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本细读,本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来的,它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细读"对于文章的品阅是有积极作用的,面对教学文本,只有细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感受语言,才能摆脱浮躁的语文课堂,使课堂充满语言的芳香。语文的"细读",既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读懂他人的观点,更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一、细读,读出鲜明的情感细读,是对语文文本的细细品味。文本的字里行间是深深的情感,是鲜明的观点,是生活的再现。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芳香,唯有"细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要增加阅读的数量外,还应重视阅读的质量。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还须从文本细读做起。文本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阅读,在阅读时能关注细节,沉入文本,倾听作者心声,最终读出自我。孙绍振教授曾说:不管在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小学生更要培养文本细读能力,为提高阅读能力打好这个基础。只有细读文本,在文本中慢慢地走,才能真正完成阅读和欣赏。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变文本阅读粗浅化状况,提高阅读的质量,我们不妨引领学生从似懂非懂、矛盾对立和欲说还休处入手,对文本精耕细读。  相似文献   

4.
文本细读是基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出文本主旨思想的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采取细读关键字词、细读文本内容、小组合作细读等文本细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快速走进文本意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奠基。  相似文献   

5.
文本细读是一种引领学生充分品味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文意识的有效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关注文章语言、细节、背景等方面引领学生细读慢品,使学生领悟到文本语言的真谛,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自身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凭借自身的阅读经验“浸入”文本,借助文本细读发现、挖掘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走进文本的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决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深度.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教什么”取决于教师能够在文本中“读出什么”,因而教师细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基础.下面以《项链》为例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7.
李秀玲 《师道》2013,(12):36-37
引领学生富有情趣地阅读文本,让学生在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化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是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毕竟,只有让语文课堂飘荡着朗朗的读书声,或者让学生沉浸于静美的阅读状态,  相似文献   

8.
<正>正确深入地细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以细读先行,以自身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文本细读之"细读",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地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反复地阅读,注重细节的  相似文献   

9.
<正>文本细读是以文本为教学基础的阅读教学,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初中语文更重视学生的情感升华和文本理解,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必经阶段,更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思想。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一、文本细读的教学意义与传统的阅读模式相对,文本细读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进入到文本阅读的情境中,仿佛亲临其境般去感受和享受阅读的乐趣和价值。学生感受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文本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知识性、文学性和人文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将文本视为“例子”还是“引子”,文本都是所有活动立足的基础。武凤霞老师的《生命生命》,正是立足在紧扣文本展开细读的基础上,才建构起了学生心目中的生命大厦。武老师的这两节课,整体流程为这样的五大版块: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二)深读感受生命的含义1.走近飞蛾2.走近香瓜子3.走近杏林子三、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四、在生活中追问:走进生命的林子五、在标点中抒怀:舒展生命的张力这五大版块,除了第四版块的“走进生命的林子”属于文本的拓展外,其他四块,都紧扣着文本来展开。特别是第二版块的第二环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引领学生从“走近飞蛾”“走近香瓜子“”走近杏林子”三个角度细读文本,剖析文本内容,品味文本中的知识性因素和人文性因素。这种立足于文本而又不拘泥于文本的导读形式,实际上是以文本为依托,建构起了由文本而走进作者、由作者而走进思想、由思想而走进生活、由生活而走进学生心灵的梯度阅读形式。二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教师能够十分清晰地明了自...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老师逐渐的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掘文章的乐趣。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的一环,是课堂交流的桥。有质量的提问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与老师、作者对话从而牵动全文理解。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的一环,是课堂交流的桥。有质量的提问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与老师、作者对话从而牵动全文理解。  相似文献   

14.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的一环,是课堂交流的桥。有质量的提问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与老师、作者对话从而牵动全文理解。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文本,这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语文素养的环节.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在品读选择上不分轻重,找不准细读的点,影响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其实,对文本的品读,不是每字、每词都必须浅斟慢酌的,有效的阅读应从找准细读点开始,发挥好文本的例子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存在对文本阅读的浅虚化、粗略化的现象,学生很难真正地进入更为细腻、真切、深入的阅读状态,此种"不求甚解"读书法以及对阅读的曲解、异化现象,亟须教师引领学生回归文本细读。从文本细读的理论要言与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文本细读的基础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本细读是深化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感悟文本、理解文本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文本细读,关注阅读的广度、深度、角度、细度,以拓展阅读内容、深化教学目标、突出阅读重点、训练学生能力,使学生深入文本,和作者对话,和主人公对话,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赵爱旭 《学周刊C版》2023,(13):106-108
初中是培育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时期。文本细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将其与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相整合,对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兴趣大有裨益。文章主要采用学情分析法和探索研究法,探讨了初中语文开展文本细读教学的必要性,从文本导入情境创设、文本思路梳理、语言品析技巧渗透以及文本主旨思想挖掘四个方面论述了文本细读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助力学生语文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文本细读是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所采用的一种文本分析方法。该文结合阅读教学实践,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分析"从表面到表面滑行"的弊病,探讨了从作者、教者、习者三方视角进行文本细读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获得多重的阅读体验,全面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引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追求,从技能阅读训练转向阅读策略教学,是新课程实施以来阅读教学的一个新趋势,而文本细读策略是语文阅读教学和阅读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著名的美学家、语文教育家孙绍振教授说:"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事实证明,文本细读是一道无法绕过去的坎,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完成阅读与欣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