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总统是联邦政府的首脑,杜鲁门总统曾经说过:“美国总统个人所担负的责任之大是无可比拟的。……在世界历史上,无论是波斯国王或是亚历山大大帝,无论是拿破仑或是路德维希十四世,都没有一个美国总统那么大的权力”,所以,总统  相似文献   

2.
今年二月初,菲律宾总统选举前夕,西方记者云集菲律宾。三十多个国家,临时派往菲律宾的记者、编辑以及与采访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下膨胀到千余人,足足有一个团的“兵力”。当地报纸把这种现象称为外国记者“入侵”菲律宾。马科斯在里根政府的压力下,决定提前十六个月,于今年2月7日举行总统选举。这个决定在去年11月一宣布,美国新闻界就掀起了一股新闻“淘金热”。一位美国记者俏皮地说,美国新闻界时刻听从里根总统的召唤,他把脖子伸向哪个国家,美国记者  相似文献   

3.
美日等国"电子政府"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的电子政府20世纪90年代初,由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PR)就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的口号。NPR于1993年提出了“创造成本更少、运转更好的政府”及“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两份报告。美国总统克林顿在2000年6月宣布,要在90天内建成一个超大型网站——“第一政府网”。目的是减少“橡皮图章”,创建一个“高效率、高技术的政府”。2001年,布什总统上台后,加速了“电子政府”的发展。就目前来看,美国的电子政府在以下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是政务公开。美国各级政府都广泛…  相似文献   

4.
话中有画     
“贼首,擅闯联邦土地的人,霸占椭圆形办公室的人。” 当前美国最畅销图书《愚蠢的白人》大骂美国状况,给美国总统布什做了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5.
美国又在选总统了。与往常一样,国内大小传媒都热乎地报道着两位候选人谁争先,专家们都分析着戈尔小布什谁会最终入主白宫,而美国人在选举中又加入各种“佐料”,如为了显示人情味,选举人纷纷表演长吻短吻之类,也使全世界看得津津有味。 美国是超级大国,它的一举一动影响世界,总统选举自然更是如此。然而,在看热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何如此关注美国大选?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美国媒体却满面污垢.部分中国学者认为,美国总统选举中媒体表现失态打破了人们对美国媒体的美好想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次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国媒体之所以“一边倒”,公开支持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是因为美国媒体试图为美国总统选举保留“脸面”,不希望看到特朗普把非常严肃的总统选举变成一场娱乐性的表演.  相似文献   

7.
辛文 《航空档案》2005,(5):72-75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他还是第一个乘飞机竞选的总统,第一个在战时离开美国的总统,以及自林肯时代以来,第一个亲赴战争现场的美国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他以残疾之身,三度乘飞机、军舰越过大西洋(巧合的是,罗斯福的61岁和63岁生日都是在越洋途中度过的),参加反法西斯同盟首脑会晤,视察前线战场,并开创了美国总统使用“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三角关系     
“长城太伟大了!”站在蜿蜒的八达岭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如此感叹。 9个月前,同样是在八达岭,同样是料峭的寒意,另一个国家的元首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长城壮美依旧,中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这话的是美国现任总统乔治·布什。在尼克松总统“破冰之旅”30年之际,中国与美国再次紧密握手。 从2月到12月,中、美、俄——国际政  相似文献   

9.
今年一月二十日,罗纳德·里根取代吉米·卡特,得意洋洋地坐上了美国第四十届总统的宝座。对当了半辈子好莱坞明星的里根来说,他在美国政界经过一番搏斗,到年迈之际,终于当上世界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也可算是登龙有术了。美国舆论界掀起一片热潮,对这位从下层社会上来的、号称“平民总统”的“牛仔”大肆鼓吹,似乎要美国人民相信,里根乃最有希望振兴美国的人物。但,在阵阵喝采声中,却同时传出一些比较冷静而客观的论调(包括一些政治讽刺漫画):卡特给里根留下了一个破  相似文献   

10.
辛文 《航空档案》2007,(11):24-35
1993年2月22日,就职仅一个月零两天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乘坐波音747总统专机“空军1号”参观了波音公司总部,当这架“空军1号”飞抵艾弗雷特机场着陆后,波音的员工们挥舞着“欢迎空军1号归来”的标语迎候他们的飞机和总统。克林顿在竞选中一直倡导美国经济的复苏,所以这里是他开始行动的最佳地点,因为没有别的地方比这里更能作为美国经济实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标准像”是美国著名画家斯图亚特早年画的,它几乎张挂于美国的千家万户。斯图亚特一生中画过许多华盛顿的肖像,其中他最满意的一幅是在一块画布上只画了华盛顿的一个头的作品。有人挑剔地指出为什么不画全衣服,斯图亚特回答道“: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选举中,伊朗选民习惯于听到侯选人批评“大魔鬼美国”的论调,但在此次总统竞选中,八名侯连人均表示可以“重新建立与美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认真读完吉林人民出版社的《从华盛顿到里根——美国历届总统与新闻出版界》感到颇有收获。这本书正文的第一句话是:“在长达近两个世纪以来的新闻出版界与总统的变幻莫测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个不变量:即两者的相互不满。”60多万字的著作,紧紧围绕着这第一句话,叙述了在长达200年的时间内,美国39位总统及其行政当局与美国新闻出版界的复杂关系。原书的内容简介写道:本书作者以“精彩的细节描述与犀利的评论相结合”,阐明了新闻出版对于总统行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1月 24日,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一项被称为“ IT2”的计划,即“ 21世纪的信息技术:对美国未来的一项大胆投资”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A Bold Investment in America' Future),美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 (PITAC)旋即于 2月向总统提交了建议增加信息技术研究投入的报告,美国家科技委员会于 6月制定了 IT2执行计划。 IT2是一个合作开发计划,它的基本目的是开发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满足高等教育的研究和教学的需要。 为了解决互联网上的拥挤和等待,政府、高技…  相似文献   

15.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最后一次演说中,曾善意地提醒他的后人:“一个派别对另一个派别的交替统治,由于党派纷争而产生的报复心理将使斗争愈演愈烈。”这位伟大的总统非常清楚建立在利益基础上政治政讦的必然与激烈,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在民  相似文献   

16.
李群 《航空档案》2005,(1):73-73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届总统都有自己的“空中轿车”——专机。VH-3D为直升机专机,代号为“海上一号”,可以飞行数百千米。这是美国总统进行大海上空短距离飞行使用的专机。如果要进行更远距离的空中旅行,美国总统就使用“空军一号”,一架由波音公司改装的专机。目前,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相当昂贵,造价达4亿美元左右,拥有舒适的生活和娱乐设施,还配备了空中自卫的防空武器和电子干扰系统。一旦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空军一号”还可成为空中指挥机。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闻发言人禁止《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媒体参加白宫新闻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媒体之间的关系开始破裂. 在一个经常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出现这样的事件不同寻常.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拒绝接受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是因为在总统竞选期间,主流媒体“一窝蜂”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商人出身的他在竞选中几乎是单枪匹马,浴血奋战.《纽约时报》和其他主流媒体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在总统选举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不断披露特朗普的丑闻,从而使这位总统带着争议进入美国白宫.  相似文献   

18.
本刊日前评出1993年世界十大新闻。为方便读者了解其意义和背景。特简介如下: 一、民主党比尔·克林顿就任美国第四十二任总统,推行一系列改革内政的新举措。 克林顿是在美国经济持续滑坡、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难形势下入主白宫的。为了克服上任布什总统“重外交、轻内政”的弊病,克林顿集中精力于国内事务。执  相似文献   

19.
郭人旗 《新闻世界》2009,(7):149-150
2008年11月4日,47岁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来首位黑人总统。本文试图从后喻文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的视角来剖析、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概念——“新媒体政治时代”,并认为,首位“互联网总统”的产生,标志着“新媒体政治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20.
1981年上台的里根,执政将近四年了,明年任期即满,他已表示要竞选下届总统。对于新总统这几年的“政绩”,美国舆论一直在评论,美国漫画家们也画了不少漫画。这些画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美国舆论对里根及其政府的评价。不管怎么说,这种评论比里根对自己的看法要客观得多。经济衰退是里根碰上的老大难问题。打前年起,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就纷纷预测和算卦,先说什么“到1982年春季”美国经济即将“复苏”,不,很快又改口了,说什么到该年“夏天”……可是,熬到今年,美国经济才略有回升。如此看来,要做一名神奇妙算的“预言家”颇为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