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们首先来看<五彩池>的教学片段: 上课了,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导入,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问:"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说出了读课文、查阅课外书、上网、看影碟等.  相似文献   

2.
【问题呈现】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引导学生欣赏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响应,不少同学纷纷表示“能”。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同学进行了一番讨论。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生:水要清,要干净。师:对。除此之外,你还想到什么呢?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得怎样,不能单从教的方面去做出评价,关键要看学生学得如何。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学习质量则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教学《麻雀》一课时,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你们说猎狗和麻雀谁大?"学生齐说:"猎狗大。"还有的学生说:"猎狗怎么能跟麻雀比大小呢?"这时我板书出课题《麻雀》,并说"你们想知道课文讲的  相似文献   

4.
读罢“朱老师骗人”这个案例 ,我首先是一声叹息———唉 ,现在的语文课 ,越来越难上了 !朱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转告” ,精心创设了情境 ,可谓用心良苦。可学生却大呼上当受骗。唉 ,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 ?接着 ,很自然地回想起我曾经执教过的几堂语文公开教学课。在《五彩池》的教学中 ,我对学生说 :“老师有一个朋友 ,是专门负责宣传五彩池旅游的 ,他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 ,想请我们帮一个忙 ,帮助他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风光的广告语 ,你们乐意吗 ?”在《智能鼠捕鼠》想像作文教学课中 ,我对学生说 :“最近 ,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堂语文课,教学的课文是《赶海》。一上课,教师放了一段海滨的录像:有海潮,有赤脚的小朋友在嬉戏……于是开始对话:"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的情境美不美呀?"——"美!""想不想去乐一乐呀?"——"想!""好,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去海边玩一玩!"  相似文献   

6.
教学完《五彩池》(人教版第七册),我让学生为“五彩池”写份广告词,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我的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就模仿“脑白金”广告笑着念道:“今年国庆不出游,要游就游五彩池”。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创意,请同学们就怎么写好这份广告词,发表意见。学生纷纷发言:“广告词里应写明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有什么美景?”“广告词里应该说明,如果碰上阴雨天,千万不要到五彩池,否则会白跑一趟。”我明知故问:“为什么阴雨天不要去呢?”“阴雨天,没有阳光,池里的石笋就不能折射出各种不同的色彩,五彩池也就没有瑰丽多彩…  相似文献   

7.
小学四年级时 ,学过一篇课文《五彩池》 ,这篇课文 ,把五彩池的水描写得那么美 ,那么神秘。读了这篇课文后 ,我对《五彩池》充满了憧憬 ,经常想 :如果哪一天我能看到五彩池 ,用手玩一玩五彩水 ,那该多好啊 !没想到今年暑假去四川九寨沟旅游 ,在岷山山脉中 ,我真的看到了像课文中那样神奇的五彩池。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 ,我和妈妈随旅行团乘汽车来到了九寨沟。走进九寨沟 ,一路上大大小小 ,五颜六色的湖泊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水晶宫一般 ,美丽的湖泊 ,美丽的瀑布 ,美丽的花草 ,美丽的青山。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仙境 ,那…  相似文献   

8.
师误一:虎头蛇尾。在某公开课《蟋蟀的住宅》上,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便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知道蟋蟀长什么样?"有的说:"我想知道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教师出示小黑板学习生字词。反思:教师既然让学生质疑了,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否则质疑课题毫无意义,这一虎头蛇尾的做法形同虚设,浪费课堂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不觉,一学期又将结束了,在指导学生进行期末综合复习时,我问学生:"这学期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一课?"我原想他们一定会说出许多课文名称来,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全班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威尼斯的小艇》!"我不甘心地追问:"大家再想想,还有哪一课?"  相似文献   

10.
游五彩池     
四川黄龙的五彩池可是大名鼎鼎哟!听人说,五彩池的水是有颜色的,红的、绿的、紫的、橙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就是《五彩池》,文章里告诉我,传说五彩池是仙人住的地方。我真想亲眼看看五彩池呀! 今年夏天,我的愿望实现了。听说要跟妈妈去黄龙旅游,我高兴极了,人还没有到黄龙,可我的心早已飞到了五彩池了。我们来到黄龙山下,导游说,黄龙山上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五彩池,最大最漂亮的五彩池在  相似文献   

11.
[问题呈现]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响应,不少同学纷纷表示“能”。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生:水要清,要干净。师:对。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什么呢?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师: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看见过石笋,长长的、尖尖的,在这样的池里游泳就会有危险。生:五彩池根本不能游泳。文中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这样的池怎么能游泳呢?生:(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师:你很会读书,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同意!师:(面对提问的学生)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师:还敢吗?...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笔者针对公开课苏教版二年级《平均数2》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平均分的教学设计第一步是启。导入:"老师给大家设置了几个难关,有信心来闯关吗?"学生回答:"有。"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圈一圈,再填空:1 12个萝卜,每()个1份,分成了()份。2图中有()个西瓜,每()个一份,分成了()份。"第二步是承。老师说:"我带来了15支漂亮的铅笔,想分给3个小朋友,怎样才最公平?"学生回答:"平均分。"老师又问:"那怎样才能平均分呢?"有  相似文献   

13.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由于对“生成”本质的理解偏颇,引导缺乏智慧点化,致使一些语文课堂步入迷茫,甚至走向极端,这就需要寻求和把握课堂“生成”的平衡。举一个课堂现象来阐释生成性课堂的平衡。课堂现象: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的描写充分体味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我想,…  相似文献   

15.
《卖木雕的少年》中的黑人少年在"我"即将离开时,亲自跑到"我"的住处送"我"小象墩。"我"要付他钱,他说":不要钱,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感动极了,说":我们是朋友!"课文最后写道":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一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这洁白的牙齿仅仅写牙齿白吗?"一时,下面听课的老师都议论开了":难道这洁白的牙齿还有象征意义吗?""黑人脸黑,牙齿都是这么白的。"大家都疑惑不解,很想马上听听学生是怎么回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7月18日晴暑假的一天,我在写作业,妈妈在一旁无忧无虑地看电视。我想:当妈妈真快乐。脑子忽然闪出了一个念头——和妈妈换角色。我刚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妈妈就笑着说:"好啊!但是作业你自己写。"我开心地说:"YES!"现在我就是"妈妈"了,我大声说:"我的好女儿,去把房间扫好。"妈妈极不情愿地说:"为什么要我去扫?"我生气地说:"你现在就不听妈妈的话了?"妈妈说:"好,好,我去扫地,但我肚子饿了,你得把饭烧好。"我想:这是在报复吗?明知我不会烧饭,还要我去烧。"快  相似文献   

17.
案例《五彩池》是经我几次试教后展示的一节观摩课。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到制作课件,我都已经比较满意了,觉得只要按既定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一定会取得成功。课上,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了一组五彩池图片后,结合书上的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学生还在黑板上写出了“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两个词语。我暗自惊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看来,这节课没问题了。”正在我得意之际,一只小手高高举起。难道还有问题芽我有一种不祥之感。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正是要鼓励学生质疑吗芽不容多想,我示意让他说。他好奇地问道:“五…  相似文献   

18.
在一节三年级的投掷课上,我给每位学生设定了不同的目标。一个男孩子跑来问我:"为什么我和其他同学的目标不一样呢?"我说:"因为大家的能力不一样,老师给你们不同的目标,是为让大家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小男孩想了想说:"那我可不可以不要成功?"简单的一句话对我却是当头一棒,"不要成功?"这是我绝对不会想到的回答。望着学生倔强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的首要任务——教"怎样思考"。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懂,但自己做就不会了。"什么原因?是老师没有把"让他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然后解决,"怎样让学生也想到?"好的教师"想给学生听","想给学生看"。差的教师做给学生看,或"让好学生做给差学生看"。所以,卢梭说"教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方法"。因此,教"怎样思考","怎样才能想到"——是  相似文献   

20.
《五彩池》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新增选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描绘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一、创设情境,感受美五彩池是四川松潘优美的旅游景点.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思考:1、五彩池在哪里?水池是什么形状的?池水都有哪些颜色?2、课文哪几句是讲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的?然后,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