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反馈原理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老三论、边缘科、交叉科学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反馈就是人们把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后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反馈是输出信息的一部分,这部分输出信息又返回到输入信息中去,它所起的作用是校正应答,使应答更加精确,以及强化和巩固正确应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习者提供的各种信息,并不断的…  相似文献   

2.
反馈原是控制论中的一个概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控制论的创立人维纳在其学说中把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又称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叫做反馈;而把运用反馈的概念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反馈方法。它是一种用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整系统活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物系统一律具有精巧的反馈机制,其精确度和复杂性是在任何非生物系统中都未见到的。这些反馈机制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力,能调节代谢作用(能量的聚集与释放)并有控制生长、分化的能力。1.1反馈的概念所谓反馈,就是把系统输入的信息,作用于控制对象后,产}的结果输送出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从哲学高度讲,反馈就是结果对原因的反作田,如下图所示:正反馈:如果回送的信息与原输入的信息起的作用则问,使原输入信号增大,反馈的信号也增大,起到增强输入的作用,这就是正反馈。负反培:如果回送的信息与原输入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的信息,经过学生处理后产生的教学效果再输送回来,并对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教师从反馈信息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5.
夏国文 《成才之路》2009,(31):I0008-I0009
反馈一词来源于控制论。控制论的主要创造人韦纳曾对反馈做过如下定义:“以实际演绩,而不是以其预期演绩为依据的控制,就是反馈。”反馈是输出信息的一部分.而这部分输出信息必须再返回到输入信息中去,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按照控制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体育教学的过程看做是一个控制系统,这个系统是通过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疏通.及时反馈、调控并保持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反馈是控制论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在控制论中,它的概念是:把系统输出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后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叫做反馈。依照控制论的观点,教学活动就是教学信息的变换和传递。就教者而言,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输出教学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学生后,通过学生的回答、作业、试卷、表情等信息的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出判断,并以此为根据作出修改教学方案,改变教学方法的决定,并再次输出经过调整(或强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 反馈原是控制论的术语,指把系统输出去的信息(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所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相似文献   

8.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反馈,就是把系统输出量的全部或一部分,经过一定的转换,再送回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反馈行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师生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反馈方法是控制论中的重要方法 ,是运用反馈的概念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所谓反馈是把输出去的信息 ,作用于被控制对象产生结果后再输送回来 ,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体育教学正是运用反馈原理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过程。学生作为被控对象而接受给定信息 (如课程的任务、教学动作、教师的教法步骤等 )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产生的真实信息 (动作完成情况、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来对原定信息进行调整。这样不断地循环下去 ,直到取得最佳效果。一、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 提供信息的作用。体育教学中 ,教师作为控制系统向学生…  相似文献   

10.
反馈是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息又反回来作为输入信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控制,反过来说,一个没有反馈的系统要实现控制是不可能的。反馈的理论用于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不断地把头脑中储有的信息输送给学生,使这些信息作用于学生,引起学生的反应,并使这些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输出来。学生的信息输出的情况能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以使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灵活、及时地调整讲课的进度深浅程度和教学方法,由于教材内容和要求对全体学生是统一的,而学生却存在知识基础、智能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所以反馈回来的信息不可能是同质的。课堂里,几十个学生,像几十部机器一样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转动,教师不  相似文献   

11.
张彩芬 《青海教育》2009,(12):50-50
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信息具有一个变换的过程,即反馈过程。而反馈是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息反作用于输入信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教学信息的反馈是指教学信息的反向输送,是控制和掌握好教学活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反馈”的理论用于语文教学,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教师欲达到教学目的,要不断地把头脑中储存的信息输送给学生,这些信息作用于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应,表现为把教师输入信息再以不同方式输出来。学生的信息输出情况能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能的差别,对信息的输出不会相同,有的部分输出,有的原型输出,有的同时发出新的信息。经验丰富、反馈能力强的教师能根据学生信息输出情况.灵活地、及时地调整讲课进度、深浅程度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概念,指把输出信息的一部分再输送回来,用以同目标对比,及时比较偏差,加以纠正,从而调节输出的过程。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及使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重视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经过收集、处理和变换而得到的信息,是教师教学的宝贵资源。其价值在于使教  相似文献   

14.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的过程,也是信息的流通过程,因此,必然存在着反馈的问题,反馈就是把系统某一部分输出的信息再返回到输入部分的过程.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是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少,使系统偏离目标运动收敛,趋向于稳定状态,则是负反馈.反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对客观变化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反应.电大教学是一个由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各种传播手段以及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等因素组成的系统.能否达到电大教学的整体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来自学生方面的灵敏、有力的反馈成为一个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关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反馈矫正”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石嘴山矿务局二小张玉英“反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其含义是从系统的输出中取出一部分叠加到系统的输入中去的一个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接受、反馈处理的过程,教学中的“反馈”是指教师边教边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从而及时...  相似文献   

16.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再获得输出信息的结果,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通过反馈,可以认识、矫正偏向和失误,逐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馈矫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它实施的有效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再获得输出信息的结果,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通过反馈,可以认识、矫正偏向和失误,逐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馈矫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它实施的有效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不断发出和接收的过程,即“输出”和“输入”同时进行的过程。“输出”,即老师通过讲解,把知识内容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它要求准确、清晰、快慢适度。“输入”,是进行教学不可少的条件,即将输出作用的结果及时接收,用以纠正和调整后续的输出信息,它要求全面、迅速、反应灵敏。教师要在不断输出信息的同时,不断接收反馈信息。教师不能不看听众,一味“自拉自唱”,而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应变。这里的关键是教师接收反馈信息的“灵敏度”要高,要有一定的信息差。不少青年教师由于“灵敏度”低,对学生听讲的各种反馈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反馈,就是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一节思想品德课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反馈调节过程。从反馈原理的角度来看,一节理想的思想品德课应该是:教师发出信息准确,排除干扰,反馈通道畅通,实现目标圆满。一、调控反馈信息,实现“目标值”每节思想品德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控制论、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的信息,经过施教对象处理后产生的教学效果再输送回来,并对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维纳曾说:“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