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视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加上顺畅的文稿和动人的画面,会更深深的打动观众,引起受众的共鸣,写好新闻标题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愿望。本文从新闻的价值,语言的凝练以及句式阐述了如何制作好电视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电视新闻标题能起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帮助观众理解新闻、深刻揭示报道的思想意义以及加深印象和锁定收看等作用.本文针对"读题时代"电视新闻标题制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新闻。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也尤为重要。作为新闻的外在表现形式,电视的新闻标题同广播、报纸的标题一样,要引人注目。因为新闻的核心体现在标题上,它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与总结,所以新闻标题一定要鲜明、生动、准确。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需要包含三方面:首先要简洁明朗,其次要通俗易懂,第三要新颖独特。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才能够吸引住电视观众,从而吸引电视观众进一步关注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4.
易晓玲 《内江科技》2011,32(11):150-150
电视新闻形式的求新变异是新闻发展的必然,为了贴近观众,电视新闻逐渐出现了六种新形势:交流式新闻、评书式新闻、纪实式新闻、直击式新闻、述评式新闻、配乐式新闻这些新的电视新闻形式各具特点,最终都是为了贴近生活,吸引观众,创造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4)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播音人员就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与传递者,他们通过播报将新闻或者其他信息传递给我们,也是新闻的叙述者,在各类的新闻节目中,播音员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对新闻的生动陈述以及丰富的画面呈现,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观众的眼球,也能够让观众从自身愿意看新闻节目,不仅增强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也能够够通过丰富的画面让观众了解到更加准确的新闻动态。在电视新闻的广播中,播音员是观众关注的焦点,那么播音员如何成为新闻行业的成功者,如何运用播音技巧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广大群众呢?本文将从电视新闻播音主持的技巧出发,谈论播音主持如何掌控电视新闻播音,从而呈现出更好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龚昊 《知识窗》2010,(1X):70-71
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怎样,与这档新闻节目能否满足观众需求、适应观众心理是成正比的。然而,在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又是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只有新闻编辑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很好地满足了观众需求和心理,才能在整体上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简单地阐述了如何有效地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陈三三  毛勇 《今日科苑》2007,(20):206-206
节奏是优化电视新闻节目表现的重要因素,每条新闻都有它的内在节奏,电视新闻节奏是由物质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的复合体,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营造编排电视新闻节奏是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满足观众的收看心理,服务大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健 《中国科技信息》2008,(4):152-152,155
电视和广播新闻播音从表面形式看有鲜明的共同点:都是运用有声语言传达信息的;都是运用现代的电子手段进行传播的;都要求所播的内容真实、准确、生动;都要求播音员口齿清晰、音色优美、语音规范、表达准确。 广播播音与电视播音在速度与节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电视新闻的速度与节奏比起广播新闻来要快一些。 电视新闻同广播相比有明显的差别。在收看电视新闻时,观众既看又听,视听两种器官同时并用,观众在听新闻语言的同时,也在目睹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视听互补、互释,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大超过单一听觉器官的信息量、受传播媒体特点的制约、电视新闻的速度和节奏要快于广播新闻。  相似文献   

9.
吴丽菲 《中国科技信息》2005,(8):213-213,200
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闻生活化的具体体现。随着新闻主体的位移,个性化播音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新风景。随着电视新闻制作水平的发展以及观众接受能力的互动,新闻播音的风格必将形成个性化建构。本文在对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相关问题进行初步阐述,并对个性化播音的技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吴春晓 《科技风》2011,(12):160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电视以其视听兼备的特点一跃成为传播新闻的第一信息媒介,吸引着亿万观众,新闻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听觉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与电视新闻的画面、解说等元素一起承担着传播功能,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而电视新闻编辑,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协调编采人员、整合新闻资源,同时基于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进行新闻判断,并根据所作的判断去取舍新闻、整理原稿、制作标题、编辑画面,以求再现新闻真实、落实编辑政策、吸引读者阅读、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12.
潘华 《科教文汇》2007,(9S):224-224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而电视新闻编辑,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协调编采人员、整合新闻资源,同时基于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进行新闻判断,并根据所作的判断去取舍新闻、整理原稿、制作标题、编辑画面,以求再现新闻真实、落实编辑政策、吸引读者阅读、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编辑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更要有确保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独特风格魅力的能力。新时代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对新闻编辑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熟练掌握更多的新闻技巧与能力,编辑出更多符合观众需求的新闻,用以维护电视新闻节目的长久、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新闻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新型网络新闻媒体发展冲击了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这时为了确保电视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则应有效确保电视新闻本质特点,从而提高电视新闻采访实际性、有效性,电视新闻采访应本着新闻真实还原,以提高观众对新闻的认可度。本文探讨了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有效性提问对策,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措施,为电视新闻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竞争的程度不断加剧,电视新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创新不仅是电视新闻时代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求"新"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是新闻永远不变的追求,是电视节目永葆活力的"法宝".新闻只有创新,才能反映出客观事实发展变化,才能更好地起到宣传和传播的突出作用,才能提高竞争实力,才能获得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16.
曾玲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301-302
电视新闻是新闻传媒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当前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不断创新赢得市场和观众,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电视新闻传播速度快不过网络,信息的丰裕度、深度和贴近性不及大众报纸,针对性、服务性不如杂志,娱乐性不及影视剧和综艺节目。而这些媒介群落无不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方式、欣赏习惯乃至叙事方式和风格,进而影响着电视新闻的地位。新闻工作的创新意识是基于对新闻规律和传媒特性的敏锐认识。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生命在于吸引观众注意力。新闻工作者的劳动已不仅仅是采集和挖掘,前期的策划,后期的包装都已成为新闻采编播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这是电视新闻自身发展的结果,是媒体之间激烈竟争的结果,也有赖于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为包装策划新闻提供了空间。只是包装策划必须遵循新闻本质的特性,不能因包装而失真,避免过分追求华丽而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8.
李玫燕 《科教文汇》2008,(20):211-211
电视新闻的生命在于吸引观众注意力。新闻工作者的劳动已不仅仅是采集和挖掘,前期的策划,后期的包装都已成为新闻采编播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这是电视新闻自身发展的结果,是媒体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也有赖于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为包装策划新闻提供了空间。只是包装策划必须遵循新闻本质的特性,不能因包装而失真,避免过分追求华丽而舍本求末、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9.
谈电视新闻细节的作用及细节运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新闻中,细节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它能给观众长久的回味。细节可以是新闻人物的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也可以是某一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本文阐述了电视新闻细节的作用及细节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竞争的程度不断加剧,电视新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创新不仅是电视新闻时代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求“新”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是新闻永远不变的追求,是电视节目永葆活力的“法宝”。新闻只有创新,才能反映出客观事实发展变化,才能更好地起到宣传和传播的突出作用,才能提高竞争实力,才能获得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