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新闻活动参与者不单纯是新闻报道中的客体.借用越来越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他们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在进行信息传播活动时,这些曾经的“受众”所传播的信息不管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可以突破人际传播的范围,具有大众化、专业化传播的特征,有时甚至会改变舆论发展的走向.这些原本非职业新闻从业人员的存在改变了原有的新闻伦理生态.因此,在广义的新闻伦理中,新闻伦理的主体还包括了新闻活动参与者.“他们的新闻行为,恐怕不只是应该受到一般社会道德的约束,同时也应该受到更为严格的新闻职业道德的某种约束.”  相似文献   

2.
微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格局,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由于微博的准入门槛较低、把关人缺失和网民自律性不强等原因,造成了微博平台中新闻伦理的失衡。本文就微博上新闻伦理失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重新构建微博新闻伦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艾尔·巴比在他的《社会研究方法》中提出了社会研究伦理的七个议题:自愿参与;对参与者无害;匿名与保密;欺骗;分析与报告;制度性审议会;职业伦理规范。这七个议题从三个方面归纳了社会研究中出现的或者可能出现的伦理性的问题,与新闻采写活动也密切相关。其中,自愿参与;对参与者无害;匿名与保密;欺骗前四个议题是从调查对象角度(在新闻活动中则是指信源和具有反馈能力的受众);  相似文献   

4.
<正>微博相比于传统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微博作为载体的新闻凭借其快捷的传播方式和新颖的传播形式对传统媒体进行了颠覆,微博借助于网络这一载体,受众群体巨大,微博业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基于此,本文以网络微博时代为背景,对新闻传播与微博融合的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新闻传播的发展贡献力量。早在2007年,跟随美国Twitte的脚步我国也有了自己的微博,但是当时用户群不大,也没有太大的社会影响力。2009年新浪开通了微博,随后腾讯,网易,搜狐等各大网站开通自己的微博,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众多自媒体平台纷纷发展起来。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平民化等特征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增加了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方便性,然而,自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也存在虚假新闻信息、低俗信息泛滥、媒介审判现象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探究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找出新闻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提出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建设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49亿,平均每三个网民中就有一位使用微博。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有关微博等新媒体传播中的伦理规范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于公众人物、公职人员、政府官员、政府机构等这些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角色,由于他们具备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形成一套针对他们的传播伦理规范,而在构建新媒体伦理规范过程中,应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研究层次。要建立起一个新媒体伦理规范建设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一个社会的信仰、文化、习俗、教育等因素来整体把握社会伦理道德状况,其次要重点构建针对公众人物的伦理规范,第三要结合每一种不同的新媒体、新传播形式,创造出不同的具体规范形式。  相似文献   

7.
杨涵雯 《新闻世界》2013,(6):241-243
微博早已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流行,学界对微博的研究成果可谓是蔚为大观。但针对微博新闻的可信度量化研究却几近阙如。笔者尝试采取控制实验的方法,挑选80位参与者对笔者精心设计的12则微博新闻进行可信度判断。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显著性检验,得出结论:发布新闻的媒体类型是影响微博新闻可信度的重要因素,而转发频数对微博新闻可信度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8.
微博作为Web2.0时代的产物,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重要参与者和互联网媒介的强大催化剂。微博正在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与特点冲击着现在的新闻传播模式,被业界称为信息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微博来袭有利有弊,看清微博模式下新闻传播的不同特点才能促进信息传播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9.
胡睿 《新闻界》2014,(3):7-11
传统媒体的记者在微博上发布新闻信息,除了要遵守普遍性的道德层面上的新闻伦理规范,还应受到法律的规约。本文明确新闻作品至少属于一般职务作品,同时记者通过微博发布新闻的行为实则体现了网站微博媒体以与记者所在媒体同样的方式采用新闻作品从事新闻传播活动,进而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提出记者应当保证所在媒体优先作品采用权一般性规范原则。同时结合中国现实语境提出例外选择,即在新闻强控制状态下,公共利益在具体情况下可能是优先选项,但中国特色的新闻职业化与新闻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业飞速发展。但是传媒人职业良知的缺位与不完善,成为影响新闻职业伦理的最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新闻职业伦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好新闻职业伦理要从两方面抓起: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二要加强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1.
周阳 《新闻世界》2012,(4):98-100
微博深入人们的生活后,公众为进一步实现"言论自由"而欣喜,同时也为"过度"自由引起的传播伦理问题而担忧。微博公众人物作为微博空间中的焦点,是社会道德的引导者,与微博生态环境的建设紧密相关。本文以微博公众人物的行为伦理为研究对象,试图构建微博公众人物传播行为的伦理责任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小甘: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重大的、引起新闻界广泛争议的新闻伦理失范事件发生。对于即将步入媒体工作的未来新闻从业者而言,掌握好新闻工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加深对新闻职业伦理的认识也尤为关键。本期,传媒专家、资深媒体人范以锦先生在新浪和腾讯微博(@范以锦)同步开辟的“新闻学生茶座”中,与自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黄悦(@榨菜的窝儿)展开对话,从媒体公关、新闻造假、隐性采访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坚守媒体的伦理底线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柳长盛 《新闻前哨》2013,(10):100-101
短短4年间,微博已使传媒的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博成了许多人的第一信息源。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但与此同时,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获得了空前的话语权.“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微博平台上新闻伦理缺失.甚至违规违法现象层出不穷,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忧虑.  相似文献   

14.
李允 《记者摇篮》2008,(3):34-35
一、何为新闻伦理新闻不是"有闻必录"。那么,"录"与"不录"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录"才能尽量准确地体现新闻价值?在新闻学意义上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背后,相关法律法规的他律,成为约束新闻活动的有形规范;新闻职业道德的自律,则成为规范新闻活动的无形约束。新闻伦理的提出,将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与建设,放到了世人审视的砧板上。所谓新闻伦理,是新闻事业整  相似文献   

15.
马延 《东南传播》2016,(2):47-49
随着微博平台这样快速、便捷、个体性强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聚变,各大报纸媒体的职业记者也逐渐转入了网络微博阵营,跃身为微博群体其中的一个最为活跃的部分。我们将这样的出现方式称作记者微博,这样的微博平台为该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快速直接的信息传播途径,记者身份出现在不同规则和轨迹的传播途径中,正是这种双重性使记者在职业身份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并引发了关于传统新闻伦理的困惑与争议。我们对该选题的研究初衷是为了了解记者的微博使用行为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新浪微博的APP获取最新的消息,然而网络上的信息来源非常之广,不可避免地鱼龙混杂着一些虚假信息。与此同时,能让信息快速传播的最主要力量就是舆论,微博中则体现在大V和微博记者的舆论引导力。因此,在脱离了传统媒体的层层把关之外,微博记者与媒体人的自律和信息筛选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本文研究记者微博对传统新闻伦理的挑战以便于发现微博记者发布信息的益处和弊端等问题,并针对于此提出如何有效管理记者微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辨析“受众本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受众意识作为一种传者意识,是新闻传播工作者头脑中有关受众的系统化的、自觉的、伴随着心理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是传者为着心目中“隐含的受众”的需求而进行传播的一种内驱力,它能促使传者从受众的角度去关注社会、关注新闻。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新闻改革以来,受众逐渐被看做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其地位不断突出、彰显,由此派生出的受众本位意识也在新闻从业者中建立。受众本位意识的凸显,的确加快了我国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对我国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17.
对新闻伦理问题的几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伦理是业内适应新闻活动特点而形成的要求自己“应当如何”的自律规范,以及公众认为该业在新闻活动中“应当如何”观念和舆论约束。当今我国新闻伦理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在真实性问题上,  相似文献   

18.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到2011年,微博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最给力的新媒体之一。微博传播所引发的伦理讨论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心。笔者以手机微博直播"捉奸门"事件为例,分析其道德失范的原因,并从传播活动中的两大影响要素"人"和"环境"出发,对解决手机微博传播伦理失范现象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新的媒体时代中,微博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媒介,微博的用户参与新闻传播,给我国的传统媒体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传统媒体原先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也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在微博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们是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微博中,有很多的话题都是来自于传统的媒体,同时很多话题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闻线索。微博为传统媒体带来了社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新闻也为微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话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就2010年学界关于新闻伦理失范及其原因、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