本,稿本中有二十一题25首诗为俞樾诗歌创作中从未刊布者。这些诗篇与刻本《诗编》、《佚诗》等所保存的作品结合起来看,能更加充分地反映俞樾的人生经历与交游情实,同时也为俞樾年谱的编定提供了一些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永乐大典》卷2264载自居易《湖上春行》诗二首,有人断定其二为佚诗(见《文献》1997年2期童根羽文),其实不然。这二首诗均被收入《全唐诗》。第一首在卷443,第二首在卷446,只不过前诗题作《钱塘湖春行》,后诗题作《春题湖上》,仅有几字不同。可见二诗并非佚诗。《永乐大典》把二首诗作同一诗题下之组诗处理,《全唐诗》则作为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明文坛的一位旗帜性人物,冯梦龙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他在通俗文学方面的诸多建树,娱世者众,如小说,如戏曲。而在传统诗文方面给人的印象则要淡漠得多,尤其是诗。据考证,冯氏曾有《七乐斋稿》、《郁陶集》、《游闽咏草》诸集之作,惜均未见留存,仅朱彝尊《明诗综》辑入《冬日湖村即事》一首。而后经容肇祖、陆树仑以及桔君、杨晓东诸学人勾沉辑佚,始得冯氏佚诗四十余首,外此之获,不啻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0.
于季友、范的诗《全唐诗》均未收。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全唐诗外编》本)卷之七各收一首,所据者清乾隆嘉庆间王昶辑《金石萃编》。两诗录于下:  范处士在育王寺书碑,因以寄赠   于季友 墨妙复辞雄,扁舟访远公。 □天书梵□,霜月步莲宫。 迹寄双林下,名留劫石中。 遥知松径望,棠叶满山红。  时在育王寺书石字奉酬□丞使君  寄赠四韵,依次用本韵   范 的 拙艺荷才雄,新诗起谢公。 开缄光佛域,望景动星宫。 风雪文章里,书镌琬琰中。 将谁比佳句,霞绮散成红。  于季友诗“□天书梵□”句缺二字…  相似文献   

11.
三礼馆为突破《三礼》文献阙如的困境,接受李绂建议,从《永乐大典》辑出大量佚书。这是第一次由国家力量组织并实施的辑录《永乐大典》佚书的实践,对四库馆的设立有直接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译》最近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与《天工开物新注研究》一书堪称为珠联璧合的姊妹作,都是作者杨维增副教授十多年来呕心沥血、艰辛钻研的劳动结晶。笔者先睹为快,深感有推荐的必要。《天工开物注研究》已有专文介绍,此不赘述。这里要谈的是二十多万字的《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译》一书。顾名思义,它包括作者对宋氏的思想研究(上编)和诗文注译(下编)两大部分(以下简称“上编”或“下编”)。“上编”是对宋应星思想作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所运用的材料主要是过去所称宋氏的“佚著四种”,兼及《天工开物》的有关内容。所谓“佚著四种”,就是本书的“三文一诗”,指的  相似文献   

13.
上图藏《梁节庵诗稿》稿本,不分卷,极可能为梁鼎芬之弟梁鼎蕃所抄写。收有诗作四十二首,其中《天寒一首》重出,有《节庵先生遗诗》未收之作。书衣有陈蒙庵跋,略可知此书流转过程。书中除梁鼎芬本人校改外,尚有陈三立评点、沈泽棠识语,而陈评未见刊载。  相似文献   

14.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8,(1):112-117
清代诗坛领袖王士禛所著诗文,由袁世硕先生主编,整理为《王士禛全集》,贡献尤多,惠及学界。然王士禛交游广泛、著述浩繁,其诗文仍有散佚。今新辑得其佚诗20首、佚文5篇,并加考证。  相似文献   

15.
《文献》季刊2004年第3期刊出关于日僧戒觉《渡宋记》的校注,现略补说《渡宋记》存于日本的版本及相关研究成果,以期裨益学林。戒觉自抄本今已佚,现存宫内厅书陵部的是戒觉自抄本的手抄本。截至目前为止,《渡宋记》的翻刻和译注本主要有:宫内厅书陵部编《伏见宫家九条家旧藏诸寺缘起集·渡宋记》(图书寮丛刊,明治书院,1970年)、桥本义彦著《贵族的世纪》附录《渡宋记》(讲谈社,1975年)、天台宗典编纂所编《续天台宗全书》史传2《渡宋记》(春秋社,1988年)、宫内厅书陵部编《僧庆政关系资料·渡宋记》(宫内厅书陵部,1991年)、宫内厅书陵部编《僧庆政关系资料·渡宋记》(八木书店,1991年)等。  相似文献   

16.
此篇是继作者从徽州、宣城、池州、太平府等安徽地方文献及石刻文献、<永乐大典>残卷所辑佚诗之外的、由其它文献所辑<全宋诗>佚作的汇集,共得佚诗33首、佚句24则,其作者有名姓者36人,其中7人不见<全宋诗>.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见蒋敦复编《随园集外诗》系浙江图书馆藏书,扉页有"64年清点""84年清点"章,上海大东书局民国十五年(1926)第4次印刷(初版为民国九年)之石印本。全书分2册,共四卷,130页,计诗约200首。书前仅有蒋敦  相似文献   

18.
被列入《云南省图书馆善本书目》乙编的《天香阁随笔》,在论著中不仅杂记明清鼎革之际琐事及遗闻佚诗,多有其它野史未载之事,可补史乘之缺。更在徐恪、赵藩的钞存中尽诉作者李寄漂泊、执着的人生轨迹。通过对李寄生平的考证、整理,对其人、其书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存第一部综合性丛书《儒学警悟》,为南宋俞鼎孙、俞经兄弟所辑,是书为七集四十卷,所收书为宋人著述六种四十一卷,内容多为记载宋代制度掌故、人物琐事。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中的《前言》(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及1981年该书《重印前言》(载上海《图书馆杂志》1982年第1期),均称:《儒学警悟》一书“辑成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  相似文献   

20.
清乾隆间邵晋涵等辑《旧五代史》,以《永乐大典》为主,参取《册府元龟》等书,编录为一百五十卷,大致得原书十之七八。清人辑佚书逾千种,就编纂的学术质量来说,自当以此书为冠。当然,亦并非无可议之处。如《大典》披检多有遗漏;《大典》引及者始为立传,未充分利用《册府》;《大典》、《册府》以外典籍引及《旧史》者,尚多漏辑。凡此之类,前人已多有言及者。中华书局校点本仅就清辑本整理,未作新的辑补。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