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娟 《教育教学论坛》2020,(17):104-105
编辑创新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出版社未来的发展方向。该文通过阐述编辑创新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重点论述了编辑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促进出版融合发展、提升出版物质量以及加快编辑的自我成长,突出了编辑创新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编辑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文化是期刊品质的内涵格调。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意义和使命就在于,不仅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要在提升人们文化品位中致力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编辑要有高远的文化使命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编辑的文化选择主要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创新,而期刊编辑的文化选择活动对文化传播既有制约作用也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随着创新、改革、与时俱进等理念的不断提出和强化.在打造出版大国、强国的进程中,编辑出版的地位日益突出。何为编辑规范,如何打造合理的编辑规范,在已有的规范下如何创新、创新的意义何在,如何处理好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的关系等,已成为编辑出版界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编辑是文化的传播者 ,编辑工作应当具备其基本的文化功能 ,就是通过实现文化与人的双向构建来促进文化与人的和谐发展 ,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所以编辑要表现出“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自觉意识 ,要具有崇高的文化理想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编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在当前就是要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对社会主义文化主流的把握,恪守社会人文精神与人类的本性关怀,并将这一文化坚持实践于具体的编辑活动当中。编辑活动是一个充满积极性的文化选择活动,编辑主体依据自己的文化使命,对不同的文化产品加以甄别、判断,然后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有效地支持着当前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于编辑主体创新意识的研究,在出版界正深入进行着。但是,许多论者只停留在对编辑个体的活动和编辑技艺上,而忽略了从整体上对编辑主体能动性与创新意识的研究,笔者试图对编辑的主体作用与创新意识做以轮廓性论述。 一、编辑的主体作用 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始终在自觉不自觉地发挥着能动作用。编辑主体的这种能动作用已经被普遍承认。这不仅因为编辑主体在这种主观能动的作用下,编辑主体在整个人类文化进程中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既然如此,我们便有必要对编辑主体的能动作用进行一番探究了。 第一,从历史的宏观的角度看,编…  相似文献   

8.
魏源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编辑家。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提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博参群议以发挥之”等编辑思想,表现了魏源在编辑活动中的创新风格和思想家气质。这不仅反映了魏源作为文化探索者深邃的文化智慧,也为当代编辑活动提供重要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廖传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0):108-109,136
编辑批评文化是编辑出版活动中的一种伴生文化样式。郭沫若的编辑批评呈现出对编辑主体人格的完善、对编辑主体的创新等态势。同时,郭沫若的编辑批评文化也深烙上时代的印记,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和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使编辑主体面临诸多心理压力,编辑心理的常态化及其心理调适刻不容缓。作为以文化传播和建设为己任的编辑来说,其心理调适亦离不开恰当的文化策略。面对其身份压力,编辑应坚持文化的开放创新,确认自我、激励自我、传播自我;面对制度性压力,编辑应寻求文化的审美愉悦性,调适编辑的理性压力、制度规约和市场化挤压。面对其他社会性压力,编辑应坚守文化的价值指向,调适过剩信息刺激、职业道德压力等。  相似文献   

11.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一百多年的文化论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走综合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有力地说明了人们正确、科学的选择。毛泽东和邓小平以及江泽民的思想一脉相承,与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基本理路是一致的。在大综合创新的时代以创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必将取得中国新文化建设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决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讨论"文化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为宗旨.重点指向都市文化与都市创新这一话题.并提出"文化决定创新"这一创新行为的文化发生和文化动力学观点.文化学、创造学、文化社会学、行为科学相交叉的跨学科研究是本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化景观的营造与保护是城市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应重视文化景观的营造和保护,以提高城市经营的总体效益。以姜堰市为例介绍了姜堰市文化景观营造与保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相似的故事和人物,其审美意义差异极大,这就是文化限定的结果,已方许多文学现象所证实。文化限定一方面养育了文学创作,同时又限定了作家探索的脚步;一方面作为文学创作的参照系和依傍.另一方面又成为创造力的束缚。这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导致文学创作与文化限定不可避免的二律背反的悖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3个方面讨论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审视的嬗变:在70年代末至1984年这段期间内,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的文化审视经历了一个从促狭的政治文化视域到开阔的文化空间的过程;文化寻根思潮的兴起促使乡村小说创作完成了由政治视角到文化视角的转换;在文化寻根思潮消退之后,乡村小说的文化审视由视角的迁移变为文化透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广告业存在着定位不清、权威缺失的现象。以创意文化产业来界定广告业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创意产业概念,着重分析广告业的文化、创意价值以及在创意产业价值实现中的强大功能,说明广告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身兼二职"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合芜蚌地区,依赖其文化创意核心竞争优势,产生五大文化创意产业,并在极化效应持续作用下,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合芜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虽已初具一定产业规模,但通过研究该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不难发现其发展瓶颈问题仍较为突出,因而,应从增强极化引力方面入手,突破该产业集群发展瓶颈,努力提升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思维机制,想象是动画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东西方不同的文明起源与文化背景导致形式各异的想象,在动画创作上显现出物质与精神两种完全不同的想象思维方式,包括动画故事想象创作及动画形象的想象创作。比较东西方想象创作思维的文化基础,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动画的创造性想象思维方式是建立在精神内涵之上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现当代的化巨人、伟大诗人,他的诗词对当代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旧体诗词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对其诗词的研究,谈其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的多,而对其诗词的历史渊源的探讨较少。对毛泽东诗词从中华民族化精神与艺术形式传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它与唐宋诗词的渊源关系,及其对古典诗词的化精神传统及艺术形式的全面继承、批判、超越与创新,对于繁荣当代社会主义的学艺术的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集大成,他的武侠小说创作从纵的线索分析,清晰地显现出从文化追慕、依恋到文化质疑、文化批判轨判。出发时的金庸也许抱着明确的文化护道理想,然而而创作日深,神话色彩日少,现实精神日强,到达目的地时,传统文化护道者的金庸已成了一个文化的质疑者和批判者,从文化透视的层面上,可剖见金庸小说英雄神话的背后所潜隐的文化内涵,以及金庸创作内在的变异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