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技风》2020,(15)
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使得师生角色定位、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树立起来。推动革命文化实践教育入脑入心,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深层次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同。为此,我们需要更新教学策略,在真实充分的学情分析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反思总结。  相似文献   

2.
穆俊 《科教文汇》2014,(7):83-84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用人单位对办公自动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在提高学习者计算机素质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概念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工具,通过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辅助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展示与分析教学内容,还能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进行评价,优化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T—L—B-C”研究范式,从“职业行为与体验”的角度,分析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卿立兴 《内江科技》2014,(5):156-157
<正>支架式教学是一种目前比较成熟的适合于课题整合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文章以"Flash引导路径动画的制作"教学课题的整合为例,阐述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概念和教学环节,探讨支架式教学策略在课题整合中的优势与不足。1课题整合与建构主义1.1课题整合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首先,介绍了“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教师互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然后从这五个方面谈如何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二是“交流—互动”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三个方面谈了“交流—互动”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蓝艳 《科教文汇》2020,(9):112-113
根据高职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教育学”作为一门纯理论课程,需要通过新鲜有活力、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带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适当转变教学风格,改变教学策略,选择适合的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合理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便捷、智能、时间和空间不限的优势,提高“教育学”的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把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会关心”的国际教育新构想.强调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最重要的方面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并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8.
施溪溪  张蕾  方敏 《科技风》2023,(3):53-55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是教师育人的主渠道,是“三教”改革在人才培养上的落脚点。其中职业教育课程教法改革是“课堂革命”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法改革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关键环节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成就、学得有收获。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结构基础”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上实施了两轮“教法”改革,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策略,今后将扩展到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蔡琴 《科技风》2011,(5):165
作文能力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二,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试图通过提出新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混合式教学”本质上与人类认知、学习的过程相契合。综合运用教学理论,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在多样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教与学的最佳融合,即为混合式教学的宗旨所在。本文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阐述了“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中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经过教师的精心教学设计,“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更有助于实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格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开展人力资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融入“三全育人”机制,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应当成为教师高度重视的课题。该文在简要分析课程思政对人力资源课程教学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课程思政理念下人力资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推动人力资源课程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推动人力资源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谭国庆 《科教文汇》2011,(32):151-152
在英语阅读中,很多因素影响了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而文化差异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文化导入方式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康志琪 《科教文汇》2020,(8):117-118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语文要素提出,要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所谓的批注式阅读就是运用文字和符号在相应地方的空白处做标记,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学习语文阅读的好方法。在学校实习期间,我通过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一些教学启示和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吴灿 《科教文汇》2020,(7):139-140
学习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有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作为具有生命力的新生代群体,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道德品质教育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推进对小学生的全面培育,本文提出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学科教学理念,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对数学原理的追溯、编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数学习题集、让学生在预习时找故事等,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将传统的文化、故事与数学原理、数学知识相融合,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Irony as a literary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online texts such as Twitter posts. Accurate irony detection is crucial for tasks such as effective sentiment analysis. A text’s ironic intent is defined by its context incongruity. For example in the phrase “I love being ignored”, the irony is defined by the incongruity between the positive word “love” and the negative context of “being ignored”. Existing studies mostly formulate irony detection as a standard supervised learning text categorization task, relying on explicit expressions for detecting context incongruity. In this paper we formulate irony detection instead as a transfer learning task where supervised learning on irony labeled text is enriched with knowledge transferred from external sentiment analysis resources. Importantly, we focus on identifying the hidden, implicit incongruity without relying on explicit incongruity expressions, as in “I like to think of myself as a broken down Justin Bieber – my philosophy professor.” We propose three transfer learning-based approaches to using sentiment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attention mechanism of recurrent neural models for capturing hidden patterns for incongruity. Our main findings are: (1) Using sentiment knowledge from external resources is a very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ing irony detection; (2) For detecting implicit incongruity, transferring deep sentiment features seems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Experimen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odels outperform state-of-the-art neural models for irony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6.
王燕  周旭  王峰 《科教文汇》2021,(10):86-87
《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在各学科、各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高课程德育的实效性。该文以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专业课程实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力求通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进一步贯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断完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刘建梅 《科教文汇》2014,(29):184-185
阅读既是人们接受人文知识和提高人文素养的主要渠道,也是人们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意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不能仅仅看作是课内阅读教学的扩展与补充,应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兴趣为长期目标。本文以接力阅读实践为纽带,从课外阅读路径、阅读的评价原则及阅读的策略等方面浅谈如何让有效的评价促进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8.
刘雨 《科教文汇》2020,(9):138-139
导读艺术是我国语文阅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语文导读艺术面临许多困难,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语文导读艺术的有效运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运用翻转课堂中的语文导读艺术,如制作课前视频、引导学生自读,设计阅读任务、提高学生自读效率,课上补充内容、推动探究学习,设计探究问题、引发思维开拓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作为高校学生接受“三个自信”教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肩负着帮助广大在校学生理解和深化“三个自信”教育的政治使命。首先,从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着手,丰富第一课堂,夯实“三个自信”教育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健全第二课堂,奠定“三个自信”教育的实践基础;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发和建设第三课堂,弘扬“三个自信”精神。  相似文献   

20.
口译教学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就极易走入听力、口语训练或把笔译理论移植到口译表达的误区。释意理论强调“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后获取意义,注重对源语信息的整体把握和解释,为我们在实践及教学中遇到的由于受语言干扰而使口译举步维艰的困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本文将探讨释意理论在源语信息整合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口译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