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8月网络治理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微博意见领袖的识别、活跃度、影响力再次引发各界关注、本文以244个微博意见领袖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微博意见领袖的群体特点,利用词频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微博意见领袖博文内容及转发关系进行分析,探析网络舆论调控前后微博意见领袖行为变化特点。分析发现:8月以来微博意见领袖发博量整体下降,但公务员、律师、作家、学者等群体人均每日发博量上升;博文内容涉及政治话题减少,更加倾向于法制主题;整体互动程度降低,意见领袖群体对个体影响力减弱,群体之间信息控制力和传播力差距缩小;少数微博意见领袖参与舆情事件的热度上升,但微博意见领袖群体对舆情事件影响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传媒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形式的日益丰富,由此不断催生出与受众沟通、互动的新渠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而构建的现代化传播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交流方式,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应用平台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充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在受众意见表达开放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机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主导着舆论发展的方向。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组织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舆论引导偏差的不良现象。研究新传播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形成及舆情治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增强网络公信力意义重大。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立足“微时代”,深刻剖析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影响,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和高校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同时对现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展开探讨,力争对组织信息提供健康的传播环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给组织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也让受众对传播学以及网络舆情、舆情研判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代表平台,微博除具有网络信息传播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二次传播、病毒营销、意见领袖等个性化的传播特色。论文以"冰桶挑战"公益微博为例,对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尝试通过"爬虫程序"进行微博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实验方法验证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和特点,以期为网络舆情引导和监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微博出现之前,BBS论坛、博客等虚拟社区成为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微博这一新兴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本文从传播角色、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和信息的传播效果来比较微博意见领袖和BBS意见领袖的不同。相对于论坛舆论领袖的草根性,微博意见领袖更趋于精英化;论坛意见传播是内聚型,微博传播则是发散型;微博的信息传播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论坛的意见流通则局限于孤岛内部。通过这些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意见领袖的特点,进而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5.
林琳 《今传媒》2016,(8):56-57
随着新媒体行业不断发展,涉军网络舆情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在网络意见领袖的参与下无论是正、负面信息,都会夺人眼球、迅速爆燃。因此,新形势下遵循舆论传播规律,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对涉军舆情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要发挥现有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培养军队网络意见领袖,以及强化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约束。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美国传播学教授曼纽尔·卡斯特表示,网络是“能够称得上具有结构的组织里最不具结构性的组织”。作为一种柔性组织,网络准入机制低,灵活性大,群体参与性高,主动性强,是信息发布与信息获取的新型组织。在各类信息互动与交流的网络传播当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作为网络化组织形态的微博,具有草根性与平民化的特点,成员间的网络社交与政治参与体现了其鲜明的社会性。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活跃分子--意见领袖,在微博传播中扮演了组织者与领导者的角色。意见领袖可以称作是亚当斯(J.S. Adams)研究中的“组织界限沟通者”,它能协调与平衡组织与传播环境的信息交换,在社会传播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人际互动,同时给大众打通了政治参与的通道,使大众的舆情及意见得以充分表达,这极大地促进了民主进步和社会发展。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紧扣网络传播的时代背景,探讨信息交流过程中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作用与传播价值,以“意见领袖”、“微博公益”、“政务微博”、“网络政治参与”等热词为研究主题,刊载文章四篇,旨在和读者分享、探讨传媒新动态下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微博舆情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微博舆情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民情民意,因此,如何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并进行舆情的风险预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微博消息为研究对象,基于K-means算法完成对微博消息的聚类定量分析,找到所要分析的某类微博内容,进而在这类微博中找出微博消息意见领袖,提出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评估算法,完成微博消息预警模块的实现,对微博舆情监测分析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义菲 《新闻世界》2013,(7):192-193
【摘要】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活跃于各种舆情事件中的微博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可见一斑。在发布、转发、评论的过程中,微博意见领袖无形中起到了引导舆论、推动舆论和议程设置、舆论监督等作用。但是事物本身具有两面性,由于微博意见领袖这个群体本身的不可控性,产生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规范和引导,微博意见领袖自身也要自律,防止给社会舆论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苗国厚  李净  谢霄男 《新闻世界》2014,(10):111-112
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包括新闻网站舆情传播、"意见领袖"舆情传播、网民舆情传播,具有交互式、跨时空、多媒体、虚拟性、广泛性的特点,传播规律包括信息相对价值规律、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信息循环规律,在监测时要把握网络舆情的负面性、模糊性、突变性、集中性特征,并加强对舆情信息级别的判断和部门间舆情监测处置的协作。  相似文献   

10.
任姣 《今传媒》2023,(8):41-44
本文对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无结构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立了移动社交情境下大学生意见领袖在校园舆情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线下权威性、亲密感和线上活跃度这三个因素是大学生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主要生成因素;议程设置和信息干扰是大学生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产生影响的方式;对自我身份的审视和对利益的权衡抑制了大学生及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意见表达,从而使舆情发展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1.
张萌  余芬芬 《新闻世界》2012,(7):139-140
随着微博这一新的传播形式的迅猛发展,微博意见领袖在影响网络舆论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意见领袖在微博中呈现出新的特点,例如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具有强大的现实影响力,意见领袖影响力的相互叠加等。同时,通过发布信息、转发和评论等方式,进行议程设置、舆论引导以及舆论监督。但因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博意见领袖也存在传播虚假信息、发布偏激言论、造成"群体极化"现象等负面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应当通过技术监控、主动引导等方式对微博意见领袖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造成较为严重影响,甚至对高校安全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抓高校意见领袖,通过传播正能量信息,将高校网络舆情引向健康轨道,推动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高校意见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微博等新社交媒介的快速兴盛,网络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消解与重构,网络意见领袖逐渐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影响公共舆论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能否成长为网络社会这个拟态环境中理性表达与对话的中间力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着重探讨了当下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以期指明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网络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左向蕾  王万奇 《青年记者》2017,(29):119-120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①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受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极大冲击.同时,在高校中同样存在着一些拥有众多微博或微信粉丝,在网络中拥有相当话语权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就网络热点的转发、评述、点赞往往能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产生很强的号召力和带动力,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活动开展、校园舆情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微时代背景下,发挥好意见领袖的网络舆论导向作用,着力推动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宋晨宇 《今传媒》2011,(12):86-87
微博因平民化、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为了做好微博的舆论引导工作,社会管理部门需要时刻掌握微博的舆情动向,及时公布网民关注的信息,以意见领袖设置议程,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7.23动车追尾”舆情形成过程基础上,通过剖析草根微博、意见领袖等大量的微博内容及其传播方式,探讨了微博网状链式、循环转发的嵌套机制及对信息资源的凝聚力,揭示了微博舆论波形成与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媒介融合、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微博就是其中成功的范例。在数亿的微博用户中,普通人借助微博来展示他们眼中所看到的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各大媒体官方微博利用微博的即时性,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消息;而新的意见阶层和网络意见领袖也应运而生。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试分析"新意见阶层"和"意见领袖"在微博中的体现和影响,因势利导,从而使微博朝着更加健康的趋势发展,促进信息的流通与传播,打造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5):56-60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一套评价微博意见领袖的综合指标体系模型。根据该模型,对五起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从而获取微博意见领袖名单,并总结出意见领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唐嘉仪 《新闻世界》2011,(8):128-129
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网民通过传播扩散,或是解释加工,或是协调干预,使自己的意见引起其他网民的注意、认可、支持和追随,以此对网络事件的传播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样的网民被称为"意见领袖"。在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微博公益活动中,意见领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微博传播的特点对"微公益"的传播现象进行剖析,并将着重探讨意见领袖在整个传播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博的快速发展带来信息传播的新气象,其中新浪微博最具代表性,较好地体现微博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新浪微博的意见领袖涉猎范围广泛,信息互动频繁,传播效果明显,尽管存在局限性,但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有效运用其自身影响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将会对舆论、广告传播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