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在生活。”在对自然的改造中,人们感觉到了自然美;在对社会事物的评价中,人们体验到了社会美;在对艺术的审美欣赏中,人们感觉到了艺术美;而在教学活动中,人们发现了教学美……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教科书中在对泊松(Possion)方程边值问题的讨论中存在不够详尽之处,由此导致了在配套的<习题解答>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求解过程.笔者在本文中对存在的模糊概念进行了澄清,对错误的解法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3.
在思考中成长在执著中成功一考生江水因为有了思考,并能在信念中勇往直前,才得以冲破高山的阻挡,开创了九曲回肠的壮美;树种因为有了思考,并在理想中坚持不懈,才得以冲破石头的重压,彰显出生命坚毅的伟大;人类因为有了思考,并在憧憬中笃志追求,才得以冲破愚昧的桎梏,创造出当今世界的文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读书伴随学生成长,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氛围,我们创建了“读书中队”。通过在活动中体现自我,在管理中突出自主,在创新中培养自信,在团队中展示自强,学生们在参与中养成了读书习惯,感受了读书快乐,吸取了读书养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简要说明了决策支持系统在高校应用中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阐述了决策支持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现状,并例举了几个在高校中应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实例,是对决策支持系统在高校中应用现状的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在不断地进行,在语文课标中明确地指出了文本细读的方式,在文本的含义中包含着丰富、多层面的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从文本的内涵和意蕴中去领略。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文本阅读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为小学语文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标准中引入数学史,为数学教学中数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有利的途径。在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中,对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安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组织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领办和创办的过程中发挥了宣传引导和典型引路的作用;在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在促进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统筹规划作用;在促进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发挥服务支持和组织协调作用;在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教育和管理作用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信息对称及教师权威的内涵,阐释了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在信息对称背景下重建教师权威的具体办法:传统权威在理性中重建,法定权威在民主中增强,感召权威在祛魅中健全,知识权威在多元中平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路径,包括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在生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度的中国文坛,仍然是一幅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仅以长篇小说创作状况而论,就有不少给人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譬如葛水平的《裸地》、贾平凹的《古炉》、张之路的《千雯之舞》、祝勇的《血朝廷》、石一枫的“青春三部曲”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长篇小说文本建构意义的分析,借以探究中国当代文学自新世纪以来在长篇小说创作领域的发展及变化。  相似文献   

12.
王朔小说的语言以反讽叙述为基调。通过运用“新京味”使其反讽具有世俗文化气息;通过“痞子说官话”式的置换语境形式使其反讽同人文、历史、政治相联系;通过譬喻,幽默化,调侃式等手段使反讽具有趣味性。这种语言吸引了许多读者,同时令一定群体的读者对王朔小说产生排斥心理。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王朔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重要人物,在小说走向通俗化探索上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是中国文坛上一位传奇式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小说始终渗透着强烈的悲剧意蕴,这是其小说特有的审美特征。本文主要从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蕴的形成原因、具体体现以及在艺术形式上的主要表现来探讨其小说中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关于长篇小说文体的研究呈方兴未艾之势。从研究的重点来看,问题集中在文体概念的界定、文体本体的探究、文体的时代特征及流变趋势的宏观把握、具体作家作品文体研究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虽呈逐步丰盈之势,但对应于一路高歌的长篇小说创作而言却稍显单薄,并存有概念界定不清、研究方法单一、重要文体现象被忽视等不足,为研究者留下了一定的学术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5.
“意境”与“诗味”理论在《红楼梦》中得到集中体现。曹雪芹采用立体的、多方位的艺术创造手法,建构出具有特殊蕴味的文学审美意境,这是它不同于传统旧小说和西方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红楼梦》中的意境是系统性的,立体式又浑融一体,在艺术上营造出“丰实空灵”的意境,放射出悲剧性、哲理性、空灵性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6.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的主试文体,明清小说作者对此十分熟悉,他们在长期的习业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八股文式的惯性思维,转作小说时,这种惯性思维也随之运用其中。这不仅表现在明清小说经常提及八股文等相关内容上,更表现在深层的创作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明清小说的繁荣也有赖于此。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突出读者的作用,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文本共同作用的结果。陈应松的神农架小说在当今文坛引起了很大震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他的作品既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打破了期待视野,而这正是神农架小说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细致解读了冯唐“北京”三部曲小说的基础上,令人信服地分析了冯唐小说的几个关键词,客观地呈现了冯唐小说的庸俗趣味,并且初步探讨了冯唐小说趣味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汤吉夫的校园小说推出了系列知识分子的形象,开启了他校园小说话语范型的转变.这些形象不但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生存现在时的艺术定位和灵魂透析,而且是对文坛上流行的创作定势的某种匡正,同时,对新世纪日渐繁荣的校园小说创作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因受到时代的局限以及历史的变迁,而引起了文学史界评论界的“再认识”。但过去的“再认识”主要围绕作品的历史的真实性而展开。本文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作为不仅定性而且定量的分析标本。提出应该以“形象大于思想”“细节的真实”作为一种既衡量其真实性,又衡量其艺术真实性的评判方法,这就是“现实主义的”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