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1kg倍数新规则对女子举重竞赛的影响,探讨新规则对举重训练的重要导向,为我国女子举重比赛中战术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举重训练提供客观指导。采取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2002年和2006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对运动员大强度试举的成功率要求提高;试举重量这一战术因素作用增加,战术运用的空间加大;新规则实施使比赛更加合理、激烈,裁判工作节奏加快。研究结论:大强度重量的试举成功率应作为女子举重训练的重要部分;深刻把握新规则内涵才能制定正确的战术手段,增加比赛取胜的机率;裁判的工作节奏随着规则的改变,其节奏更加紧张。  相似文献   

2.
在举重比赛中,难度战术主要表现在申报第一次试举重量和更改试举重量两个方面.运用难度战术必备要素包括:信息、难度储备、运动员与教练员需具备的品质、战机和运动员的制胜能力.在运用难度战术时,制定计划需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确定难度需要遵循以我为主原则,更改难度需要遵循策略依存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1985年4月17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七届亚洲举重锦标赛52公斤级抓举比赛上,我国优秀运动员曾国强在第三次试举中成功地举起了110公斤,紧接着第四次试举后,他试举116公斤向世界记录冲击,但未获得成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次试举失败?是技术问题还是身体素质问题?如果是技术问题,其错误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些都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最为关心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用生物力学的方  相似文献   

4.
为了巩固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在世界举坛的优势地位,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举重比赛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整体表现优异。比赛中,老运动员发挥稳定,新人表现抢眼;奖牌分步更广,湖南队表现突出。但是,开把过高和试举成功率低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在小级别比赛中,第二次和第三次试举加2kg和3kg占的比例最多,而在大级别比赛中,第二次和第三次试举加3kg和5kg占的比例最多。部分教练员加重方案运用的不够合理,临场指挥有待提高;小级别在世界女子举坛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中大级别优势已不明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跳跃项目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跳跃成功率、比赛发挥率以及在不同试跳次数中出现决定成绩的人数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5.05-30.42岁,女子平均年龄大于男子,在三级跳远项目上最为明显;跳跃项目男子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85-1.87m之间,女子平均身高为1.71-1.76m之间,大部分运动员呈现出高大化发展趋势。决赛阶段运动员跳跃的平均成功率为66.67%,6次不同试跳的成功率以低高交错"锯齿"状呈现。跳跃项群运动员的比赛发挥存在着项目以及性别差异,决赛阶段,参赛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整体高于资格赛阶段。决赛阶段,6次试跳中出现决定成绩的百分比分别为12.5%、21.88%、15.63%、31.25%、6.25%和12.5%,在第3次和第4次试跳中出现决定成绩概率最高,本届奥运会跳跃(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呈现出第3次和第4次试跳成功率和发挥率最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收集了1952年~2012年共16届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的各试掷成绩、试掷情况等数据,对参加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运动员的前后3次试掷成绩表现特征、试掷最佳成绩分布和比赛能力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女子铅球决赛阶段6次试掷中,第1次试掷成功率最高达89.2%,其次为第3次试掷,第6次试掷;2)最佳成绩最多的为第1次试掷和第6次试掷,有多达50.0%(8人次)的女子奥运冠军是在第6次试掷达到最佳成绩;3)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表现出曲折上升的变化特征在第1次试掷、第3次试掷和第6次试掷表现出较高的竞技水平,在第2次试掷、第4次试掷和第5次试掷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持我国女子在世界举坛的优势位置,提高我国男子在世界举坛的地位和完成2008年奥运争光计划任务.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方法对"1 kg规则"的实施前后几场比赛的试举成功率和战术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kg规则"的实施,提高了试举的成功率,加大了成功率的重要性;作战方案更多地侧重"以我为主"、"压制战术"和"虚晃战术"、"减体重战术"比重减少.因此,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运动员试举成功稳定性的培养;同时,由于战术运用的空同加大,要深刻理解新规则规律,及时作出比赛战术调整,以适应激烈紧张的比赛节奏.  相似文献   

8.
举重是非周期性体能、力量项目,要求运动员在试举重量时,在最短时间内得将全身力量全部使用出来。因此,发展最大力量是举重运动员最重要的运动素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方法、数理统计等,对第27-31届奥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涌现的32位冠军的成绩增长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获冠军时的平均年龄为23.9±3.2岁,达到奥运会冠军水平的平均训练年限为11.3±2.3年;力量与技术的按比例协调发展是提高成绩的基本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突出的竞技能力是比赛制胜的关键要素;举国体制和扎实的人才梯队建设是构建举重精英的物质基础,科学选材与科学训练,按竞技状态消长规律提高竞技能力是比赛制胜的基本要求,把握机遇,准确的技术和战术应用,提高试举成功率是创造佳绩的助推剂;合理的奖励和退役安置是女子举重长盛不衰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中,中国队对部分国家队二次进攻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二次进攻的成功率高低对比赛结果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能左右比赛的结果。针对影响二次进攻成功率的各因素作出分析,旨在引起教练员的重视,从而加强针对性训练,为赢得比赛胜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一届全运会期间,我们对举重比赛的挺举部分进行了一些观察和记录,事后也对材料作了一1,成功率与失败率大约各为?,这种情况不是太好的,一般来说成功率应该占到?,这才是正常的情况.影响成功率的原因不外有两个:一个是要重量的高低,一个是技术掌握的程度.而在这次比赛中,这两个因素是同时存在的.有些运动员为  相似文献   

12.
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决赛前后3跳成绩、成功率等进行研究,分析女子铅球比赛的竞技表现特点,为选材、训练、比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其平均身高约为183.4 cm,平均体重约为92 kg,平均克托莱指数为501.02,表现出较为合理的年龄、身体形态特征,24~29岁是女子铅球运动员展示最佳竞技能力的黄金期;及格赛成绩平均发挥率约为96%,决赛成绩平均发挥率约98%;及格赛成绩、决赛成绩呈现出群体竞技能力状态水平表现的极化现象;决赛出现最佳成绩的投次比较均匀,前3次试投的成功率高于后3次试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成败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国女子举重比赛选手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赛中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选手比赛成功率。同时,根据运动员试举失败率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今后中国女子举重队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女子三级跳远决赛中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前后三跳成绩、成功率、速度变化特征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奥运会三级跳远及格赛中,男女竞技能力表现为个人最好成绩的达到98.13%和97.03%;决赛中,男女竞技能力表现为个人最好成绩的达到98.78%和99.80%;第一、二跳是成功率最高的两个跳次,而最好成绩则主要出现在第二、三跳次;男女运动员前三跳的助跑速度、最佳成绩均比后三跳要快、要好.  相似文献   

15.
雅典奥运会中国女子手球队进攻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参加雅典奥运会的女子手球队,是中国手协最为重视、下功夫最多的一支队伍,但结果却不理想,仅获得第八名(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第5名)。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女子手球队的发挥呢?对雅典奥运会手球比赛统计资料的研究发现,中国女手以成功率仅28%的远射方式作为主要得分手段;总成功率49%,列全部参赛队倒数第二;但中国队体力好,所有比赛下半时打得均比上半时好。  相似文献   

16.
首次采用自制的可调式负重训练服对来自河北省各地区800 m跑成绩无显著差异的27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通过正交设计实验,选取3个因素,各分3种水平:A负重量(0、3%、5%)、B速度训练(100 m×8、150 m×6、200 m×5)、C耐力训练(1 500 m、2 000 m、3 000 m),进行8周实验研究,每周一测定800 m成绩并进行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800 m成绩因素的主次顺序是负重量、耐力训练、速度训练;最佳方案A2B2C3;穿着可调式负重训练服进行训练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八运会看我国女子举重比赛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统计的方法对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举重比赛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分析了教练员对比赛战术的运用,运动员试举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以及运动员抓举与挺举之间的比例问题。旨在促进我国女子举重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全国第五届城运会举重决赛的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五届城运会举重决赛的多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上届城运会比较,第五届城运会举重成绩有一定提高,女子举重成绩居世界领先地位,并有实力在2004年-2008年奥运会等大赛中创造佳绩,但在某些级别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男子轻中级别达同龄段世界先进水平,但重级别尚有一定差距;部分选手比赛成功率低,稳定性差,约有20%的运动员(42人)因单项失利总成绩为零.针对上述有关情况,对我国举重运动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铜丝在硫蒸气里燃烧的实验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做演示实验。但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化学课本(第52页)上和参考书上(第146页)所说的方法去做,成功率极低,约为10%左右。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反复实验,经过改进后,本实验的成功率可达100%。能明显观察到铜丝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并伴有少量火星,红热状态可保持较长时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雅典奥运会中国女子手球队防守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加雅典奥运会的女子手球队,是中国手协最为重视,下功夫最多的一支队伍。但结果却不理想,仅获得第8名(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第5名)。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女子手球队的发挥呢?对雅典奥运会手球比赛统计资料的研究发现,中国女队比赛,7场封球成功仅5次,倒数第一;防守技术差,7场比赛共受罚2 min32次;守门员封挡成功率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