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刚 《科学与管理》2007,27(2):85-86
高校班级既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实施管理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团体。辅导员工作中的教育和管理,最终必然要落实到班级,落实到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本文旨在构筑更有实效的基层班级机制,认为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引导班级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合理的大  相似文献   

2.
班级是高校教育人才的基本组织,班委会、团支部是学生独立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班级组织,而班级管理缺乏计划、班干部职责不明确等现象阻碍了高校班级建设。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班级特点及管理运行现状,提出了班委会、团支部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和出现的问题,为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班级管理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一个班级通常是由班主任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的,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都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并且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优秀的职业素养。高校中的班级是学生在学校里最基本的团体,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单位,是学生学习、活动、成长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在学校的"家"。优秀的班级会产生催人向上的、积极的氛围,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促使学生在集体的健康舆论影响下和先进分子的带动下,成为有理想、积极向上、道德品质良好的大学生。班干部的作用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中的班干部都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协作地管理好班级,那么这个班级必定是有凝聚力、积极向上的优秀的班级。  相似文献   

5.
吴勇锋 《科教文汇》2008,(12):25-26
中央16号文件中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因此,班级建设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有效开展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关键。本文将以省级先进班集体—厦门大学2005级政治学班为例,结合笔者切身实践心得,谈谈高校先进班集体管理建设的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大鹏  赵清 《知识窗》2012,(3X):8-9
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单位。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高校教学管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班级建设与管理逐渐成为难点问题。本文从学生工作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学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并对强化班级建设与管理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主题班会是大学生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班级的班风、学风形成的重要抓手;也是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主题班会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辅导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德海 《科教文汇》2007,(3X):34-34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通过班级来具体落实,把班级建设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因为良好的班集体本身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发展学生特长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观因素,下面是我的一些浅见,只供大家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学班级是高校育人的基层组织,是高校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课堂,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和单位,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10.
高校班集体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第一课堂,也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班集体建设应该是以和谐文化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理念,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集体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班级作为高校的基本组织机构,它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优秀的班级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力量之源。而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是高校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讨论从班级干部建设、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学风建设四个方面来加强班级管理,促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浓厚的学风,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从而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管理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要深刻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找寻我国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改进,更好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习型班级。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2)
班级作为高校学生的基本组织单位,各种教学及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班级这个平台去具体实施,加强高校班级管理是顺利完成各种教育教学安排和任务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建设学习型、管理型、实践型、文化型班级等方面探讨辅导员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把班级打造成多元化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泽 《科教文汇》2011,(2):197-198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富有色彩、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说,大学学生社团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大学学生的精神面貌甚至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而如何使学生社团能够可持续发展、保持学生社团长足的生命力和活力,便成为了所有高校社团面对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晗 《今日科苑》2010,(8):313-313
集体是高校开展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良好的团队对于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增强自我教育和发展个性心理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建设良好团队的关键环节就是团队凝聚力的形成。本文针对高职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以合唱团为载体阐述了团队凝聚力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中职教育逐步成为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社会适应能力逐年下降,应届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也越来越差,这不仅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带来困难,也给各大企业及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在日语班级管理过程中,将日语班级文化和日资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几种方法,建设符合日语专业岗位特点的班级文化,通过含有日本企业文化内涵的方法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从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的职业素质要求,让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主题班会是指有鲜明主题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是班集体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陈奕璇 《科教文汇》2013,(18):169-170
班级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开展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一个健康向上、向心力强的班集体对于大学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从而顺利完成大学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新生班级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阐释了笔者对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陈奕璇 《科教文汇》2013,(6):169-170
班级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开展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一个健康向上、向心力强的班集体对于大学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从而顺利完成大学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新生班级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阐释了笔者对大学新生班级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0)
班级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发展,有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集体观念缺乏,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积极性缺失等现象。尤其在高校中,当代大学生管理较为自由使得达到班级高凝聚力的目标更为困难。本文将就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现状及如何提高凝聚力等方面,浅谈自己的观点和心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