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蓝云 《中国记者》2013,(7):22-23
奥一网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新闻互动社区网站,是广东网络问政核心互动平台。本文是作者有关奥一网网络问政的探索历程,如何理解网络问政内涵,以及关于网络问政和"两个舆论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网络时代,舆论传播呈现出新的形态,舆论管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为了加强引导,需要认真研究.本文以国外网络舆论管理为参照,提供一点有关网络舆论管理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舆论,是社情民意的重要风向标,网络民生新闻是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舆论的引导关系着国计民生。从研究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特点入手,探究影响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提出引导网络民生新闻舆论要坚持正面引导、柔和引导、及时引导和事实引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舆论工作面临信息飞沫化、网络舆情危机常态化以及网络舆论生态复杂化等严峻挑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把握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网络舆论工作实践,探索现阶段网络舆论引导的可行路径,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5.
人们每天都可以从网络中获得不同的新闻信息,但是网上新闻的真实性却很难分辨出来,所以会存在有的新闻媒体传播错误的信息,影响人们判断对错的能力。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在网络中人们可以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有的人却没有认清这一点,在有的新闻下面进行恶意评论、造谣,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事情。消息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要比你想象的速度快得多,这样就会导致有些舆论不受控制的广泛传播。在控制网络新闻舆论方面是现在政府部门以及网络监管者头疼的问题,在发生舆论的时候,应该及时控制舆论的传播,避免对人们造成错误的引导,从而影响社会风气。所以下文就对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困境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媒介生态视野下报网互动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状况及网民的特征,探讨加强网络舆论正确引导的特殊性、可行性和对策,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全面优化为例,提出报网互动模式建构媒介生态平衡,实现报纸和网络两大媒体互动双赢的局面;报网互动是一项长效的机制,只有从源头上提高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舆论环境,从而实现媒介生态的平衡,提高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媒体由于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传统媒体舆论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传统媒体中,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舆论遵循着新闻信息——舆论形成,或是民间舆论——新闻报道的单次传播途径。而在网络世界中,这一过程要复杂得多。网络舆论不是一次定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对于深入理解网络舆论的运动、发展过程,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丽娟 《记者摇篮》2010,(5):37-37,36
网络中的新闻跟帖是网民个人情绪的发布台,一旦碰到某些容易触发网民消极情绪的敏感新闻(如腐败问题、贫富悬殊、股市震荡等).网民的情绪宣泄很容易通过新闻跟帖大量汇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舆论发生偏离,相对集中的偏颇观点容易带来群体的盲从和冲动。此外,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得这种力量很容易被人利用。因此,在新闻跟帖的管理中,加强日常舆论引导力度,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民意表达的平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金  闵大洪 《青年记者》2004,(10):37-39
赵:闵教授,您好! 很高兴今天能和您聊一聊网络舆论的问题。我们知道,传统媒体在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监督社会时,话语权主要是由媒体方控制,公众难以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而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为网络传播新闻、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普通受众拥有了话语权,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政府官员的意见与建议。人民网当年对“南丹事件”的报道让人记忆犹新,近一段时间,黄金高在“强国论坛”上的长信、“中国舆论监督网”对原济宁下跪副市长的事件披露,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下跪副市长”也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被逮捕。这些事例表明,网络正在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引导舆论是党报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现在,各级党报都在这方面下功夫、费脑筋.为什么?因为遇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网络舆论的影响和冲击.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称: "2009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的独立源头."网络舆论场逐渐强大,而且不满足于"网上来网...  相似文献   

11.
薛蕊萍 《东南传播》2011,(6):105-106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论坛的特性,以"闫德利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的发生过程。负面网络舆论泛滥加剧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导致了网络侵权、违规问题的滋生等现象。了解其形成规律,有助于对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引导,提高网络舆论管理,建设和谐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12.
舆论是引导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作为网络新闻的重要内容,网络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对于我国国计民生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基本特点,同时提出了几点引导网络民生新闻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播的认知,其传播情境便利而复杂,呈现多样性特征。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也更加复杂和难于把握。分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对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在肯定网络舆论的积极建构价值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前网络舆论在其四个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要理性认识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管理。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环境产生巨大变革,传播渠道多样化、舆论形态多元化,致使舆论反转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并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老人在日碰瓷"事件为例,回顾舆论的演变过程,探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产与传播机制,建议媒体、新闻从业者以及公众都应加强对自身的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5.
牟雪 《新闻传播》2023,(16):134-136
在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公民新闻目前已经成为了关键的舆论传播组成部分。公民新闻产生于非专业性的公众传播主体,其借助于网络信息化的渠道平台能够得以快速地广泛传播。从网络舆论的环境氛围角度来讲,现阶段的网络舆论环境不能够缺少公民新闻这股推动促进的力量。同时,公民新闻的舆论传播方式应当得到正确的引导,确保发挥出公民新闻对于净化网络舆论氛围的良好实践效果。因此,本文探讨了网络舆论环境中的公民新闻重要推动影响,合理给出完善与改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短短几年中取得了明显进展,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引发了一场新闻传播领域的革命。近年来,网络新闻以其独有的即时性、简便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随之而来的则是暴露了网络新闻舆论引导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此时,网络新闻的各种特性,如即时性、虚拟性、反理性等等给网络新闻舆论引导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舆论引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加强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方法,也为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就要从思想上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遵循新闻规律,掌握技巧,发挥好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书权 《青年记者》2012,(12):75-76
当下,各级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从2005年开始,一些地方陆续建立了匿名网评员舆论引导机制.网评员以普通网友身份发言,任务是在大型商业网站的新闻跟帖评论板块和若干重点论坛上参与评论,发布有利于官方的正面信息,积极跟帖回应,抵制负面信息、批驳虚假言论,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以求“占领舆论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年,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正能量更加巨大,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本文基于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数据库统计数据,对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网络舆情热点进行监测与分析,试图从舆论平台、舆论主体和舆论话题等多个侧面,对2014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解析,进而对未来的中国网络舆论场发展态势做出客观研判。  相似文献   

20.
王永淳 《新闻战线》2022,(6):115-118
当前网络舆论生态呈现“后真相”特征,观点表达和情绪宣泄充斥网络,情绪大于事实,主观先于客观。面对诸多挑战,主流媒体应该更加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建立有效的舆情管理监测机制,运用多元化、接地气的语言语态创新叙事内容,占领舆论高地先声夺人,利用“建设性新闻”强化舆论引导,助力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