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玉娟 《甘肃教育》2011,(19):44-44
礼仪是一个人个性品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所以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目前,由于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及文明礼仪教育的欠缺,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幼儿,对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一些幼儿甚至已经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针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董诺 《中小学电教》2009,(2):133-133
<正>一、文明礼仪与礼仪教育的概念(一)文明礼仪古今中外对文明礼仪内涵的定义虽各不相同,但随着各种文明的不断交融碰撞,不同的礼仪规范在不断地整合,各民族对礼仪的认识、定位也逐渐趋同。现代社会的"文明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和谐文明不仅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还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礼仪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文明礼仪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如此看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礼仪视为做人的一件大事,文明礼仪也是做人的入门证。而礼仪教育从"小"抓起至关重要。礼仪教育,对于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呢?对此,笔者结合所在幼儿在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一、多种方法组织教学,让幼儿学习礼仪开展礼仪教育,我们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杨吉 《考试周刊》2014,(23):177-178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孔融让梨、尊敬长辈的故事早已传为美谈。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但是现在某些小学生的礼仪观念比较淡薄,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6.
吴亚卿 《辅导员》2011,(25):42-43
为了切实提高中队的文明礼仪水平,帮助让队员们早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推进中队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我们做了以下尝试:第一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利用晨会、队会时间,传授文明礼知识,让队员们了解穿着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乘车礼仪、家庭礼仪等常识,为在  相似文献   

7.
《教育导刊》2011,(8):27-31
借着广州市筹办2010年亚运会的契机,采用自编的《广州市中小学生“迎亚运”文明礼仪调查问卷》,对广州市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认知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提高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对策。结果发现:广州市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总体水平达到优等,但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表现为社会礼仪水平最高,其次为学校礼仪水平和家庭礼仪水平,亚运礼仪水平相对欠佳;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总体水平明显高于中学生。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8.
江晓林 《教育》2015,(10):46
中华文明礼仪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中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又是新时期社会道德模范的体现者。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与世界观进一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为更好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推动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中心学校于今年开展了安庆市课题《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三点"需要"。适应立德树人的需要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文明礼仪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礼仪不单是形式,更是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主、文  相似文献   

9.
<正>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社会的角度看,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文明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而对一个人而言,礼仪则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荀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社会化是一个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幼儿的  相似文献   

10.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的行为规范,是现代人良好形象的展现。对中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树立中学生的良好形象,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一个人要成人、成才,必须先从学习文明礼仪开始。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孔融让梨、尊敬长辈的故事早已传为美谈。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但是现在某些小学生的礼仪观念比较淡薄,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文明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育阶段,培养其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有利于中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提高礼仪素养,同时对促进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体现,是社会道德的要求。文明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对于个人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我国精神文明发展更注重礼仪培养。因此本文着重探索幼儿礼仪教育策略,希望有助于我国幼儿的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懂礼仪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幼儿的文明礼仪学习,实质上就是幼儿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可以终身受益。文明礼仪的教育不仅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德兼优的人。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讲文明懂礼仪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更是展现自身修养和素质,树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讲文明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做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就要创建好文明礼仪文化,积极营造校园育人环境,加强学校文明主题班会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继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明礼仪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平日的礼仪修养不仅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成为与同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而礼仪又是思想水平的外在表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道路有重要影响。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工作、学习、交际、娱乐,我们都在提倡讲文明,讲礼仪。"礼仪"一词可以说妇孺皆知。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先进文明水平.大学生礼仪是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关键,是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今大学生礼仪现状,采用自编问卷对贵州师范学院的3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其在不同纬度上的差异及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如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搭建礼仪实践平台、营造校园礼仪氛围、设立礼仪咨询中心等,以期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