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学,能够赋予儿童什么?改变儿童什么?这个问题,笔者一直在探寻。曾经的认识是,数学是人类建构的产物。“学习就是在作结构的建构。”作为工具性学科,数学教学常常展现出其工具作用的一面:传授数学知识,让儿童形成数学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学生在知识体系、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等“认知结构”方面得到建立和发展。然而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研讨中,让笔者又有了新的感悟:数学教学,在改变儿童的内部世界(认知结构、认识观、价值观等)的同时,也需要影响儿童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
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影响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观发展的因素.发现:对于数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不同因素对他们数学观发展的重要程度有明显的不同.最重要的因素是数学解题,然后是教师演示数学内容的方式和课程教材因素.其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解题和课程因素的核心所在.而传统的数学经验环境也导致他们对数学认识上的断层,教育实习为这种观念的断层提供了条件,并可能导致观念上的“倒退”.高师要通过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拓宽学生视野、改变教学方法、重视教育实习指导、改革考试形式等来实施数学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根据笛卡儿对方法的哲学思考,以及现代学者对其哲学思考的本质揭示,设计了7个问题,使学生能通过问题解决,由问题1至问题3知道何为“百题百解”;由问题4、问题5知道何为“百题一解”;由问题6、问题7体验“百题一解”,并综合这些问题反思个体的做题行为,获取对数学的新认知.目的是让师生体会到:要跳出“数学题海”,关注数学内在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是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问题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身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章建跃认为数学观念(信念)是认知结构中的“监控系统”,在具体的数学认知活动中,它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是提高数学活动的自觉性、正确性、速度和效率的保证。郑毓信、梁惯成在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中这样定义信念:“所谓观念(或信念,belief)是指解题的数学观、数学教育观及对自我解题能力的认识或信念。”他们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所谓“问题解决”就是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经历知识发展的全过程,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发展数学思考和应用意识。在此背景下,新课程将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做了深刻彻底的改革,将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写进了《标准》,将其内容整合渗透到了多个学习领域。新的学习观告诉我们:“问题解决的目的不仅仅针对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概念、知识与技能性知识,问题解决还是一种有效的、能够促进理解和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教育理念对数学教育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观的反思和批判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数学教学观的反思主要体现于数学教学行为的改变: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强调学生个体的"意识的建构";呈现静态知识方式,创设学生个体的"认知的情境";重构思维发展模式,塑造学生个体的"茎块式思维";培养问题质疑能力,强化学生个体对"问题的反思";突破师生交往方式,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于数学素质的认识有多种理解,从数学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来看,这些认识有其历史渊源,即可以看作是基于行为连接观、认知建构(个体)观和社会建构观。新理论对原有理论从来都是一种继承关系,而不是一种替代关系。实践中的“怀旧”和研究上的“追新”实际上割裂了理论的历史联系。就理论的历史逻辑来看,无论用什么时期的视角来理解和实践“数学素质”都有其合理性,关键在于不同的理论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数学观现状调查及其改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对“数学是什么”,“数学是如何习得的”,“数学应怎样教授”,“面对数学问题如何思考”以及“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等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也影响着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表现。以马登理论、社会建构主义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观与其数学学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初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观有重要的意义。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观比较狭窄,主要表现为:计算、逻辑思维是数学问题的重要特征,十分关注数学问题的严谨性,把猜测、归纳、估算等问题解决策略排除在数学问题之外;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较为薄弱;学生的解题思路较为封闭、僵化,不善于应用尝试、猜测、归纳等问题解决策略进行发现、探索。  相似文献   

11.
回顾数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数学的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深刻影响与推动了数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遗憾的是,调查表明我国数学教师的数学观滞后而单一,这将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数学。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自古希腊以来人们对数学看法的重大改变以及数学相应的变化,以期读者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makes both a critical analysis of some popular cultural texts about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ians, and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young people deploy the discourses produced in these texts. We argue that there are particular (and sometimes contradictory) meanings and discourses about mathematics that circulate in popular culture, that young people use these as resources in identity making as (non-)mathematicians, negotiating their meaning in ways that are not always predictable, and that their influence on young people is diffuse and nevertheless importa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iscourses that prevail in some of the popular cultural images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ians that came up in our research. We show how mathematics is represented as a secret language, while mathematicians are often mad, mostly male and almost invariably white. We then explore how young people negotiate these discourses, positioning themselves in relation to mathematics. Here we draw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both those who continue with mathematics after it ceases to be compulsory and those who do not, deploy similar images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ians. What is different is how they respond to and negotiate these images.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做数学”的目的最终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化”。“做数学”的实质是把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效应转向活动效应,使学生在数学的活动中感知数学、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和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4日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关于如何评价当今中国数学教育;是否将中国数学教育特色概括为中国课堂导入、尝试与探究、师班互动、数学思想方法、变式练习等5个方面;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如何认识凯洛夫教育思想和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如何认识中学的函数等初等数学内容;如何认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定义逻辑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的定义,可以通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可能是什么?"这样三个相互联系但考虑行文的原由不得不分开阐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阐释."教育可能是什么?"的命题为认识"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该是什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定性研究的概念 ,其理论参照系是“经典社会主义” ,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做出的回答。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不断发展完善过程的定量分析 ,是一个定量分析的概念。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做出的回答。因此 ,二者并不相等  相似文献   

17.
如何激发中职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业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创设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来感知和学习数学知识,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业水平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新世纪数学教育的标志之一。本文中我们将探究一些对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程一些较重要的设想和反思,比如怎样将“高科技”转化为“高质量的教学,”如何实施高期望值的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等,并对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恰当地引入数学课程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指导数学教育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目的要求是:检查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基本能力和独立工作;把握研究生的培养和质量.专家提问的着眼点是:质疑、考察、交流与指导.研究生答辩的要领是:强调独立工作,突出创新成果:点面结合,运用数据和案例说明观点,展示成果:阐明研究工作方法、特色和优势.教师的指导工作要领是:在论文指导中——掌握标准,严格要求;在答辩前——督促准备,指点要领;在答辩中——尊重同行,退居次席:在答辩后——指导反思,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20.
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将导致对数学教育哲学的不同理解。将数学教育哲学置于公开的科学争论中,一般认为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即本国所特有的各种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哲学观。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一则隐喻对数学教育哲学是什么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哲学、数学哲学、教育哲学对数学教育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