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名 《教育》2014,(29):78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本有关家庭教育性质的名著。全书围绕培养身体健康、有德行、有理性、有教养、有才干的绅士或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的教育过程而展开。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并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  相似文献   

2.
孩子,首先我希望你是健康的。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的第一句话。这也是我最想和你说的第一句话。 无沦灶事业有成还是个人幸福,健康的身体都是基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像我一样,在孩子刚出生时,唯愿孩子健康。  相似文献   

3.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受家庭和学校教育影响,在绅士教育体系中,他重视早期的教育,认为体育是基础,"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绅士人格的灵魂;智育是重点,但智育与德育相比应处于第二位,是对德育的辅助作用。这种辅助作用表现在学问和知识使儿童的聪明、智慧和才干本领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在哲学、教育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本文在介绍洛克生平的基础上,交代了他的书信巨著《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他的教育思想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在哲学、教育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本文在介绍洛克生平的基础上,交代了他的书信巨著《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他的教育思想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没有直接使用"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一词,却在文中明确表述了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从《教育漫话》一书中可见洛克以儿童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始末,集中体现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等思想之中。所谓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爱好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自主、快乐地学习,成为具有自主性的人。之所以强调自主性教育原则,是因为儿童具有爱好自由的天性。  相似文献   

7.
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中记载:"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曾说过:"一个没有德行,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礼仪,却有成就、有价值的人,哪儿都是找不到的。"所以,教师所奉行的宗旨在于培育人类德行。但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并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倡导绅士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德行、学问三个方面。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集中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点: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主张对儿童进行体、德、智等全面的教育。洛克强调,要给儿童以原则性的指导,使他们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应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家庭教育环境,尽早对儿童进行德育,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品德;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而有用的广泛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教育漫话》中这些观点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而充分的描绘是: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凡是二者都具备之人就不必再有其他的奢望了:然而一个人的身体与精神中若有一方面存在缺陷,即使功成名就,也绝无幸福可言。人们的幸福或痛苦主要由自己决定。心智颟顸者做事定然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身体衰弱者即使有了正确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本人承认,有些人的身心生来就很强健,无需别人的多少帮助:他们凭借天赋之力,  相似文献   

11.
沈燕 《考试周刊》2013,(91):41-42
<正>人的健康是指一个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而且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处于完美的状态中,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我国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  相似文献   

12.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极革命时期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主张,尤其是他的《教育漫话》更以其深入浅出、饱含哲理受到教育界的普遍欢迎。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洛克的教育思想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印章     
开学初,学校给每一位班主任发了一枚印章。我在想:印章究竟代表了什么呢?印章起源于“三代”,“三代”制陶有云;“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后汉书·祭祀志》)印章拿在手中,心中想着班主任在平日里应当是一个怎样的角色。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洁的描绘,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因此,现代教育不能牺牲学生身体…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三维健康观:“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柳良 《江西教育》2003,(21):29-29
追溯现代教育思想的起源,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便是耸立在源头的一座丰碑。在洛克的教育专著《教育漫话》中,洛克不仅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德、智、体”三育体系的构想。洛克的《教育漫话》对后世影响之大,以至  相似文献   

16.
郭冰 《中国教师》2011,(13):78-80
<正>洛克反对机械的、经院式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思想以世俗化、功利化为目的。他反对"天赋观念",坚持"白板论",但同时他又注重从内心养成,可以说是一个不彻底的经验主义者。[1]《教育漫话》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和家庭教育思想,并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洛克惩罚教育的心理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教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他在《教育漫话》中对惩罚教育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洛克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及惩罚教育的方法,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今学校的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惩罚教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他在《教育漫话》中对惩罚教育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洛克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及惩罚教育的方法,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今学校的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其著名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绅士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德行、学问三个方面。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洛克在他经验唯物论哲学和绅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健康及健康教育作了精辟的论述。他在《教育漫画》一书中,对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途径作了较全面的分析。重新解读洛克的健康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健康教育改革有很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