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问题提出”自产生之初便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也将是“双减”后高质量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破解之道。将“问题提出”融入教材既是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对新课标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教材中的“问题提出”是一种以“问题”为基本点的教材内容组织与呈现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在给定的情境下生成和表述问题的过程。在分析数学教材中“问题提出”类型的基础上,以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分别从“问题提出”专栏、“问题提出”融入“课堂活动”、“问题提出”融入“探索规律”、“问题提出”融入“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融入“整理与复习”五个方面探讨“问题提出”融入教材编写的路径,并设计相关案例,以期为“问题提出”在教材及课堂教学的软着陆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创新教育过程入手,分析了“问题意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与创新教育的关系以及影响“问题意识”、“问题提出”的因素,提出了士官创新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之间关系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 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这些学者一致认为“ 问题提出” 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中心.“ 问题提出” 在课程与教学上的最大作用是它能够促使学生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问题提出”和“ 问题解决” 相互促进,同时,“ 问题解决” 能力的高低也影响“ 问题提出” 的水平.调查表明,中国四年级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从“问题提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影响“问题提出”的要素,提出了“问题提出”的策略及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对“问题提出”的相关要求影响教科书的编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0份涉及“问题提出”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编码,通过定量、定性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数学课程文件中对“问题提出”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建构起了从宏观到微观的“问题提出”体系;内容表述由单一逐步转向综合;目标要求由模糊笼统趋向于明确具体。未来还需要提高数学课程标准中“问题提出”的实践性;增强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问题提出”的一致性;促进教师成为好的“问题提出”者。  相似文献   

6.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牛顿第三定律”的新授课为例,探索在课堂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提出“事实性水平”“分析性水平”和“综合性水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问题提出”作为教学手段、学习目标和评价工具,兼具教、学、评三者功能于一体。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借助基础性问题提出和发展性问题提出,围绕“以‘问题提出’为教学手段,架构教学活动;以‘问题提出’为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能力;以‘问题提出’为评价工具,分析学习效果”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问题提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数学教学中“问题提出”的策略及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曾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笔者借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提出的“问题体系”理论,自2003年起在教学实践中就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求教于语文教育界同仁。一、“问题体系”对语文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启示“问题体系”理论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提出的。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按照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在以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没有这一能力要求。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既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学习的延伸。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途径1.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杨振宁教授曾精辟指出:“物理本身就是现象”。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识物树理”、“悟物穷理”,没有“物”就没…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决”口号的提出 ,始于 1 980年的美国 ,至今一直被人们广泛接受 ,成为教育领域的中心课题 ,随着对“问题解决”研究的深入 ,人们将其和“问题解决”教学一样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正如波利亚所指出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需要引进辅助问题 :“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 ?一个更普遍的问题 ?一个更特殊的问题 ?一个类比的问题 ?”可见 ,“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 ,有时甚至“问题提出”更为重要、更…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的实施对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提出问题”这一极为普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论述了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原则,并进一步阐述了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怎样加强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能力的认识及训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一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一、简介科学研究程序、强调提出问题的重要地位——“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 纵观科学史,大凡有建树的人,都具有“健全的怀疑精神”或者“喜欢刨根究底的好奇心”,从而敢于并且善于对传统的知识、流行的观念“提出问题”,这往往是他们走向科学殿堂的第一个台阶,因为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谈得上解决问题,科学研究起始于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说的“问”,指的是“问题”和“提问”,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著名音乐教育专家吴斌老师在评课和讲座中,多次提到这样一句话:“问题是起点,问题是主线,问题是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5.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意味着思考的价值、学习的价值.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相当重要的能力。有专家曾强调指出,美国教育重视学生“发现问题”,中国教育则重视学生“说明问题”。这一观点虽不尽完善,但也指出了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在一九六三年就民族关系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即“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去年,有人批判了“民族问题说到底就是阶级斗争问题”这一“错误理论”。最近,有人又提出在理论上要纠正笼统地把民族问题说成阶级问题的“错误提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要顺应思维发展的规律,把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之一.“问题引领,自主建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载体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感受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意义建构,提升思维品质.其操作流程包括“呈现背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提出问题”、“意义建构,解决问题”、“操练拓展,反馈矫正”、“归纳反思,总结提高”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出问题的能力常被忽视,李政道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过,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可是现在的学生只会去“学答”.其实,中国学生不会提问题,源于教师不善于提问题,或者不注意培养学生提问题.而该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也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应做到提高认识,动员学生自觉“提出问题”;重在诱导,启发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化”成为一个关注热点,但怎样用数学“教化”人的问题还未得以完全解决.眼下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对“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于是“数学化”、“问题提出”成为两个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姜老师的一节地理课,从开始上课起,朱同学就提出了“这(地球仪)是什么球呀”、“地球有多重呀”、“什么是简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搅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让人措手不及。笔者建议作如下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