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越 《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48-149
我国养老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照顾功能因"空巢"的现实逐渐弱化,因此社区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资料研究,了解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状况,发现目前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优势与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照顾模式中养老服务的保障机制建设重点在于观念引导机制、制度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四个方面。政府和社会建立相应的观念引导机制,鼓励子女看望照顾老人;设计服务项目时,应加大制度安排的力度,使提供的服务能够切实充分的为老人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开展社区照护服务的支柱;照护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优化整合,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社区养老成为主流养老模式。然而,现有的社区养老模式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也无法顾及老人晚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通过阐明在我国特有的"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国情下,老人们养老的现状,并指出我国现有养老体系存在的弊端,最后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农村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老龄化,加上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农村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空巢家庭的形成是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社区养老机制薄弱,除此之外,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经济负担重、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发展农村社区,更重要的是空巢老人自身要端正心态,正面看待空巢现象。  相似文献   

5.
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社区的建设,为社区养老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文章选取南宁市两个社区作为样本,调查老人对智慧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依次是基本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健康服务、精神社交服务。针对不同的服务需求,建议智慧社区的平台建设要注重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医院等机构的资源互联互通,要配备相应的智能产品以及相应的智能系统对老人进行服务,要突出对健康信息的筛选和有针对性地推送,要重视老人的情感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搭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保定市社区空巢老人的问题、保定市空巢老人的体育现状与分析、保定市空巢老人参加健身活动场所情况、保定市空巢老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情况、空巢老人对于健身指导员的看法等问题做了调查分析,以期能为保定市空巢老人的健康锻炼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的形成时社会、子女以及空巢老人自身作用的结果。他们普遍存在生存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心理压力大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的转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社区养老成为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模式。近年来社区养老服务晨光初露,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普遍存在着养老服务观念认识不足、养老人力资源不足、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尚需完善等问题,社区养老服务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社区养老是社会化养老的主要模式;指出了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社区养老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社区养老观念、加大社区养老投入、规范社区养老服务、任用专业技术人才、整合社区养老资源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沈阳市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全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沈阳周边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市里,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针对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本文以沈阳市农村为例,认真研究沈阳市周边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一种适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提出真正解决沈阳市周边农村养老保障"老、大、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晓阳  赵兴 《大众科技》2014,(11):242-244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南宁市也不例外,而社区养老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养老模式。目前,南宁市主要采用是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在模式选择上较为狭窄,且供给不足。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给南宁市养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服务对象认识不足、供需不匹配和宣传不到位等。结合发达地区的社区养老的调查研究,提出扩大覆盖范围,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区的作用和积极地宣传等。  相似文献   

12.
王茜  应伊琳  薛玉涵 《科技风》2022,(1):145-147
以杭州T街道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老年服务工作的模式为例,针对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解决老年问题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依据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技巧整合社会资源,建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创新性实践模式,从而为未来解决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家庭需要照顾老人的问题日渐显现,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充足、可持续的全国养老制度的目标,托老所在社区提供寄托性的养老服务及相应的配套保障设施。本研究拟通过对济南社区托老所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解决老人赡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2)
本文认为安置社区老人存在的角色适应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政策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低以及安置社区老人自身的问题。对于解决安置社区老人角色适应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国家政策、社区建设以及提高安置社区老人自身适应能力等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社区养老服务行业,发挥互联网的功能,是时代所趋。本文考察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解决湖南老年人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情况及面临问题。探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模式的构建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家庭以及社会养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目前养老形势的需要,"互联网+"社区的新养老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现有养老资源,提升医疗护理水平,规范养老管理服务模式、扩展养老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7.
李晓亮  贺艳宁  郭红梅 《科技风》2022,(10):155-157
目的:调查平凉市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主要形式及特点,探究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阻碍因素;提出平凉市推进社区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某社区185名60岁以上老年人(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费用收取、提供服务等)进行调查.结果:平凉市某社区开展的实质性为老服务还相对较局限,对于满足入住老年人基本医疗护理及照料...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家庭的小型化,机构养老基础的不稳固,使得农村地区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高龄老人相对低龄老人而言,带病生存的几率更高,同时随着自理能力的下降,高龄老人更需要专业的照顾。发展社区照顾模式,整合社区资源为高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照顾,既可以解决传统家庭照料的困境,又可以弥补机构养老的不足,将是我国农村地区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白玫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2):3-8
通过对江汉区13 000多名老龄用户的调研,了解当地老年人的年龄情况、居住状况、经济状况及身体情况,分析其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及志愿服务意愿,并探究影响其需求和志愿服务意愿的因素,并依此描绘出目标用户特征,以辅助决策。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类别老年人其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不同;2)不同年龄段的普通老人和5类老人,其智慧养老需求及志愿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会因年龄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3)智慧养老服务推广、实施的目标用户特征是:高龄、独居、身体较差的普通老人;高龄、独居、低收入、身体较差的5类老人;4)可发展成志愿者的目标用户特征为:独居/空巢普通老人;低龄、独居/空巢、低收入、身体较好的5类老人。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中国的养老问题愈发严峻.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民生任务.因此,研究意义显而易见.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通过调查与访谈8个社区的老人,对武汉社区居家养老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