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有侧重于写自然风貌的,有侧重于写社会风貌的,更多的是把自然风貌和社会风貌结合在一起写。它在报纸,广播、电视中,被广泛用来反映一个地区或单位在发展变化中的新面貌,帮助读者、听众和观众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风貌通讯所反映的风情状貌,大多是概略的,轮廓画式的。其中不少作品,是作者旅途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于是往往也称之为旅途通讯。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日益发展,各地区、各单位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风貌通讯在报道某一地方的新面貌时,往往同时还要绘景状物,写人叙事,谈古论今,因此,与它的丰富内容相适应,它的表现方法也可多种多样。通讯的表现方法,如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在风貌通讯中是经常被兼而用之的。风貌通讯的作者通过叙述、描写,客观地表现所见所闻的典型事物;又通过抒情和议论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思,以使通讯既言之有物,具体形象,又言简意赅,具有深度。一些优秀的风貌通讯,在具体运用这些表现方法时,常呈现多采多姿,不拘一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风貌者,风采容貌之谓也,引伸为事物的面貌和格调。风貌通讯是报道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建设工程的新成就、新面貌、新风尚的通讯,也称概貌通讯。风貌通讯题材广泛,表现手法比较自由,在写人、写事、写物、写景上比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更具综合性,是新闻媒体经常使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像人民日报今年8、9、10三个月相继推出的《草原牧区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巡礼、《追寻地球上的红飘带——纪念红军  相似文献   

4.
情趣者,情调,趣味也。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特点,相应的情调和趣味也就不同、风貌通讯属于新闻体裁范畴,集新闻性和文学性于一体,它着重报道的是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或某项事业,工程发展变化的新面貌。这种新闻文体擅长描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常以夹叙夹议、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现某一地域的独特风貌,与其它通讯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独到的情趣。一、哲理情趣所谓哲理情趣,指风貌通讯在写事状物过程中阐发的哲理。这种哲理,可以大大提高风貌通讯的思想深度和理性色彩。把写景、抒情与议论结合起来,写景时注重挖掘哲理,抒情时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以报道祖国各地新风貌为主要内容的风貌通讯,在我们的报纸上,比以前增多了。不少报纸除了经常用它来反映本地风貌外,还派出记者用这一形式报道外省市在改革开放中呈现的新气象、新面貌,以开阔读者的眼界,振奋读者的精神。写得好的风貌通讯,不仅能给人以思想上的教益,而且生动丰富,饶有情趣。风貌通讯的写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在报纸上常见的就有好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刘艳清 《东南传播》2020,(1):147-148
风貌通讯是报道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建设工程的新成就、新面貌、新风尚的通讯,也称概貌通讯。视听作品由于画面的易逝性、受众接收的浅表性、制作的复杂性等特点,在创作之前需要更多的精心策划,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更多视觉之外的精力投入。研究结合具体风貌类视听作品案例,从真实性的表现,风貌特征的呈现以及背景材料的使用分析其作品特点进而尝试探讨风貌类视听作品的创作技巧,为风貌类视听作品的创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风貌通讯的表现方法具有多样性,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其中之一。不少风貌通讯在报道某一地方新面貌时,还常要写到当地的自然景色、山川风光,如描述得当,既可丰富通讯的内容,还能增添通讯的色彩。一些有经验的记者都善于运用这种表现方法。引人入境风貌通讯中的自然景色描写,要有现场实感。能引人入境。通讯《万里长城一新境》,报道的是慕田峪长城的新貌。近年来,游览长城的人越来越多,八达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见闻通讯呢?见闻通讯又叫风貌通讯。主要是反映一个区域、一个地方、一个行业、一个单位发展变化的通讯。某些旅途游记也常被看作是风貌通讯的一种。描述某国某地风光、见闻、风土人情之类的通讯,也属风貌通讯。它的题材比较广泛多样,诸如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单位新貌、建筑风光、名胜古迹等均可以写成风貌  相似文献   

9.
广播地理风貌通讯,在以往的教科书以及专业杂志中,鲜有提及。在李岩的《广播学导论》中,有这么一句:“通讯由于其描写手法的多样化,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几乎不受客体限制,因此,根据通讯的内容还可分出地理风貌通讯、工作通讯等”。但至于地理风貌通讯这种体裁的作品如何操作,由于不象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那样被普遍使用,一直尚未见到有关作的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间,我有幸抱着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担任广东省1991年新闻奖“评委”,对全省报纸系统去年的新闻作品,进行了难得的大剂量阅读,颇有感受。这些作品坚定不移地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多角度反映广东改革开放新面貌。深圳特区报的风貌通讯  相似文献   

11.
(144) 风貌通讯,也称概貌通讯。这类通讯以记地为主。其表现形式也更加自由__,不拘__。(145) 风貌通讯的主要作用,一是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或一个单位发展变化的__、__。二是它可以报道重要的建筑工程、展览会、陈列馆的丰姿和__。三是它可以赞颂革命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使读者开阔眼界,增长__,从中受到__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关于概貌通讯的写作概貌通讯,是记叙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建设状况等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故又称为风貌通讯、风光通讯、旅途通讯或旅行通讯.它有的侧重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写自然风光,还有的把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结合在一起,帮助读者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给各地区、各单位带来的新变化,又成为这类通讯写作的新内容. 概貌通讯的报道题材十分广泛,大到写一省、一市、一个地区或跨省跨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大陆;小到写一个村庄、一条街道、一个矿山、一个工地、一个工厂、一个商店、一个学校、一个家  相似文献   

13.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更深入的报道体裁,内容也更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复杂,因而,通讯精品的结构比起消息精品的结构来,其形式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从早几年一些众口皆碑的优秀通讯和近些年来的获奖作品看,通讯精品的结构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按时间或事物发展顺序结构法这种通讯精品的结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或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层次,亦即把时间发展的先后、情节展开的过程或作者对事物认识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作为表现事物、安排材料的线索,按其自然的发展过程依次写下来。这种方法也叫…  相似文献   

14.
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顾名思义.广播通讯便是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通讯。既然广播通讯是新闻通讯的一种,那么.它便具有新闻通讯的新闻性、形象性和论理性等特性。从事广播通讯的写诈.必须了解广播通讯和新闻通讯之间的共性。然而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所说,“”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持殊的根据.也…  相似文献   

15.
通讯是记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新闻体裁之一,重大的新闻事件常常在消息报道之后配以通讯进一步反映,做深度的报道,这也是通讯更需要采访艺术的原因之一。通常根据内容的不同,通讯分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  相似文献   

16.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都是生动活泼的。由量变到质变,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着。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求动,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写矛盾,写变化,反映出事物变动的新态势、新面貌,要写出动感来,要动静结合。动,要求对重要矛盾、关键情节和细节,展开详写,写深写透;静,要求对面上的材料,背景材料,简要概括,以烘云托月。该动的,要让它动起来;该静的,决不可大写特写,喧宾夺主。对作者来说,既要掌握概括浓缩静写的技巧,又要掌握动写的艺术,重要的是掌握动写艺术。另一层意思是,新闻事实 (信息 )是动的,生动活泼的…  相似文献   

18.
<正>风貌类新闻作品题材广泛,由于传播手段的不同,风貌类新闻作品在电视媒介中的传播比报纸中简单的文字消息或通讯传播效果更好,更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也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这类作品往往通过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反映整个社会环境,给观众以独特的视觉体验。本文以央视《东方时空》2005年推出的"岩松看台湾"为文本,从选题策划、采访对象和倾向态度三方面分析了风貌类作品的视听语言。"岩松看××"是央视在2005年起推出的一档反映不同  相似文献   

19.
风貌通讯属于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文体,它同样要向读者传播新的信息,向人们报道新鲜事实。与此同时,风貌通讯还应显示出所报道的某一地方的特点,这种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新的、独特的东西,既是人们所关心的,也是感兴趣的。因此,富有新意和突出特色,是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许多优秀的风貌通讯,总是把报道某一地方的新的变动与反映这个地方的特色,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写风貌通讯,要注意掌握这类文字体裁的基本特点。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前些篇“漫谈”中已有所探讨。然而,要使风貌通讯写作达到优化,还需通讯写作的主体(作者)加强多方面的素养。这里,我们略谈几点。事业心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与基础,风貌通讯在写作上虽有其特殊要求,但离开了采访,它也难以成为一篇扎实的报道。许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用风貌通讯报道某一地方的新风貌、新气象,首先也必须在采访这一环节花功夫、下力气,要到新闻现场去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正如俗话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是,风貌通讯报道的对象十分广泛,如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边疆高原,都市乡村、沿海城镇,以至世界各地等等。记者足迹所到之处,地方不同,情况各异。其中,有采访条件较为优越的,也有采访起来不怎么轻松方便的。比如有的地方气候异常,有的地方还缺乏或不能运用现代化交通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