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重,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互联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四大参与主体、四大功能模块"的系统构建,有助于拓宽高校科技成果信息传播渠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该模式也有助于评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观念问题,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影响因素,即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滞后、科研市场观念不强及企业观念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观念创新的解决方法。指出要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需要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突破传统组织边界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活动,在此过程中高校、企业、中介机构等主体会产生多层面的复杂交互活动,这些活动就构成了"界面",这些界面是否有效运行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界面内涵的界定,归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界面因素主要是界面要素实力、界面要素组织、界面环境和界面敏捷性,并从这四个因素入手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界面的优化路径,可为高校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形成了各高校的鲜明的特色,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但通过对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层次较低、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河南省应积极组织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到高校成果转化中来,鼓励高校教师面向社会需求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并进一步维护职务科技成果权益,提高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要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环境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高校共建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交流渠道,高校以科技成果入股参与创办高新企业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当前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政府、高校、企业等各主体应结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从政产学研用协作、人才体系建设、科技成果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服务地方产业布局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改革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内涵是,要求供给主体提供有效、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调整、优化和升级成果转化的供给结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有效成果供给不足、成果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失衡,产业缺乏需求动力、创新实力、吸收能力等问题。从科技成果供给侧改革视角看,供需结构矛盾、中试孵化资金投入匮乏、服务中介发展不完善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原因,可从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完善中介服务三方面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供给、推广和需求三个主体的共同参与,社会资本的缺失阻碍了转化主体间的协同合作,进而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交互式社会关系网络、协同合作的信任机制及完善共享式的社会规范,强化转化主体问协同合作深度,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浅议无形资产评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无形资产评估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国家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刘剑平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参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而长久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评估对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无形资产及无形资产评...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优化机制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有利于明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以J公司和L大学为例研究分析,指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接力特性,从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信息交互、对接辅助以及环境优化等方面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归纳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促进机制,最后从创新平台、参与性、交互性以及价值实现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科技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在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低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企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何构建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己成为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主体和源头,在以创新科技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国家于2015年颁布了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但目前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转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校应通过科研管理体制、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构建或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和管理的专门服务机构、与市场双向协同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完善和加强,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进转化进程,提高转化效率,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创新链条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较低, 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从完善市场机制、改革科研立项制度、加大科技投入、确立企业科技开发的主体地位、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实行法制化管理等几方面来探索一条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都存在着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健全政企协同策略,引领企业成果转化反哺社会;加强校地协同策略,助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深化校企协同策略,探索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新模式。政校企协同推进成果转化,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快车道",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需求方的利益诉求是决定交易的关键要素,作为重要创新主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在技术供给方面还很难与需求方相匹配。在需求端,投入风险大、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转化收益低成为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重要阻碍,而企业层面的非内生性成果转化动机以及高校在成果二次开发与转化风险分担意识方面的不足是促成上述困局的重要原因。因此,强化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报告审查机制、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收费模式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成为破解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在技术供给方面与需求方不匹配难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区域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集聚地,在助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依托高校应建立“校-园”协同创新体系,明确协同创新主体的职责,厘清共同目标,深化完善联动机制,充分释放主体活力并实现资源和要素共享、能力与优势互补,系统推动主体优势资源的联通互动,进而持续提升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7.
完善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创办企业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及股权奖励机制,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高校成果转化效率。目前高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还存在认知水平、人员素质、利益平衡等方面的问题,运用"先投后奖并划转""先转后奖再投"和"转投并进"的奖励模式,有利于高校在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过程中对科研人员实施奖励。  相似文献   

18.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校应着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通创新和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向社会和教学“双转化”。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高校科技转移机构未能充分发挥效能。基于此,文章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我国高校转移机构运行效能为目标,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模式下的项目建设分为项目需求、项目设计、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评估5个主阶段,从多方面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健全转化保障体系、加强校企联合、健全激励评价机制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目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还面临很多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实施对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高校应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基础,从法律制度保障、外部条件优化、激励措施完善等方面,构建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适应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治理范式亟须从传统的分散知识治理向嵌套平台治理转型。文章基于参与可转换优先股交易架构,定义并设计了科转赋能币及其交易市场体系;基于有限合伙治理架构,首次提出了科转嵌套专业VC的概念及其运作模式,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嵌套共生数智平台网络系统,系统阐述了其治理逻辑与治理机制,并提出了科技成果NFT确权、发行科转高校纪念币和科转嵌套纪念币等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与机制改革的突破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