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质量高不高,社会欢迎不欢迎,是学校发展的最终评价标准。邝邦洪校长在《办学理念与治校实战》中,对“突出特色,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索尚创新”的办学理念作了阐释,邝邦洪提出的“以生为本”从“大师、大楼”的增长看到“生”的本质变化,是认识的重大突破,使教育发展观扬弃直观走向科学。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其内涵体现在:工作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价值追求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工作原则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工作方法是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以生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学校工作中,要以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成才这个关系学生根本利益的问题来展开。  相似文献   

2.
生本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当中,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模式,整合教师队伍,合理分配资源,由过去的“师为本”转变为“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实现学生积极、活泼、主动、外向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3.
"以生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理解“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内涵 什么是高校工作中的“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以学生的成才、全面发展为根本。这就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方针,其直接指向“为什么办学,如何办学和为谁办学”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以生为本 ,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我们认为 ,所谓以生为本 ,简而言之 ,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生为本”与“以物为本”相对立 ,它反对把学校物质条件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追求 ,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以生为本”也反对“以分为本” ,后者片面强调让学生获取知识 ,得到高分。人是一个整体 ,学生的身体与精神 ,精神中的道德、智慧和审美等方面 ,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独立性与分离性。然而 ,它们之间又不是绝对独立和完全分离的 ,而是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中 ,构成一个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学校管理中又该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笔者认为,从学校管理和领导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的“人”不但指的是学生,同时也应该包括老师在内。只有学校管理坚持“以师为本”,才能实现教师“以生为本”,这是为无数事实所反复证明的一个简明道理。实行人本管理或者说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社会、企业等各种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策略,学校管理也不例外。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许多学校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开始实行“以师为本”的管理策略,取得了诸多宝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是我们一线教师要着力研究的课题.笔者参与了学校“以生为本”的课题研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意尝试“以生为本”的课堂探索,向40分钟要效益,构建高效课堂.现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现代管理学的黄金法则,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和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和时事热点等,总结出思想政治课教学力争做到“三转变”、“两培养”、“一提供”,方能实践“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在高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延伸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生为本"理念,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理念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发展,必须"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牙克石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5年10月,是一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区级高中管理先进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经五十多年的奋进发展,牙克石市第一中学形成了“团结奉献,学高身正;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优良校风。历任领导和全体教师都本着“以生为本,合理约束;促进养成,教育管理”的学生管理原则,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广泛共识,学校对学生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是否以生为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同仁切实优化教学方式、贯彻新课改精神、构建生本课堂.  相似文献   

11.
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我们应还原师生在学校发展中应有之“本”位,摒弃“以生为本”抑或“以师为本”二元对立的学校发展观.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学校发展观。学校发展应以满足、维护师生的根本利益,提高师生的素质,激发师生的潜能,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其中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而转变教育观念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新的人本主义观念,亦即“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着这样的观念,下面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以生为本”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当今的话语系统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就学校管理而言,“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两个方面。东营市第一中学在突出强调“以生为本”的同时,努力践行“师本观”,通过创新培养、培训和管理机制,成功探索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从而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执政理念,同样也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刘云凤  王晓杰 《新疆教育》2012,(21):114-115
课堂“生本化”仅仅是“生本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状态下“生本化管理”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才是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做好学生在当下教育情景中“生本化”管理,最终实现学生健康、快乐、高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延伸与深化,它的提出对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着积极意义。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扫除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障碍;有利于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7.
“以生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体现与深化。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对高职教育创新培养模式、专业和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推进、学生考核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凸显“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就要求高职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政府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学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教育要坚持以德为先,以学生的学习成长为基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此,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更新观念引领学校教育面向现代化发展近年来,马场坪小学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关心与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宣传《新义务教育法》,不断深化和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本着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的原则,坚持“校以人为本、师以生为本、生以勤为本”的办学思想,以“团结、奋进、求实、  相似文献   

20.
“以生为本”不仅是对传统的“师道尊严”师生观的挑战,也是现代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师生关系和谐所必须。以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当成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处处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服务,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品格。有一种提法“今天学生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学生为荣”,此话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