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奖励》2012,(1):103-103
201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于2012年1月17日在北京揭晓。201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共四项:项目"高质量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外延生长和量子现象研究"获得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该成果在实验上验证了三维拓扑绝缘体薄膜中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表面态的存在及其二维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体系的特性。获奖人是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清华大学陈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马旭村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奖励》2014,(2):65-65
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推荐工作自2013年1月初正式启动,至3月31日截止。经过形式审查、有效候选奖项评审会议、国内外同行专家通信评审、正式候选奖项评审会议和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评选出6项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和5位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条例》规定,201 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推荐工作从201 5年4月1日起同时开始,至2015年6月30日结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奖励的定位和标准陈嘉庚科学奖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该奖项在强调科技成果原创性的同时,也重视时效性,并要求科技成果在中国完成和取得。陈嘉庚科学奖以奖励成果为主,每个奖项获奖人数一般为1人,最多不超过3人。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记者孙秋霞)6月1日上午,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上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获奖科学家颁奖。2016年是陈嘉庚科学奖和青年科学奖定位调整后的第一次评奖。科学奖定位调整为: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青年奖定位调整为: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经过400多位国内外评审专家、各评奖委员会和基金会理事会成员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共评选出2016年度陈嘉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自然科学奖项,陈嘉庚科学奖有着良好的声誉。坚持原创导向,高举创新大旗,与时俱进,与国同行,这是陈嘉庚科学奖的光荣,也是骄傲。201 4年,经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的《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条例》《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细则")公布实施。如今,从4月1日开始,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开始接受推荐,这也是条例、细则修订后启动的第一次推荐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条例》和《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在2014年完成修订后的第一次颁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上,5位获奖者站在同一个领奖台上接受表彰。无论他们的身份是什么,他们站在领奖台上的原因只有一个:取得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秘书长李婷告诉记者:"修订后的陈嘉庚科学奖更加重视科学家的贡献,不再强调科学家的身份。"当然,这里的"身份"不仅包括学  相似文献   

7.
量子通信是经典通信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综述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人们所熟知的量子隐形传态、密集编码和量子密码学,对量子通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窃听"严重威胁着国家机密安全,如何"反窃听"已成为当前各国通信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我国采用的量子通信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已经在潜艇上先行测试,深海保密通讯取得了成功,这对"反窃听"意义重大。国外专家认为,量子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9.
1995年中专毕业,2001年硕士毕业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并于当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青年科技奖,2012年获陈嘉庚科学奖(青年)……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高会军用自己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科学的高峰上不断攀登。  相似文献   

10.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简要介绍了量子通信的理论框架,包括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量子密码、量子隐形传态等,同时也涉及该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奖励》2013,(2):34-34
根据《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有关规定,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的推荐工作从2013年1月1日同时启动,至2013年3月31日结束。现将推荐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的有关事项公布如下:一、2014年度推荐陈嘉庚科学奖的6个奖项为:数理科学奖(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包括生物学、医学、农学)、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二、推荐的奖项应符合陈嘉庚科学奖的定位和标准。陈嘉庚科学奖奖励近年来获得或被认定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原创性技术成果,以奖励成果为主,每个奖项获奖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相似文献   

12.
对量子光学领域中诸如场-物质(原子、分子或离子)相互作用模型、腔内原子的辐射谱、亚泊松光子统计、光子反聚束效应、光场压缩态、时间与时域的定义及其本质含义、时域量子化、时间不可逆性、量子时空观与量子化时空结构、量子时空对称性与量子化时空对称结构、时域压缩的量子极限与超快科学领域的新时间尺度、量子涨落宇宙模型、薛定谔猫态、量子信息学、生物光子学、光的量子本质与光子结构、原子的冷却与捕获、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即BEC)以及“原子激光器”与“原子激光”等方面的若干重大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综述。在对量子光学所涉及的上述各有关重大核心科学技术领域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量子光学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形成的经典电动力学理论,导致了二十世纪电子学与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量子力学已间接应用于众多高科技领域,然而,迄今为止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尚未作为一种“资源”被直接利用。2007年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山西大学完成的“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项目研究连续变量量子纠缠资源在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中的应用。国际学术界预测,量子物理可能提供的信息容量,信息保密度,测量精确度及运算速度等,均是经典物理不可比拟的,因此量子信息科学必然会成为未来高科技发展新的物理基础,从而引发一次革命性的技术腾飞。  相似文献   

14.
王静 《神州学人》2007,(3):18-20
王小云,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两度在香港大学计算机系密码中心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密码学和信息安全学。现任山东大学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清华大学“百名人才计划”,并受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6月与范海福院士等三人同时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6年荣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相似文献   

15.
陈嘉庚科学奖金质奖章正面为陈嘉庚先生头像,底部环绕"陈嘉庚科学奖"中英文文字。陈嘉庚科学奖金质奖章背面为陈嘉庚科学奖标识。标识以中国的"中"字为设计母体,形成"日月星空运转"图形,象征变幻莫测的世间万物,需要科学家不断地创新与探索;冉冉升起的科学探索之星,形成"中"的中间一笔,象征海内外华人科学家团结一心创造科技新成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量子点(QDs)是一类粒径位于纳米尺度的荧光材料,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质,已在化学、生物学及医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也成为近年来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述了量子点的基本特征,对不同的修饰方法做了比较,重点综述了量子点在生化分析研究领域的进展,提出了今后量子点研究的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17.
提起潘建伟,在国内的物理学界乃至整个科技界可谓是无人不晓的人物: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4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2岁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2岁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际量子通信奖”,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民间力量设奖中,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已然成为一个标杆,它的设立开启了科技奖励的国际化大视野。有个形象的比喻:物理、化学和医学等领域最优秀果实都被放入了诺贝尔奖的篮子里。诺贝尔奖精神在中国如何生根?200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设立陈嘉庚科学奖,以发展求索回应着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03,(3):31-35
设奖者: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承办机构: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奖励周期:两年一次奖励情况:按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等五个领域设5类奖项。每个奖项奖金30万元。奖励范围:奖励在全国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中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我国科技人员。设奖者: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承办机构: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奖励周期:一年一次奖励情况:分为三个等级,奖励数额不定。奖励范围:奖励在全国开展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升级…  相似文献   

20.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以下简和“基金会”)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奖励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我国优秀科学家,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宗旨,以奖励本土、重要原创性科技成果为目标,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倡导治学严谨的优良学风、激发科学家科技创新积极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