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用N_2O_4-NO_2体系做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 的演示实验,已发表多篇文章,有的意见还 值得商榷。 一、影响体系颜色的因素 ΔG_f~o(千焦/摩)98.29 51.84 ΔH_f~o(千焦/摩)9.66 33.85 N_2O_4解离是吸热反应,在25℃时吸热为58.04千焦耳。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生成NO_2的方向移动,当温度达140℃时,N_2O_4完全解离,体系呈褐色。当温度降低时,化学平衡向生成N_2O_4的方向移动。当N_2O_4和NO_2分压之和  相似文献   

2.
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以下简称《化学》)和一些中学化学复习资料、习题集里,关于压强对NO_2和N_2O_4混和气体颜色的影响,都认为压缩NO_2(气)和N_2O_4(气)的平衡体系时,在新的平衡状态建立后,体系中的气体颜色变浅,相反过程,颜色变深。  相似文献   

3.
目前,化学课上对平衡移动中浓度平衡的影响和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的介绍是通过这样两个不同的反应来说明的,即: FCl_3 3KSCN→Fe(SCN)_3 3KCl→FCl_3 3KSCN 说明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2NO_2(气)→N_2O_4(气) Q→2NO_2(气) 说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对此产生了一些疑问,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对同一反应能否进行两种改变的实验呢?另外,在做“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时,加的是大量的KCl固体,这就使我们想到:“会不会是  相似文献   

4.
下列计算题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已知N_2O_4可部分分解为NO_2,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在0℃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38倍,问此混合气体中N_2O_4和NO_2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法一: 设N_2O_4的起始摩尔数为A,平衡时有x摩尔的NO_2分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平衡的角度,对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2NO_1[N_2O_4随浓度变化而产生的移动,给出了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6.
通常所谓NO_2气体在室温下实际上系NO_2—N_2O_4的混和气。例如在27℃时混和气中NO_2和N_2O_4的体积比约为1:2。NO_2和N_2O_4在室温下与水发生如下的反应: 3NO_2 H_2O=2HNO_3 NO……① 3N_2O_4 2H_2O=4HNO_3 2NO……②由①、②两式可知.NO_2与NO的体积比为3:1.N_2O_4与NO的体积比为3:2,故NO_2气体在室温下与水反应时,反应前后的气体的体积比在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道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Cl_2(气) 2H_2O(气)(?)4HCl(气) O_2(气)达成平衡后,下列操作对化学平衡有何影响?(1)其它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2)容器体积及其它条件不变,加入惰性气体。有许多中学生对此题是这样解答的:由于减小容器体积或加入惰性气体都能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因此二者都能使平衡向左移动。对问题(1)答平衡左移是对的,但对问题(2)答平衡左移就不对。一下面分析一下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找出这一错误的原因。反应mA(气) nB(气)(?)PC(气) qD(气)在一定条件下达成平衡,设此时各组分的浓度分别为:[A]=a(M),[B]=b(M),[C]=c(M),[D]=d(M),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p·d~q/a~m·b~n若通过改变容器的体积来改变体系的总压强,则当体积变为原来的1/X倍时,总压强就变为原来的X倍,各组分的浓度也变为原来的X倍,即  相似文献   

8.
惰性气体是指平衡体系中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当在平衡体系中通人惰性气体时,很难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这时就要看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是否有改变。下面就一定温度下的两种情况进行探析。一、平衡体系容积保持一定当平衡体系容积保持一定时,如在盛有NO2气体的注射器里通人N2,活塞压住不动,体积没有变。平衡体系:NO2、N2O4的浓度均没有改变,因此平衡不移动。尽管总压强增大了,但NO2、N2O4的分压没有改变,故平衡不发生移动。二、平衡体系总压保持一定当总压一定时,向平衡体系中通人惰性气体,实际上起稀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例1 在同温同体积的两个容器a、b中,a中充入1molN_2O_4(g),b中充入2molN_2O_4(g),发生同一反应:N_2O_4(g)(?)2NO_2,到达平衡时,哪个容器中N_2O_4的分解率大?解析:初次接触这个问题,学生总是左思右想,模棱两可。确实,从一般的正面入手,很难想通这个问题。但如果变  相似文献   

10.
<正>【误区1】氮有+1、+2、+3、+4、+5价五种正化合价,故有五种氧化物。评析:NO_2分子间可相互化合成N_2O_4(2NO_2幑幐N_2O_4),故氮虽有5种正化合价,但有6种氧化物,分别是N_2O、NO、N_2O_3、NO_2、N_2O_4、N_2O_5。【误区2】因为存在反应3NO_2+H_2O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有关NO、NO_2、O_2的混和体系溶于水的计算时,往往出现4NO+3O_2+2H_2O=4HNO_3(或4NO_2+O_2+2H_2O=4HNO_3)这样的式子。常见某些杂志上把其说成是2NO+O_2=2NO_2,3NO_2+H_2O=2HNO_3+NO两方程的总方程(更多的是称为复合方程),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当,容易让人把它与一般化学方程式混淆。  相似文献   

12.
在用N_2O_4(?)2NO_2反应体系说明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中,就外拉活塞时体系颜色的变化,本文提出了新的看法,并由此阐明该反应体系不适宜说明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函数的图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对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均是有益处的。下面介绍用作图像的方法在解化学题中的应用一例: 例: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_2O_42NO_2达到了化学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时,试将N_2O_4、NO_2的平衡浓度  相似文献   

14.
《高级中学课本甲种本化学第二册》第80页上有这样的一道习题:在25℃时,NO_2与N_2O_4处于平衡状态,两种气体的平衡混和物中含有0.0125摩尔/升的 NO_2和0.0321摩尔/升的 N_2O_4。求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此题如何解答呢?我们知道,在一定温度时,可逆反应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又无论反应起始时,反应浓度的大小怎样,最后都能达到平衡,且平衡常数值相等。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具体的反应方向,所以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1.增大压强可以同倍数的增大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平衡为什么会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在可逆反应3H2 N2!2NH3的平衡体系中,v正=v逆。根据质量作用定律:v正=k正[C(H2)]3[C(N2)];v逆=k逆[C(NH3)]2。当压强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体系内各气体的体积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故浓度相应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此时:v’正=k正[2C(H2)]3[2C(N2)]=16k正[C(H2)]3[C(N2)]=16v正;v’逆=k逆[2C(NH3)]2=4k逆[C(NH3)]2=4v逆。由此可见,若在温度不变时,平衡体系的压强增大时,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要大于逆反应的倍数,故平衡向…  相似文献   

16.
在中专化学教学中,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怎样讲授好?一、做好演示实验,初步形成概念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难度较大,成功的关键是:1.注射器密封要好(针头端用橡皮塞封闭,其余漏气处涂凡士林).2.推压、拉开活塞的距离要大,即混和气体体积变化要大,最少要超过一倍.演示时,最好用二支注射器进行,以便对比气体颜色的变化,以引导学生对演示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时,要突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质上是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增大或减小压强,NO_2和N_2O_4的浓度均随之改变,V_正和V_逆亦随之改变.但它们改变的程度并不相同,否则平衡不会移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一、NO_2或NO_2与非O_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例1将盛有25mL N_2和NO_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气体体积缩小到15mL后不再变化(同温同压下),原混合气体中N_2和NO_2的体积比是()。  相似文献   

18.
通常,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发生放出气体的反应,其体系内的压强应该是增大的;然而,若利用NO与O_2反应生成NO_2等的性质,则可以产生在密闭体系下发生放出气体反应而缩小压强的情形。 1、实验目的 (1)使学生加深认识一组系列反应:Cu与稀HNO_3,反应;NO与O_2反应;NO_2与H_2O反应; (2)使学生掌握放气反应的负压现象; (3)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 2、实验原理 (1)3Cu+8HNO_3(稀)=3Cu(NO_3)2+4H_2O+2NO↑① 2NO+O_2=2NO_2 ② 3NO_2+H_2O=2HNO_3+NO ③ (2)在密闭体系内预留适量空气或氧气,控制反应①产生NO的量,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 N_2O_4—NO_2平衡体系的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讨论,给出了一种能够较好地证实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高考》2007,(10)
有这样一个反应:2NO_2(g)N_2O_4(g),它在化学平衡习题中出现频率高、考查方式多,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堪称化学平衡中的"明星"反应。现将该反应常见的考查方式归纳如下,并将其中有关转化率的规律予以拓展,以求举一反三,触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