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罗玉蓉 《新闻前哨》2002,(11):26-26
开展批评报道,是增强党报战斗力和权威性的重要体现。在开展批评报道时,哪些可以选择哪些不可以选择,有没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呢?通过黄冈日报舆论监督专刊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党报所选择的批评报道,既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又要是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且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使批评报道能够起到帮助领导部门改进工作、解疑释惑,增进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只有从这个结合点出发,才能达到批评报道应有的效果。从事批评性报道时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以建设性批评为主。把批评报道的…  相似文献   

2.
孔绍谦 《青年记者》2003,(10):28-28
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同时,开展批评报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职能,这既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神圣使命。鉴于批评报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是开展批评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批评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批评报道刘聪明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监督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我们党历来重视在报刊上开展批评监督工作。早在建国初期,中央就专门作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改革开放后,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再次重申: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地方报的批评报道--"问题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奇 《新闻记者》2004,(10):64-64
端出问题 侧面批评 报纸开展批评难,地方报开展批评更难。这大概是当前新闻界的一个共同结论。地方报的社址就在市区城内,许多单位距报社近得像邻居一样,若要批评他们,谈何容易。由此,我们报上批评稿件曾一度中断。 然而,作为地市一级党报,不搞批评显然不行。我们的报纸便改变批评方式,改过去的正面批评为侧面揭  相似文献   

7.
批评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新闻宣传的有效手段,但有人谈起批评报道就心有余悸,不想涉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批评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摧毁性的、批判性的、批评性的、商榷性的等。不管批评报道的形式如何,其发挥的作用和引起的反响都是很强大的。因此,如何正确运用宣传舆论工具,开展批评报道,以充分发挥批评报道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努力追求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上开设的栏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是这些栏目的报道敢于揭露时弊、惩恶扬善、开展批评报道,正确发挥了舆论的监督作用。所谓批评报道,即对社会错误或不良现象做事实陈述和说理评析的报道。批评报道相对于正面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一种有效形式。从内容上看,它以否定的态度揭露和批评社会生活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错误或不良现象,从而发挥新闻报道参与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批评报道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受众的青睐,个中意味不仅反映了批评报道本身所具…  相似文献   

10.
正"批评报道不是为了批臭,而是为了批香"。30年前,在原国家广电部举办的全国编辑记者培训班上,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论部主任的曹石先生讲过的这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针对社会影响较大、典型性较强的突出问题,开展批评报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督促有关部门着力解决。从解决问题的纯目的出发,批臭不是好的结果,因为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批香才是最终目标,因为,问题解决了,群众满意了,被批评单位也轻松了,最终实现了和谐,香起来了,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这就是笔者对"批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图并茂的报道,不仅让报道内容丰满而充实,而且可以形象地再现事件的本来面貌,字与图片相辅相成,具有见证性,在问题性报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不久前记在几则批评报道中得到的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2.
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批评报道,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不是为了展示和渲染落后现象,而是为了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人民前进的信心。”因此,我们开展批评报道的着眼点和注意力要放在讲求实效上。这应成为搞好批评报道的一条基本原则。怎样才能做到使批评报道讲求实效呢?笔者之见,应从六个方面去考虑。一、批评报道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批评报道不是见到问题就揭露,而是要抓住有关群众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说:“脸天天要洗,地日日要扫,只有天天洗、日日扫,才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管理论上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当今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却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当前的情况非常复杂,少数干部、群众对批评报道的承受能力有限;少数新闻工作流于形式,采访不够深入。思想水平肤浅,奉献精神不够,置党性原则于脑后,有的甚至出现背叛党的事情;进行批评报道时,不少采访对象不予支持、不配合等。因此,要开展公开的、广泛的新闻批评更是难上加难,而批评报道的困惑和艰难之处,正是批评报道要超越和突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批评报道难”、“舆论监督难”,眼下时常可以听到新闻工作者发出如此的叹息。对于靠企业生存的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搞点舆论监督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企业报只有敢于对企业中的不正之风给予抨击。对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替职工群众说真话,办实事,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和信任。那么,企业报如何开展批评报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首先,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风险和压力。 卫995年.《钼城报》针对企业管理混乱,废旧钢铁、设备被屡屡盗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视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中影响大、震撼力强、见效快的一种监督方式。如何使批评报道既发挥匡正风气、净化道德、鞭笞邪恶的作用,又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本文试图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 选题:有所为有所不为 批评报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所形成的压力往往给被批评对象造成极大震撼,同时也在观众中树立了威信。是不是所有反面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批评报道的素材呢?答案显然是否  相似文献   

16.
开展舆论监督,是张扬社会良知的需要,是树立媒体威信的需要,它既是记者的职业责任,也是记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勇于拿起“批评”这个武器。驻站记者这个特殊群体应该怎样开展批评报道?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批评报道不能过多过滥。我们的新闻工作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力求“少而精”,力求“帮  相似文献   

17.
侯杰 《新闻界》2000,(4):59-59
批评报道作为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在已被广泛采用 ,并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但是 ,批评报道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 ,它披露的正是一些人最不愿看到的 ,所以它所受到的阻力和压力比别类报道要大得多 ,这就使得一些批评报道刚刚报了开头 ,在事情的真相还没有挖出 ,事件的处理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就不了了之。笔者在一些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性的新闻媒体上就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批评报道发出后达到了引起重视、解决问题、以此为诫的目的 ,那么这个批评报道 ,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 ,在新闻实践中 ,往往可能有这样一些因…  相似文献   

18.
王保国 《报刊之友》2010,(11):129-131
报纸的批评报道,是各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说报纸的批评报道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但在日常的新闻实践来中,报纸的批评报道却受到诸多的限制和打压。尤其是在监督政府行为、官员言行、司法审判、公众人物等方面,舆论监督还不能充分地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近年来,新闻诉讼、记者被殴打、被起诉,甚至被通缉等事件不断发生,这些不仅影响到报纸的批评报道作用的正常发挥,降低了报纸的批评报道本身的公信度,更暴露出新闻立法工作的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橱窗,这话道出了标题的重要性,而作为舆论监督主要形式之一的批评报道,由于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极大关注,成为受众的焦点,其标题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探析一下批评报道标题的特色,应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谈到“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问题时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历来重视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学习了这篇重要讲话,受到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