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奉行可持续设计,是指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环境"系统,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可持续设计应该考虑合理使用材料,以最贴近自然的、对人体无害的、节省能源的材料满足产品功能的需要,以最少的用料实现最佳的效果.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可持续设计所关注的正是如此,因此,观代的工业设计似乎可以从传统的中国思想文化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信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生态设计,电信建筑作为这一行业的窗口,电信建筑设计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电信建筑由于其行业特征,在建筑设计观念上应该重视环境因素,重视人的因素,在建筑与自然、社会的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符合建筑发展的趋势,更好地为电信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中央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精神,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国家已进入全面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新的一页.中国住宅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绿色建筑生态智能住宅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城市的规划、建筑、景观环境及人类社会生活空间最紧密的房地产开发如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使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寻求自然、建筑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智能、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这也是当前中央政府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二元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价值固然重要,但个人价值也不容忽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元价值,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模式,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但要象过去那样一如既往地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注意个人价值的实现,惟有如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里试图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上探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理解"以人为本"这一命题,揭示了技术发展的主体是人,因而必须让技术回归人文,确立人本技术现;揭示了技术的发展要兼顾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要从满足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出发,确立技术生态-伦理现;揭示了技术的发展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因而应实现技术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生态方面倡导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建设自然和谐的校园发展机制,通过教育,将人的身心发展、人的主体性建构纳入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中,体现了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不仅是一种精深的人文关怀,也是一种广博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监测有着常规环境监测无法比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循环经济的化工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是在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推动下,为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又满足用户的需要提出的.循环经济理念的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受到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特别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化工企业的重视,它将综合预防污染和节约资源的战略用于产品的设计中,以开发生态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危机的价值观论争将生态问题归结于人与自然价值的取舍上,并不能真正解决生态问题,反而掩饰了现实的社会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将人预设为独立的“理性经济人”,以个人利益为价值评判标准,使自然与人对立成为外部因素,是抽象的个人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却消解了人类主体性价值,以“存在”为固有价值,将人降格成自然人,是一种抽象的整体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维度,两种价值观都忽视了“现实的人”的本真含义.物化劳动既形成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又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从而当代社会在资本逻辑追求无限度扩张的目的下产生了与生态逻辑的矛盾,引起价值观论争.只有从现实的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的对立与统一出发,才能走出生态危机价值观论争所创造的精神幻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女性主义对自然的理解与其自然观紧密相关.生态女性主义对社会建构的"自然"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上对自然的理解包含了对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状态和人对自然的统治具有内在合理性的认同.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与人是有机的整体,自然与女性有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生态女性主义的目标是要解构所有压迫性的概念框架,并重构更加可行的社会和政治形式,实现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