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卢有霞 《海外英语》2011,(7):179+215
2010 年的网络世界,备受大家青睐的新词"给力",频频出现,以至一直延续到很"给力"的 2011。文章从"给力"的来源探讨其内涵,从而分析其文化语境,进而根据翻译的原则探讨汉语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给力"一词成为2010年网络热词,以其多重内涵走红网络,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因而有必要从它的来源、含义、用法、传播方式以及与其他同义词的区别几个方面,分析"给力"一词.  相似文献   

3.
读者:"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红最火的热词.自从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问世,我们几乎天天可以在各类报刊上见到"给力"、"不给力".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头版给力网络新词"给力""给力"是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首度公开使用该词的是2010年5月网络上的一段日本动画片《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随后,2011年6月至7月举行的南非足球世界杯期间,"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词语"给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了大江南北,不仅入选了"2010年最流行词语",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标题。打开电视,很多节目更是以"给力"命名,湖南卫视就有"给力星期天""神马都给力"这样的栏目和板块。究竟何谓"给力"?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事情做得很到位,或者形容某人或某现象使人为之振奋。人们经常用这个词  相似文献   

6.
Geliable给力     
"给力"读音为ɡěi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7.
给力     
"给力"读音为gei li,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最近网上这个词出现得太频繁了,"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随后,"给力"成为了2010年度汉语新词语之首。2011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此次报告中,共有497条词语成为2010年度汉语新词语。本文即以这497条新词语为研究对象,从它们的基本情况、特点等入手,研究新词语产生和消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刘娜 《海外英语》2011,(11):180-181
从2010年"给力"一词出现在网络中到被大众所接受、普及,以及出现"gelivable"这样被认可的翻译,该文作者从零翻译、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以及文化层面分析了该翻译的合理性,由此预见网络流行词语的翻译将势必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网络上盛传"给力"这样一个词语,QQ聊天、各大论坛甚至纸质媒体也纷纷使用.网络词语"给力"来源于日和动画配音,其语义及构词特点值得进行语言学角度上的分析.网络词语的产生有其社会价值,它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对于草根文化的包容.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语言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对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语言模因,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媒介复制和传播,成为最走红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和影响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上讲,网络恶搞并没有太多的恶意,只是一种自娱的手段或需要。但恶搞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短暂快乐的同时,带来了各种不良信息和道德法律问题。对于网络恶搞,一味地指责与批判是非理性的,关键在于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引导、规约。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出现对传统教育中以“两课”教学为主体的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培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必须要正确理解和坚持列宁的“灌输理论”,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对“两课”教学具体方法变革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三观”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通过学生“自律”能力的不断提高来抵御网络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衡与"慎独"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日趋增大,网络道德失衡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然而,由于网络社会运行规律的独特性,使得建立有效的网络社会控制机制相当不易。因此,着眼于内在控制机制建设,激发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慎独”精神,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更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吴婷 《海外英语》2012,(5):260-261
随着网络成为了新型的传播媒体,网络语言也随之产生且成为焦点,在生活中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因此该文从"円"这个新的网络用词着手进行探究,运用语言的象似性来分析讨论它的生成和它所衍生出来的词组"円族"、"円人"。运用象似性的两个部分-映象性和隐喻性,来分析"円"的风靡一时,从分析中可以更好的去了解象似性在网络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应用性,从而更好的运用象似性的特点来实现语言的转化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过程中,我们按照“边研究、边实践、边出成果”的试点思路,构建了开放教育教学的“四课模式”,即面授辅导课、双向视频课、网上导学课和自主学习课。推动了开放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开放教育“四课模式”尚处在探索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日臻完善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繁荣,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博客、播客、维客、掘客、公民新闻网等。网络自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应引起重视。公民新闻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值得深入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远程开放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必须一切从适应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出发。进行课程导学,如何整合利用多种媒体资源为课程导学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效益,是摆在辅导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整合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课程导学的关键是要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浅论“学习小组”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完善的硬软件,更需要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文章在介绍了我国网络基础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个人使用网络、支持服务“平台”等方面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对以网络、多媒体和交互式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建立起的多样化教学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学习小组”具备其它形式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以及其它形式难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学习小组在组建和开展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校”是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德治校”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要突出师德建设,要构建网络德育的新体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