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参薯紫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薯蓣科植物参薯的天然紫色素提取工艺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直接用水浸提效果良好。在酸、热、光、糖、维生素C和金属离子等存在的条件下,参薯色素稳定性较好,因此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课程参考书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工作规程,根据我多年从事图书馆的工作实践,要搞好高校图书馆课参书的服务工作,必须按以下工作规程行事。一、首先加强课参书书库的建设,这是搞好高校图书馆课参书服务工作的基本保证。要根据课参书本身具有的专业性强、稳定性强、复本率高等特点,建立科学的藏书结构。  相似文献   

3.
幽默长廊     
麟舞籍︸雕姗黝冲子声飞鬓嗽渡彭瀚豁撇巍黝姗粼薯叭狐璧参谬滋事教裹参蒸麟如魏爹麟姗腻.}{心绮11/夕/丽疑贬一一▲意外收获张也弛髯一一丁一~r刁厂爪不盲一一{巴巴到些__一_~一__创▲始料未及江西元幽默长廊  相似文献   

4.
邓淑娟 《考试周刊》2011,(55):239-240
本试验观察鉴定了新近引进的龙薯14、福薯21、泉薯10号、湛薯118、广薯205、莆薯16、桂粉3号、金薯2号和湛薯20等9个南方甘薯品种的产量、薯块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应用了灰色系坑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评述了其在生产或育种上的利用价值。结果泉薯10号综合表现最好,其灰色加权关联度最高为0.886,除茎叶鲜产和薯块干物率低于对照种外,其他性状均好于或相当于对照种广薯87,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表现尤其突出,分别为2542.22和673.67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45.73%和23.78%,适宜作为高产红肉鲜薯食用型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桂粉3号综合表现次之,其灰色加权关联度为0.774,适宜作为优质高干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龙薯14、福薯21、湛薯118和金薯2号等4品种综合表现也较好,其灰色加权关联度也均高于对照种,其余品种综合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5.
结合野外工程实际环境和需求,利用实验室可调设计实验优势,兼顾室内和野外特色,以分析研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为着眼点,进行综合性设计实验。通过模型化寻参、调参监测基本参数,探索了降雨与切坡条件下边坡性状的变化与稳定性。由模拟实验条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同样可获取现场实用的工程性质,而且较高分辨率的模型实验条件设计,更有助于达到精准目的。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浊度值为40 NTU的无机型X-Ⅰ浊度液。在标定激光浊度仪的3 min时限内和16~32℃自然变温条件下的浊度值稳定性对比实验表明,X-Ⅰ浊度液的浊度值稳定性略于同浊度的有机聚合物型的Formazine参比液。7 d室温、自然光照条件下,X-Ⅰ浊度液无降解,浊度值稳定性明显优于同浊度的Formazine参比液。30 d内,X-Ⅰ浊度液的浊度值稳定性良好,可在40 NTU低浊度范围内替代Formazine标准浊度液或做为二级标准浊度液使用。  相似文献   

7.
微型薯在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以马铃薯块茎为试验材料,探讨了试管苗的离体培养及蔗糖和6-BA等因素对微型薯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8%蔗糖和5mg/L6-BA有利于微型薯的诱导,平均结薯率为77%,微型薯直径可达12mm。  相似文献   

8.
由于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对汽车安全影响越来越重要,汽车车轮的定位参数变化会使汽车操纵稳定性恶化.因此,汽车车轮定位参教与汽车的行驶性能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9.
选择甘薯品种安薯07的自交结实种子进行培育,对472株自交后代的最长蔓长、单株分枝数、茎粗、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个性状的变异分析中,单株鲜薯质量、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薯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而茎粗、最长蔓长的变异系数较小.在相关性分析中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最长蔓长和单株鲜薯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最长蔓长会对提高产量有贡献;单株分枝数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相关性,说明甘薯自交后代各性状间关系复杂,因此在甘薯育种过程中不能单一考虑某个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最长蔓长对产量直接作用较大,可以作为甘薯育种的参考选择性状;单株分枝数通过单株结薯数对产量间接作用较大,因此甘薯育种过程中应考虑甘薯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农业常識課本第二册的教材是“春季的大田耕作”。其中包括水稻、紅薯、马鈴薯、玉米、棉花、苧麻六种作物,共計21課,根据我县农业生产情况,应教授水稻、红薯、玉米、棉花四个单元,共16課,并以水稻和紅薯为重点,马鈴薯和苧麻則精簡不教。  相似文献   

11.
紫色甘蓝天然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从紫甘蓝中提取花青素类天然食用色素,并对甘蓝色素在不同酸度、温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天然色素适用于酸性食品的着色,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天然甘蓝食用色素化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蔬菜花色素是天然食用色素中的一个主要类别,属水溶性色素.甘蓝色素是蔬菜花色素中新近开发的一种.本文测定了甘蓝色素吸收光谱和其在溶液中呈现红紫色的适宜酸度条件,观察了不同pH对该色素的影响和这些添加剂存在下它的光照稳定性.为甘蓝色素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鸢尾紫色素的提取与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原鸢尾花为原料,提取紫色色素,并对紫色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色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光照、温度对亮蓝色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照、温度及酸度等因素对食用合成色素亮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亮蓝色素的酸稳定性较好,在pH=2~9的范围内能稳定保存;耐热性较好,温度对其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暗处放置有利于色素的保存;金属离子K 、Na 、Mg2 、Al3 、Mg2 、Zn2 与其共存,稳定性较好;Fe3 和Cu2 的加入,会使亮蓝色素溶液变色,生成难溶物;食品中只能添加微量的Fe3 、Cu2 .  相似文献   

15.
天蓝绣球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蓝绣球花序为实验材料,从光、热、PH值、还原介质、氧化介质、蔗糖、防腐剂、金属离子等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蓝绣球红色素的耐光、耐热、耐还原性、耐氧化性都较差.蔗糖、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有影响.金属离子Na+、Al3+、Zn2+对色度只有微弱影响,K+、Mg2+、Ca2+、Cu2+对溶液颜色的稳定性基本上无影响.而Fe3+的加入改变了色素溶液的颜色,对色度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红色素适用在低糖、酸性浓缩食品中使用,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保健色素.  相似文献   

16.
以板栗壳为原料提取棕色素,研究了不同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粗提棕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棕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75℃,条件下,用1%的N a O H提取2h,料液比为1:1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6.8%。棕色素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在100℃范围内稳定性好,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以紫粒小麦麸皮的乙醇浸提色素溶液(pH=2)为材料,进行了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光谱特性的测定以及pH、温度、自然光、氧化剂(H202)、还原剂(NazS03和维生素C)、防腐剂(苯甲酸钠)和柠檬酸、食盐、蔗糖等食品饮料添加剂以及常见金属离子(VF^2+、Ca^2+、Zn^2+、Mg^2+、Al^3+、Cu^2+、Fe^3+)等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稳定性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区,紫粒小麦籽粒色素酸性乙醇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颜色与pH有关,pH越小颜色越鲜艳,在pH≤3时紫粒小麦籽粒色素呈现稳定的棕红色;蔗糖、食盐、热、还原剂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影响很小;常见金属离子除Cu^2+、Fe^3+外,其他均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无影响;紫粒小麦籽粒色素抗光照但不抗氧化。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首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皮红色素,应用正交法优化黑豆中红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及研究超声波对黑豆中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液为9%盐酸,料液比1:25(g/mL),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h,超声波功率为100%。黑豆皮红色素在维生素C、NaCl、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存在下稳定性好;红色素耐还原性能力较强,对光和氧化剂不稳定;Fe3+、Zn2+、Cu2+等金属离子对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Ca2+、Al3+对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龙眼壳为原料提取黄色素,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剂为乙酸乙酯,浸提料液比为1∶30,温度为40℃,时间为3 h.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对光、热和还原剂的稳定性良好.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较小,其中柠檬酸,山梨酸钾对色素有增色效应,因此其用量不宜过多;Fe3+、Zn2+、Al3+对色素影响较大.该色素耐酸、不耐碱,在pH值接近10时,色素明显变色且有少量的沉淀物.  相似文献   

20.
以南瓜色素为提取产品,研究其提取工艺及产品的稳定条件.结果表明,南瓜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以无水乙醇为浸提溶剂,料液比为1∶9,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3.0h;每100 g南瓜干品可提取南瓜色素为1.6547 g.研究表明南瓜色素在中性、偏碱性以及较高温度条件下都比较稳定,但对光照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