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军 《林区教学》2012,(9):107-108
学员的虚荣心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与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声乐学员虚荣心的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优越的家庭条件催生了他们的虚荣心,声乐特长助长了他们的虚荣心,家长的宠爱对他们的虚荣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过分表扬强化了他们的虚荣心。鉴于此,可以通过实施为难教育、科学评价学员、讲述歌唱家虚心做人的故事等方法,逐渐消除他们的虚荣心。  相似文献   

2.
马兴 《考试周刊》2007,(45):1-2
一直以来,人们把虚荣心看成对人生发展有负作用的一种心理。事实上,虚荣心是人的本性,无所谓好与坏,关键看如何正确利用这种心理使之成为人生发展的动力。虚荣心的发展受到社会、家庭、个体自我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师长要善待学生的虚荣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虚荣心向着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虚荣心人人皆有。这恐怕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过“虚荣心”三个字用在成人身上却带有贬义,而对幼儿说来.它常与要求上进,期望获得成人的赞扬这样一些积极因素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满足幼儿的“虚荣心”。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因迟到而挨老师批评,整天  相似文献   

4.
刘新爱 《现代语文》2006,(9):120-121
日本经济学家三木清有句名言:虚荣心首先以社会为对象,名誉心则首先以自身为对象。与虚荣心针对社会相比,名誉心则是对自身品格的认识。这句名言让我不由想到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以前学习这篇小说受老师的影响,总觉得她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人而厌恶她,后来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和社会阅历的增长,对这个人物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她是一个有强烈虚荣心的女人,更是一个有高贵名誉心的女人。  相似文献   

5.
刘霞  熊敏捷 《母婴世界》2012,(4):100-101
儿童适当有点攀比心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在幼儿期就有表现的欲望,他们会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过分的攀比,则会发展成虚荣心。因此,家长面对孩子的攀比行为时,要认真对待,正确引导,防止出现攀比成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虚荣心含义进行概念阐释的基础上,对休谟情感论之虚荣心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了虚荣心的正负效应.并就如何利用虚荣心有利的方面,抑制不利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渴望被社会承认,每个人都希被别人关注与接纳。即使是被尊为人类灵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听到别人一句肯定和誉,也会由衷欢喜;而面对来自领导、同事批评和指责,也难免不是滋味儿。人类的这自尊需要不是一件坏事,它促成了生命个的不断完善,推动了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是,自尊的需要一旦过了头,自尊心就会演成虚荣心,而虚荣心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人格变态的前期征兆之一。据笔者的一次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虚荣心水平偏高,中3%的人已达到了轻度变态的程度,对,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因为严重的虚荣心仅使虚荣者个人活得压…  相似文献   

8.
庆淑梅 《学子》2004,(6):47-47
《项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同学们几乎都读过。《项链》的主题一般认为是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我认为,《项链》的主题除了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思想外,还是一曲诚实守信的颂歌。  相似文献   

9.
少女的心事     
快要开家长会了,你很焦虑。青春期到来,身体进入快速发育的阶段,随之而来的还有你日渐苏醒的虚荣心。女生的虚荣心有时像白蚁一样,会慢慢蚕食你的善良和自信。 你时常为自己没有漂亮的衣服而苦恼,好在学校强制学生统一穿校服,这也恰到好处地保护了你极强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0.
青春年少,有点儿虚荣心是难免的。也许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有所悟。  相似文献   

11.
虚荣心理俗称“虚荣心”,是指期望拥有但实际上并未或无能拥有某种荣誉,而在言行上竭力表现出似乎拥有某种荣誉的个性心理特征。虚荣心理实质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过于追求自身价值、自我满足的病态心理。虚荣心理在中学生中并不少见,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才目标的实现有着消极的影响。本文将就中学生虚荣心理的表现、成因和危害作初步探讨。 一、中学生虚荣心理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虚荣心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生活上的盲目攀比行为。这是中学生虚荣心理  相似文献   

12.
对于《项链》的主题,权威的说法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若是仔细阅读文本,可能会觉得这种单纯的阶级眼光难免有些狭隘和片面,因为“讽刺虚荣心说”仅仅只能解释主人公参加宴会前的一部分,而不能解释后半部分,况且,虚荣心也是人性的普遍弱点。“讽刺虚荣心说”是作品的局部意蕴,“对命运的思考和感叹”才是作品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项链》主题的新思考江苏/陈章明吴月清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题,传统的观点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不可否认,年轻时的玛蒂尔德确实具有很强的虚荣心,但随着情节的发展,玛蒂尔德命运的变化,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由微讽而转向同情。这种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具体例子的剖析,提出在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选择正具有可比性的比较对象;其次,要注意术语的正确使用;再次,还必须克服民族虚荣心的影响,不能拿中国历史比附西方历史。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虚荣心,只是程度和目的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6.
克服虚荣心     
【我看我读】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描写到:路瓦栽夫人虚荣心十足,为了在一次宴会上出风头,特意从女友那里借来一条项链。当她戴着项链在宴会上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全场人的赞叹与奉承,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项链丢失了。为了赔偿这价值36000法郎的项链,她负了重债。之后,她整整十年节衣缩食才还清了债务。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对方告诉她丢失的项链是假的。路瓦栽夫人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面子观念的驱动,使她吃尽了苦头。这是由虚荣心招来的灾祸。有…  相似文献   

17.
我因工作关系到某监狱采访,有机会接触了几位正在服刑的犯人,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他们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也曾有过美好的生活,但都因为经不起各种诱惑而做出了违法的行为,不得不进入高墙内接受教育和改造,我为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步入歧途而感到惋惜。教训是深刻的,当引以为诫。以下是几位犯人内心真实的独白。罪犯张×说:我犯罪的主要原因是虚荣心作怪。童年的时候,虚荣心这个怪物就已经在我的心底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虚荣心不但没有得到消除,相反变得更加强烈。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为我买了一支铅笔和一支圆珠笔。…  相似文献   

18.
莫泊桑不知道玛蒂尔德悲剧的真正原因吗熊木舟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有这样一种传统观点:一方面承认小说的主题是通过玛蒂尔德醉心奢华、追求虚荣的悲剧,尖锐地讽刺了资产阶级虚荣心,并说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真正原因是资产阶级虚荣心;一方面却说小说的作者“并未能指...  相似文献   

19.
虚荣酿悲哀     
2001年4月,一个春雨霏霏的上午,某中学女生简花(化名)却在一家医院门前的角落里失声恸哭。经医院妇科检查,她的担忧终于得到了证实,她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淋菌性尿道炎。这对一个少女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简花聪明伶俐,学习不错,还担任着班干部,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简花样样好,就是虚荣心太强。学习上的虚荣心,有时也能成为她刻苦学习的动力,而生活上的虚荣心,则成了她误入歧途的“迷魂汤”。她跟同学比吃、比穿、比花钱,一旦比不过人家,就感到难堪、丢面子、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20.
关于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主题,一般认为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仔细研究这篇小说,我认为这个说法还值得商榷。凭心而论,我们每一个敢于解剖自我的人恐怕都无法否认我们都有虚荣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