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今天,教师师德的师魂就是爱,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心灵,更要把更多的爱献给学习中的后进生。一、拉近距离,了解其内心想法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改变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多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教师、  相似文献   

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今天,教师师德的师魂就是爱,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心灵,更要把更多的爱献给学习中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3.
一、品德修养的要求根据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担任班主任首先要具有“三心”(爱心、责任心、平常心)和表率作用。1.“三心”(1)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学生有感情,有思想,特别是他们远离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特别需要关爱。新生刚进校门时,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父母般的爱。如与学生亲切交谈,让他们大胆地亲自去办入学手续,并让提前来的同学帮助后来的同学。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和他们打成一片。由于同学们一来校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就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班主任要投入满腔热情关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应以"爱满天下"的精神,把爱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从多年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真谛。我们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宽厚的爱,多一些期待,多一些热诚,从学习、生活点滴、心理疏导等各方面去深入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释疑解难。以平等、博大的爱,来抚慰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5.
用爱铸师魂     
<正>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爱去影响他们,用爱去教育他们,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质优秀,学习进步。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细心关爱,感动学生做一名问心无愧的教师,善于接近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工作中,我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绝不偏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的关爱。课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和他们  相似文献   

6.
夏丐尊先生曾指出:“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热爱学生不仅是师德具体表现,也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一位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有过硬的学术知识,还要有更过硬的道德修养,因为你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之中也教给了他们做人的态度,传达着某种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诲.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爱的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相似文献   

7.
《学周刊C版》2017,(12):86-8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用心来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关心呵护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我一直比较注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我会用一颗柔软的心尽力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管他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8.
以爱育爱     
<正>爱是教育的前提,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更是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法宝。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有良好的师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特教学校中,教师应让学生始终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理解和尊重是关键。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人格。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循循善诱,一味训斥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特教班主任要从爱出发,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真心帮助特殊学生健康成长、融入社会。教师有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9.
刘芹 《华章》2006,(11)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事实上,那种只顾师道尊严,唯我独尊,充当“打枣人”的教育,是不能容忍的,同时这种教育注定是失败的。一、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一个热爱学生、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以及能否升入重点中学、大学,还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  相似文献   

10.
冰心有一句名言"有爱就有一切",这句话说明爱的巨大力量。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学生。一、让心中的爱温暖每一个学生要心中有爱,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情绪、行为,关心学生的需要、追求,帮助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教育需要爱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很形象:"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直接表现。爱学生要求教师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既要尊生、信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拉近师生关系的"爱"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笔者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摆脱烦恼,给他们一个温暖的集体,队干部们决定开展“寻找乡下同学的闪光点”主题系列活动。活动设立了“团结章”,只要队员找到乡下同学的十个优点,就可以得到奖章。队员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主动地与乡下同学交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城乡孩子的距离在无形中渐渐拉近了。  相似文献   

14.
石秀丽 《考试周刊》2014,(68):133-134
如何让学生学好历史,是很多历史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文章提出,要让学生学好历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和思考的根本动力,学生是一个个生动活泼、性格鲜明的人,他们有着广泛的爱好,因此教师就不能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应首先想办法发挥自身优势,自己的人格魅力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学历史。  相似文献   

15.
爱没有错,善亦没有错,爱能生爱,善能引善。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特殊的世界,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心理,作为老师要做到热爱关心学生,既要爱优秀的学生,也要爱后进的学生,更不能遗忘中等的学生。我们老师只要用心去呵护学生,他们就能挺胸抬头,生动活泼,身心愉悦,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吉鸿忠 《海南教育》2013,(12):43-43
<正>一、教师的爱心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把火把,可以融化冰山雪川;爱是条纽带,可以拉近师生距离;爱是种润滑剂,可以增进师生情感。学困生绝大多数是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同学的理解,特别是教师的爱心。因此,教师应当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们的身上,努力化解他们心头的坚冰,不断地从生活,学习各方面真诚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温暖他们脆  相似文献   

17.
夏兰  彭兵 《生物学教学》2003,28(4):36-37
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是现实教育的必然产物。如何帮助和培养学习困难的学生 ,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 ,学困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 ,而且他们往往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 ,帮助学困生 ,首先应该从“心”着手。1 心理辅导 ,拉近师生“心”的距离学困生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般表现为 :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缺乏自信心 ;害怕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家长、同学看不起。久而久之 ,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放在首位 ,通过理解、宽容、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树立学好的勇气 ,…  相似文献   

18.
潘虹 《教师》2012,(4):11-11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向理想的教师看齐。理想的教师就是对学生充满爱心的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对那些后进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下面我就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有了爱,其智慧才能像春雨,无私地滋润着幼苗和花朵。一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不仅仅只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名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帮助班级中的后进生。三年前,我带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叫李俊文。刚开学时,他表现还不错。可是只刚刚过了一个星期,他的不良习惯就表现出来了,除了上课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还经常迟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就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 1.热爱学生,用爱心使学困生消除疑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学困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由于学困生身上缺点多,常常在父母、教师、同学那里遭到冷淡、歧视,很少得到同情和温暖,普遍背着思想包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学困生容易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经常怀疑教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