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的出版人更深入地了解出版行业,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本次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2.
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的出版人更深入地了解出版行业,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本次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3.
当下,每一个敏感的出版人,无一不在时时感受着出版转型的压力.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快速地不断地重新划分着原有的出版疆界.由数字技术所推动,传统出版的内容整合、载体形式、复制技术、传播方式、市场定位、盈利模式、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等,均在不同程度地逼迫出版人改变自我.  相似文献   

4.
张艳娟 《出版参考》2010,(10):23-23
伴随着出版业的整体转企改制,期刊业的“出版人制”势在必行,期刊业亟需更多的真正意义上的“出版人”。作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出版人的素质将决定着期刊的成败。那么,一个真正的出版人,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梳理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开雅  开儒 《出版经济》2004,(9):18-27
出版人的版权竞争,大概是出版领域中最直接的利益竞争.尽管许多版权书并没有什么精彩之处,结果更无什么利益而言,但确实有一些出版人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6.
"走近中国出版"——第一届"智慧杯"征文活动评选即将揭晓,获奖名单将在本刊今年第四期公布,敬请关注。编辑学的理论高地出版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码洋,是出版人的术语,是出版人知识的ABC,是出版人交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然而码洋到底是什么?它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随着出版改革的深入,随着出版人的竞争意识的觉醒和强化,码洋的问题引发了出版人的重新思考。一、码洋,出版人曾经执着追求的目标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没有码洋这个词,就是提到这个词也仅仅是为了统计口径上的需要。在出版社没有发行这个词,因此也就没有发行科这个机构,出版的图书直接由新华书店销售;新华书店根据征订数下发销售,至于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刊》2011,(2):3
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9.
祝元志 《出版广角》2016,(22):26-28
“出版+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出版”,出版人依旧迷茫.互联网进入2.0时代,出版业对互联网依然爱恨交加,图书阅读是全民刚需,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却有很多出版人依旧没有走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局.本文试图论述“互联网+”对出版人的思维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据香港报纸报道,香港不少的出版人担心97年后出版业将受钳制,出版的自由受到影响,而在97年前中国政府也会逐步渗透其对文化事业的控制力,中资背景的出版机构,更会成为内地加强对香港影响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产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行业,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版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在这种大势面前,出版人要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同时应认识和把握出版转型的必要性、重要性,要积极行动,主动应对。针对转型时期的新特点,出版人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出版人的“呆气”□丁亚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如何生存与定位,是出版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而这之中,出版人的态度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出版业无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有许多事情未能尽如人意。图书品种数量剧增,质量下降,各社选题相互仿效,“见...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13,(19):57
人才强,则业强;人才兴,则业兴。出版业的繁荣兴盛,人才至关重要,而编辑人才则发挥着核心作用。韬奋基金会在去年成功主办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的基础上,将继续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办,并由百道网协办,安徽出版集团承办"第二届韬奋出版人才高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在增长、图书总定价在提高,平均印数却持续下降,利润也在不断下降。这里隐藏着诸多值得出版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蕴藏着危机,导致这些危机的人或许正是出版人自己。  相似文献   

16.
剑桥中国文库不仅是个创意,也为中外出版人树立了一个典范,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剑桥,有更多的中国文库,中国文化将借此展开翅膀,飞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17.
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产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行业,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刊》2012,(1):5
正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工作,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刊》2011,(4):3
征文案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工作,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出版人在出版业态的思考与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地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这对矛盾的交织并行,缠绕斗争,是出版业今后的新常态之一。常态不是静态平衡,而是动态平衡,出现的任何此消彼长都不足为怪。《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传统出版人曾经将全球化视为一只狼。10年的经历似乎说明,传统出版人没有被此狼吞噬。全球化的结果使传统出版人更加方便地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出版信息、出版资源,并迅速转化为国内出版生产要素。比如,传统出版人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美国亚马逊出了什么书,国外哪位知名作者正在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