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黄庭坚对《瘗鹤铭》的评价、对黄庭坚认为《瘗鹤铭》作者为王羲之的观点的阐释、黄庭坚书学理念与《瘗鹤铭》精神内涵的趋同性探讨、黄庭坚学习《瘗鹤铭》的时间问题、后世对黄庭坚取法《瘗鹤铭》的评价等5个方面探讨了黄庭坚与《瘗鹤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启功先生所著《论书绝句一百首》是书法理论极其珍贵的财富。先生数十年间一直推重瘗鹤铭,并在诗论中评价了瘗鹤铭的书体及其地位和影响,对其作者作出了考评,同时对碑帖的鉴赏也发表了卓见。  相似文献   

3.
《瘗鹤铭》被黄庭坚称为“大字之祖”,它的作者和创作时间一直是学人讨论的话题之一,至今尚未有定论。论文从文字书写的发展演变史、“华亭”“朱方”等地理名称的沿革及铭文内容几个方面来分析《瘗鹤铭》产生的大致年代;从“丹杨仙尉”“江阴真宰”的署号等语词使用方面分析撰刻作者身份。论文立足于文本,取证于文献,以追溯源流、知人论世的方法,试对《瘗鹤铭》作者及创作时间断限的上限进行考释辨析。  相似文献   

4.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文献著录了《黄帝铭》6篇,但是没有注明细目,后世学者将"周庙《金人铭》"视为"黄帝《金人铭》",作为《黄帝铭》的遗篇之一,没有可靠的证据。而传世文献中经常提及的"金人铭",至少存在周庙《金人铭》、秦《金人铭》和《黄帝金人器铭》等三种,秦《金人铭》与《黄帝铭》无关,周庙《金人铭》见载于《说苑》《孔子家语》,《黄帝金人器铭》首次见载于《太平御览》所引《皇览》,主要内容为"五帝之戒",应当与周庙《金人铭》属于两种不同的文献。南宋以来所谓"黄帝《金人铭》"乃是将《黄帝金人器铭》中黄帝相关的部分与周庙《金人铭》连缀起来,将周庙《金人铭》转化成黄帝《金人铭》,或者径直视周庙《金人铭》为黄帝《金人铭》,进而归入《黄帝铭》,而这一转换、归类都缺乏可靠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5.
传世的黄帝《巾几铭》至少存在3种,史源比较清楚。南宋罗泌所录《巾几铭》主要取自《左传》,杂糅《史记》之文而成。明代杨慎所录的两种《巾几铭》,第一种取自《六韬》之文,第二种则是将“五帝之戒”中“黄帝之戒”与《淮南子》所引《尧戒》拼接而成。稍后董斯张所录《巾几铭》,自注称出自《帝王世纪》并不可靠,实则与杨慎所录第二种《巾几铭》雷同,并且出处存在刻意造伪的迹象。以上各种黄帝《巾几铭》,皆属于晚出文献,应当是后人附会旧说制作,而少数学者将其视为《黄帝铭》六篇之一则属于臆测。因此,应当将其从《黄帝铭》遗篇中剔除,不宜再将其作为探讨黄老思想的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6.
《九成宫礼泉铭》,是由魏征撰文、唐初书法"四大名家"之一的欧阳询所书。因其"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而被誉为翰墨之冠。  相似文献   

7.
黄梅 《文教资料》2010,(18):22-23
西晋太康年间是文学的一个繁荣期,这一时期的"三张"研究并不多。"三张"之一张载"性闲雅,博学有文章",但其作品多不能确定创作时间。根据现有资料可证,其《剑阁铭》当作于载入蜀省父即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其作品辑录情况简单梳理于后。  相似文献   

8.
《建瓯县志·金石》(民国十八年版)记:“井在朱子祠前,宋淳熙乙未凿。文公铭曰:‘凤之阳,鹤之麓,有坑而伏;堂之坳,圃之腹,斯瀵而沃;束于亭,润于谷,取用而足;清于官,美于俗,是为建民之福。”’查朱熹文集无此《艮泉铭》,且朱子是年(淳熙二年乙未即1175年)与吕祖谦编订《近思录》,赴江西铅山与陆九渊论辩,往邵武吊唁何镐,  相似文献   

9.
历来对《大盂鼎铭》的解读,可商榷之处尚多。本文从训诂释义入手,对铭文中“辟厥匿,匍有四方”,“女妹辰又大服”,“汝勿克余乃辟一人”,“今余唯令汝盂绍荣敬邕隹德经”,“盂,乃绍夹死司戎”,“夙夕昭我一人了四方”,“粤我其省先王受民受疆土”和“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等文句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张大千书法因其强烈的个性特色被誉为"大千体","大千体"受清末民初碑学书法实践的深刻影响。碑学书法的意趣与大千情性契合。张大千接受碑学书法的影响当在拜师曾熙、李瑞清以后。其拜师曾熙、李瑞清学习书法,动因较复杂,且时间均在1919年。张大千研习碑学书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直接取法曾李二师阶段;遍临"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阶段;由博及专,以《瘗鹤铭》、《石门铭》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千体"阶段。  相似文献   

11.
蔡邕的《铭论》是对铭体发展史的首度系统总结,其《铭论》体现了铭体文的载体意识、功用意识。他的碑铭文对歌功颂德类铭文前散后韵体式进行了规范,后人纷纷仿写他的碑铭文。  相似文献   

12.
名为华阳真逸的隐士,在华亭得到一只仙鹤.在古人心目中,鹤是圣洁、清高的象征,是长寿的灵禽.从此,华阳真逸和这只仙鹤形影不离,四处云游.意想不到的是,在镇江焦山,这只仙鹤羽化升天,以它的逝去,向主人昭示了人生的虚幻.华阳真逸用玄黄丝绸收敛了仙鹤的遗骸,埋葬在焦山之下,写下了一百多字的《瘗鹤铭》:“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  相似文献   

13.
本对山东青州博物馆馆藏物--隋《舍利塔下铭》进行了全面分析考证,并在此基础上将其鉴定为国家一级物。  相似文献   

14.
"铭"体用以颂功或致警。它起源甚早,至魏晋时期,从内容到形式都已发展成熟,但由于朝廷屡颁禁碑令而一度中衰,齐梁时期重又兴盛。它以散体序言加四言铭文或纯粹四言铭文为最常见形式,风格特征最初质朴古奥,后来定型为典雅弘润。《文心雕龙》和《文选》对于"铭"文的评录有同有异,反应了两部书作为文学批评专著和文章选本的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5.
《瘗鹤铭》从唐宋以来,因金石家、书法家的重视而彰显于世。宋黄长睿评价其"萧远淡雅,若其为人",黄庭坚更是尊之为"大字之祖",为书家之冠冕。这正是老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美学观的具体体现,天真无瑕,势若飞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相似文献   

16.
邓鸥英 《家教指南》2002,(2):99-102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收录敦煌遗书中的诗歌近两千首 (句 ) ,本文通过对照原卷 ,并依据敦煌文献整理的一般原则 ,对其中《释氏歌偈铭丛钞》作了一些补校 ,改正了原书中的一些校录错误 ,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更真实可靠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镇江焦山<瘗鹤铭>,历来受到人们崇高的赞誉.自唐以来,不断有人著文对其进行考订和品赏.笔者这里,不打算做深入的论证,只想从方法论角度,就其中两个问题谈一点个人阅读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正书家冠冕《瘗鹤铭》刻于南朝·梁(传)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书,摩崖楷书,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瘗鹤铭》外景,自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捞出一石二十余字,清代康熙五十二年,闲居镇江的苏州知府陈鹏年曾募  相似文献   

19.
黄帝时期的《几铭》,相传是我国最早的哲理铭文,但有人认为该文颇似战国权谋家的口吻,因而断定《几铭》是伪作。本文认为,黄帝是五帝时期的军事家、权谋家,从《几铭》对《诗经》逸诗及《金人铭》的影响来看,对西周时期的《诗经》与东周的《金人铭》曾有明显的影响,因而不可能是战国权谋家的伪作。《几铭》有可能是黄帝所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畿辅石刻文献,元代卢挚撰文、赵孟兆页书丹的《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长达955字,既是一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佚文,也是赵体书法的佳作。此文涉及到了敬元长家族谱系与众多元代名人,可补《金史》《元史》记载的不足,二者互证可将某些隐晦的史实描述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