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2008,(Z1)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2006年以前的《考试说明》把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分为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课程《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删除了必考部分的"鉴赏评价",在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设置"鉴赏评价",重新整合为三点: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②欣赏作品  相似文献   

2.
《广东教育》2009,(12):21-28
点击考纲:《2010年广东省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作出这样的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新要求较之于以前的高考语文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新近颁布的2007年高考大纲变化最大.一是名称定为"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新课程理念将在高考中得到体现;二是将试卷的结构调整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而调整的最主要方面则是在现代文阅读上,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大类."必考内容"为一般论述类文体的阅读,"选考内容"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  相似文献   

4.
2017语文考纲有很大变化,某些选考内容变为必考,阅读能力和素养要求提高,同时对传统文化素养也有所增加,特别对古文化常识进行增列,比如礼仪,风俗,节令,科举等等。纵观语文,阅读为王。高考逼近,考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阅读高分数。一线教师对阅读材料的筛选,阅读方法的指导,答题技巧的引导,是高三备考实效提高的关键。文章结合考纲,研究多所名校调研试题,从提高阅读能力上探讨高三语文备考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5.
甘超 《语文天地》2011,(10):12-14
一、考情分析 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新闻阅读属于选考内容,其地位与散文阅读相同,考查的能力层级与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但它又属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其考点的设置与文学作品的阅读又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一、考情分析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新闻阅读属于选考内容,其地位与散文阅读相同,考查的能力层级与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但它又属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其考点的设置与文学作品的阅读又略有区别。  相似文献   

7.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阐释·考情分析】《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内容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Z1)
金牌教练精讲考纲细读原有的《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有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课程《考试大纲》整合为三点要求: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本考点是鉴赏评价作品的重要环节,也是探究疑难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的内容,文学背景知识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不可忽视的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中提出:"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了解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的障  相似文献   

10.
考纲变化 一、考纲变动 1.2009年课标版《考试大纲》最大的变动莫过于在考试内容上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选考内容是文学类文本(“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与实用类文本(“新闻与传记”)的选作,它们当中对应的每个小题的分值也保持相等.以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11.
古诗鉴赏作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考的要求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2002年的《考试说明》提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两条要求;而2002年4月出版的《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如果从200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重新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恐怕更为确切地反映高考在古诗鉴赏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之一,因此被规定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古诗鉴赏就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2002年开始高考古诗鉴赏题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增加了难度。古诗鉴赏中难度比较大的是表现手法的鉴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课程目标,要求7~9年级"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指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凭借作品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借助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所描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针对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颁布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考试能力要求"中,在历年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层级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探究"层级(能力层级为最高F级),新考纲中"探究能力"层级主要在"选考内容"里出现,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考查中的必考部分,体裁以散文、小说为主。很多考生由于缺乏阅读分析的基本常识,缺乏对作品鉴赏评价常规技巧的把握,面对文本时总是无从下手,望"题"兴叹。笔者对近年高考散文"命题角度"进行了归类整理,并作阅读鉴赏方法指津,以此让考生更好地把握现代文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一、"句意内涵解读"命题角度及鉴赏方法指津  相似文献   

16.
阅读题是高考语文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文旨在探析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特点和阅读技巧以提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  相似文献   

17.
<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体裁样式,它的阅读也是考查的重点。熟悉考点,掌握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考点透视散文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高考命题主要是散文和小说两种体裁的作品阅读。语文《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涉及此要求的考点共有八个,三个能力层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黄泉芬 《教育》2014,(10):69-70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2014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关于古诗文鉴赏评价也要求: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是高考语文学科必考的重要内容,从全国卷看,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占一个大题,四个小题,赋分达到22分,约占全卷150分的14.7%。因此,对现代文学阅读的复习备考历来受高三师生的重视。根据考纲要求,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主要考点是:对文章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从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市)的试卷看,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材趋势是:几乎是散文的一统天下,而且以当代为主,名家作品居多,新作和外国作品偶有出现。这些考点和选材只是总体要求和总体趋向,而就某一篇文章而言,测试什么,如何设题,却大有讲究,尤其讲究命题切入的角度,因为这是命题者审美旨趣和命题技巧的体现。统览近年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其命题思路和切入角度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小说和戏剧是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小说和戏剧的阅读占学生阅读内容的大部分。但普通的阅读达不到“把握作品情节,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教学目标。这里的“鉴赏”是较高级的语文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将文学鉴赏与阅读文学作品混为一谈。因为文学鉴赏虽然离不开阅读文学作品,但仅仅一般地阅读文学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读者的感知、想像、理解等诸多功能充分调动起来,处于无障碍状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脱和愉悦,这种阅读才能被称为文学鉴赏。为了在小说、戏剧鉴赏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