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尽管近年来书法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书法培训机构、艺术团体、文化市场大量涌现,但是书法还是被中职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忽视。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职书法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一、中职书法教育现状1.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与有的地方教育机制有关。就拿山东来说,山东是书法大省,高校书法专业生比比皆是。他们毕业后,很多在教语文、  相似文献   

2.
周燕 《江苏教育》2022,(85):16-17+25
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全面开展,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专业书法教师队伍。书法师资培训可以助力教师成为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人文修养于一身的专业人才,从而成为区域书法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书法师资的培训应提升书写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应重视书法理论学习,加强教育科研引领;应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担当文化传承使命。  相似文献   

3.
杨旭 《江苏教育》2022,(13):45-47
在实施《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背景之下,根据新时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书法教育全面落地,对合格书法教师的需求日趋增加。对《纲要》进行研究,提出为书法教育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的策略。通过培训实施的组织开展、受众群体、目标内容、广度范围、技术手段等方面综合考量,探寻出适合区域推进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的若干策略,力求全面深入、专业规范、细致详尽、合理有效地开展区域书法教师培训。聚焦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写在前面的话: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特制定并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天津市中小学正在将书法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教研工作。本刊特邀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研制专家组主要成员张凤民谈中小学书法教育,并选取几篇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心得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5.
书法师资培训事关书法教师的成长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政府主导、高校引领、社会参与、岗位内驱"的培训机制作为推动高质量书法教育的有力手段,符合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实际.  相似文献   

6.
李勇 《凯里学院学报》2001,19(1):101-103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是世界艺苑中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每位中国人责无旁贷.书法教育是使书法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必要课程.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书法教育,重视书法教育,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让书法艺术永放异彩.贵州尽管地处内陆,经济文化落后,书法基础较差,但只要重视书法教育,同样能培养出优秀的书法人才的.  相似文献   

7.
苗宝艳 《教育》2013,(9):44-45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1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工作组,广泛调研,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研制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这一相当于课程标准的书法教育教学指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但在现阶段,中学普遍存在着忽视书法课程的现象,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给书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强调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特别是教师应该具有一些书法教育的基本功,并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书法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需课程,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书法教育不容乐观,书法教师水平普遍较低,大学生缺乏书法欣赏水平。因此,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学习书法的兴趣、指导学生高效的临帖、加强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书法教育的初心不仅仅在于"写好字"本身,对于母语启蒙教育而言,其核心价值有二:一是书法教学是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基石,二是有助于儿童个体的幸福成长。书法教育的这份初心如何才能坚守?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用课程清晰书法教育的坐标;二要着力深耕课堂,使学生期待向往笔尖的旅行;三要关注校本培训,让教师担起书法教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郑有海 《青海教育》2014,(11):34-34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开展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书法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一种方式,书法是一门中华文化课,而不是一门艺术课。书法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的传授与学习得以实现的,中小学生是接受这种传承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小学一年级书法教师的培训作了思考和探讨,围绕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形式与要求提出了建议。培训内容主要包含书写技法的掌握、审美文化的积累、教学技能的成长,同时侧重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持续、硬笔书写的规范与规律、语文教材的解读与熟知。培训时短期集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书写技能培训与综合素养提升相结合,学校组织面授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全面开设书法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书法教育,要达成这一目标,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书法师资短缺。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快速建设一支书法教师队伍?对学校的语文教师和有书法专长的其他科目教师进行系统、标准的书法专业培训,使他们专业素养得到快速成长,以胜任学校的书法教育教学任务,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天水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汇聚了丰富的书法文化,包括文字记载、考古发掘、建筑碑匾和名家及群体性书法活动,在具体的书法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本土书法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意识,丰富他们的情感,自觉地传承祖国的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16.
书法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书法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几乎冷落了书法教育。致使我国国民书写水平较差,书法素养极低,很难适应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要开展好书法教育,应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转变观念,端正对书法教育的思想认识;建立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健全书法研讨团体,培养一批书法测试员。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审定通过的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在强调加强中小学生书法技法练习与指导的同时,特别重视书法文化教育在提升书法审美境界、增加文化自觉与自信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的血脉,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守文化先行的原则,坚持书写技能与书法文化教育并举,彰显书法教育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不仅仅是"技",是"艺",更是"道",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中学开展书法教育教学,不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使书法艺术在青少年中得到保护,得到传承和弘扬,就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位书法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书法属于一种载体,代表的是文化符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教育,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中国书法是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以及精神内涵。中学生的书写水平体现出青年一代对于汉字文化的认识,所以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书法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能够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兴趣指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法知识点,同时也应当丰富书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书法书写的真谛。探索书法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开展书法教育并提出具体的教育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