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高考》2014,(2):4-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即“单独二胎”政策,并逐步研究在2015年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此消息再次激起了多方争论。中国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呢?全面放开“二胎”或者废止计划生育政策是否会引起人口的再一次激增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单独二胎”的出台,势必会对部分符合生育条件且有生育意愿的职场女性的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大众也开始关注如何解决二胎政策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影响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胎政策带给中国女性的职业发展影响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手段是空前惨烈的,从各地贴在墙上的标语“该扎不扎.见了就抓”、“能引的引出来,能流的流出来.坚决不能生下来”、“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就可以感受到政府的态度和力度。从1979年开始.中国政府强制推行“一胎化”政策.到现在已经30年了,按时间推算。第一批独生子女们已经么?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的社会还能和谐地、持续地发展下去吗?  相似文献   

4.
小女要财产     
女儿7岁大的时候,我和先生开始实施新的“造人计划”。我们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按国家规定,可以要二胎。我问女儿:“你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女儿眨巴着眼睛说:“我想要个妹妹一起玩。”  相似文献   

5.
童言趣事     
《母婴世界》2014,(7):91-91
昱晓 男 近来二胎问题打得火热,闲来无事就问他:“昱晓,妈妈给你生个妹妹好不好?”“我不要,我要妈妈给我生个弟弟。”“不行,妈妈想要生个妹妹。”“我不要我不要,我要弟弟我要弟弟!”“不行,就要妹妹。”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14,(3):94-95
随着单独家庭(即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二胎政策的逐渐开放,不少年轻父母已开始准备迎接第二个孩子的到来。然而,迎接新生命的欣喜中也夹杂着妈妈们的种种担忧:头胎剖宫产,第二胎要剖还是顺?大宝湿疹长不停,二宝也会有吗?第二个宝宝出生后是不是更容易奶水不足?其实,妈妈们的这些“小心思”,大多是为了弥补懵懂的初次怀孕时留下的遗憾。那么如何让二宝聪明健康、不留遗憾呢?赶紧来看看生二胎前必知的3大疑问吧!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这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改革,对于我国今后的人口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单独二胎"和现在的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面临着对第一胎子女心理教育的问题,也出现了很多家庭悲剧。针对社会上对生育二胎之后对长子女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22):188-189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适应了我国的国情需要,对有关人口问题做出重大调整。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国家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本文主要阐述"全面放开二胎"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杜莱梦 《父母必读》2014,(11):92-95
孕育新生命明明很幸福,有的孕妈妈为何却焦虑不安?据统计,90%以上的新手孕妈妈会在孕期产生焦虑心理。比起第一次怀孕时的忐忑不安、小心翼翼,作为经验丰富的过来人,“二胎孕妈妈”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3位孕妈妈分享孕期不焦虑的私家秘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实,二胎家庭长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二胎家庭长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二胎家庭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情况整体较好,但在学习焦虑维度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家校需合育优化,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二胎家庭长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大家往往将重点放在二胎的抚养、教育等方面而忽略老大的心理需求。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与教学调查,分析了二胎家庭中"老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调整出生性别比例,弥补劳动力不足,延长中国人口红利期,2015年10月党中央对人口政策作出调整,提出"全面二胎"政策。这是继"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种政策的深层次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  相似文献   

13.
季国华 《孩子天地》2016,(9):282-283
随着"放开二胎"政策的落实,家庭收入与生育率间的关联性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我国始终处在良好的生育计划实施状态,要求当代政府部门应对此现象展开深入的调查行为,最终由此全面综合"放开二胎"政策落实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本文从调查研究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加大二胎生育措施实施的条件,旨在其能推动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降低"放开二胎"对家庭的冲击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都迎来了“二宝”,当爸妈们正在为“二宝”的到来欢喜雀跃或应接不暇时,“大宝”们的生活也因为“二宝”的到来在悄悄地变化,在情感关爱和生活养育上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在我们班中几个“大宝”都发生了变化,有的表现出暴力行为,有的表现得内向不安,而父母给予的时常是指责或惩罚。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二孩政策影响下,更多的家庭选择了生育二胎。在疫情背景下,孩子居家学习时间增多,兄弟姐妹间相处难免出现争吵、矛盾。前段时间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进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山市小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16.
全面二胎政策是我国根据现阶段国情提出的人口调整政策,对我国学前适龄儿童数量、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都会产生影响。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应针对这些影响做好前期预防准备工作,对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规划,积极应对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家庭开始迎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生育二胎也成为当今社会乐于讨论的热点问题。而二胎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在很多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认识,这样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本文就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二胎家庭的教育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2008年在上海和兰州两地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调查所获得的1347个城市被访样本资料,考察城市居民二胎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实行了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对人们的二胎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明显,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后步入婚育的城市居民更多认为一个孩子就很好;现代化观念对二胎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强调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者更少赞同生育二胎。同时,城市居民二胎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上海,家庭收入水平较高者更希望生育两个孩子,而在兰州,有男孩偏好者更多认为两个孩子更理想。  相似文献   

19.
<正>“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从表面来看,“双减”是一项教育政策,意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激活学生成长内驱力的重要举措,是对教育生态的修复;从深层次来看,“双减”更是一项事关未来人口发展的国家战略。近几年,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原因纵然多面,但不可否认,教育严重“内卷”造成教育成本的大幅提高,也是很多家庭不敢生育二胎、三胎的重要原因。人口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给教育减负,就是给国家人口问题减负。那么,对于学校来说,如何保证“双减”落地后,让每个孩子享有优质教育,助力国家实现新时代人才与人口的战略目标呢?我认为,要做好“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2004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费制”的收费政策。这项政策何以出台?实施“一费制”究竟有何意义?“一费制”政策尚存哪些问题等等需要进一步的解析,才能保证对这项政策的理解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