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DEA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凯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3):139-141
在简单评述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系统测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将其作为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定量方法.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对中国30个省的创新投入、产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它们的效率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不同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进行比较和排序,并为制定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一个热点区域人员流量的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分析热点区域内每个出入口实时人员流量,挖掘各热点区域驻留人员数量规律,从而科学地安排资源及运营管理.整个处理过程耗时少于15 s,误差小于7.5%.运营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大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处理和实时分区控制的可实用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系统动力学因果联系、互相反馈特点,分析系统内部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从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载体、区域创新投入3个方面定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并建立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湖南省2006-2013年数据进行模拟和仿真.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教育投入和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水平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而一味通过政府投入,盲目增加专利数量对于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不可替代的创新主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科技中介机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汉的调查数据,探讨各地科技中介机构的异质性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积极完善科技中介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的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区位经济要素成为构造本区域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应用因子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来系统评价吉林省九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政策制订者提供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级区域传播形象的统计测度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传播形象是指在传媒世界中某一区域呈现出的客观形象.具体到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其传播形象测度有利于各省级区域更好地了解自己借助于媒体在公众面前呈现的形象态势.本文从省级区域所辖的所有城市的新闻报道入手.构建了省级区域传播形象的一套特殊的测度指标,并基于城市形象媒体监测系统产生的2008年全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传播形象进行了统计测度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根据2000—2008年我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协同学理论测算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显著提高,其中,东部地区提高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2)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地区间差异不断扩大,反映创新的地理集中态势日益明显;(3)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北京作为Ⅰ类地区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上海作为Ⅱ类地区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广东作为Ⅲ类地区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由部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构成的Ⅳ类地区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由部分中部和西部地区构成的Ⅴ类地区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最后,分析了各类型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从空间相关的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作出评价;在测度区域知识溢出效应指数基础上,将知识溢出效应纳入空间计量模型,从地理特征出发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评价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创新系统间知识溢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衡分布;R&D投入对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流动、国外技术引进水平、技术市场成交水平以及受教育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均对知识溢出效应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受教育水平对知识溢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刘琼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109-116
基于2008-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科技公共服务效率评估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市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并通过静态、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滞后效应;区域创新能力本身存在累积效应,前期创新能力是当期创新的基础;市场化程度、城镇化和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替换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后结果依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