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学本质研究中以童庆炳、钱中文为代表的审美派认为:"文学是一种语言所呈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并规定它为文艺学第一原理。此观点使文学从"文学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本质是阶级工具""文学本质是政治工具"的年代里得到解脱。但近年,以董学文为代表的""文学本质社会意识形式派"则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性概念,用一个总体性范畴给总体的构成要素下定义是欠妥当的。文学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但并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就是文学。所以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不能成立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研究需要抓手,同课异构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抓手。同课异构设计是以"认""同"为研究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解""异",将"认同"与"解异"结合起来的研究过程。"认""同"是教学文本和教学理念",解""异"的是课堂导入、课堂精讲和课堂操练。好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必须处理好设计数量、设计标准、研讨跟进和教师相互倾听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接受心理学、阅读心理学视角深入反思了语文阅读教学中达成充分互动、和谐对话的基本前提,并提出有效性策略,认为理想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心灵对话",是"有效互动""有意义交流",需要高层的、深入的、平等的机缘与心理期待,需要"心连心"的平台,需要夯实信息反馈的"基础工程",需要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4.
山东莒南方言有着丰富的后缀,如动词后缀"巴""乎""么""打",名词后缀"子",形容词后缀"不拉唧的""巴拉唧的",副词后缀"价""以"等,通过与普通话相对照,可以看出这些后缀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在构词方式、表达的特殊意义等方面,也具有突出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张齐华,优秀青年教师,被众多数学教师称之为"数学王子"。成名以来,他的多节课例被数学老师们津津乐道,从"圆的认识""平均数""交换律",到"认识整万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以及重新演绎的"圆的认识""平均数",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授人以渔",让学生能对所读的语文材料产生兴趣,提出疑问。那么如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呢?一、放开"问",解开师生的顾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的意义的解释,它侧重于教师要"传""授""解"。  相似文献   

7.
丁梅荣 《宁夏教育》2014,(10):40-41
本文针对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无得法",学生"写无章法",作文教学实效差的现状,摸索总结出一套实效性强的"五到"作文法,即"心到""情到""口到""手到""眼到"。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史记》之《管仲列传》中有一句话:"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教参是这样翻译的:(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课本中亦无相关的注释,老师们在讲解此句时基本上皆参照教参的译文。教参将"九""一""匡"分别解释为"多次""完全""控制",笔者觉得这三个词语的解释值得商榷。首先,这句话中的两个数词在句中应做动词。"九"同"纠",含义是"纠集",与"合"意义相近,  相似文献   

9.
刘英杰 《成才之路》2012,(2):97-I0014
近几天迷上一电脑游戏,游戏中有一个关卡我连续冲击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因为游戏的资源、升级限制等诸多原因,我发现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奈之下只好寻求网络"外挂",你会发现游戏中的"虚拟金币""技能""武器""装备"等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最高级别。运用这些"高级别"秘籍后,顺顺利利通关。并且一鼓作气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潇湘一词由地理走进了文学,从先秦到东晋完成了包含舜帝、二妃、屈原、渔父、桃源等众多元素的潇湘意象群的建构,成为文人"潇湘情结"的情感寄托,用以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幽怨和向往隐逸的情怀。"潇湘妃子"林黛玉的出现对潇湘意象群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继二妃之后她再度演绎了永恒的爱情传奇,与之前的文学作品共同表现出潇湘意象群所包含的贬谪、归隐、爱恋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2.
哈代以悲剧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人生充满了忧患和痛苦。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塑造了“一个纯洁的女人”的完美形象,反映了他对人类真挚的爱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也是他人道主义的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孙子"敌战"思想是孙子军事战争理论的基调所在。"敌战"思想的内涵包括了敌我对立,主动进攻,胜敌而益强的具体内容。"敌战"思想与"慎战"思想、"胜战"思想及"备战"思想共同构成了孙子军事战争理论的体系,而"敌战"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中的主导因素,是其理论架构的基石。孙子"敌战"思想在现代国际产业竞争和产业战略管理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署名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和四首拟作构成了《胡笳十八拍》系列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五篇作品皆是关于战争、乱离题材,都是由十八拍合成的长诗,均表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其在发展中体现出这些变化特点:从自言其事发展为他人代言,由“一人之悲”变为“家国之悲”,由个人创作发展为集句,诗体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艺术风格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卡尔维诺的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以双重视角揭示战争给人类所造成的“异化”:一方面展现战争所导致的儿童的“非儿童化”现象,另一方面暴露战争对成年人的摧残,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变异”。“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代表了被“非儿童化”的儿童仅存的纯洁、真挚的童心,代表着人类“原生态”、“原心态”,象征着被战争所“异化”了的人得以回归、得以解救的途径。人类只有放弃人类社会所谓“文明”的异化产物,回归到人类童年时代的那份童贞,才能摆脱异化的困境,最终踏上一个平静与“和谐”的理想国度。  相似文献   

16.
意象群研究是一个久被忽略的话题。袁行霈认为,一个诗人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建立了独特的意象群。通过研究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惯用意象“树”“花”“鸟”“雪”和“牧场”的复现和蕴涵,本文认为弗罗斯特形成了自己的意象群,堪称现代美国的新英格兰田园诗人。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自有它的寓意,从对《风月宝鉴》的释名中探求其深层意蕴。对《风月宝鉴》的释读,要从反面去看,它体现了作者的色空观,是对纯真爱情的歌颂,是作者对"真情"在现实社会中的悲惨遭遇的控诉。  相似文献   

18.
申丹《叙事学》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对叙事学、文体学、翻译学进行交叉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化叙事理论轨迹。文章引用其观点展开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解读,通过影片“叙事主体”的追问来证明女性形象的陪衬地位。在“叙事色彩”的特点上,笔者通过“顺逆时序的色彩”、“时距中的叙事频率”以及“叙事空间与视角”、“叙事空间的阐释”来凸显“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中的色彩性。最后,通过“叙事补充”,让原本被影片“过滤”掉的历史重新浮现,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叙事补充”等。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哥特式小说”《呼啸山庄》已经被众多学者和专家研究过,从内容到形式皆有所涉猎,且不乏佳作.但从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角度切入,也许读者可以获得一些新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将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发展到四元,借用此理论,把作品里的人物分成“人性”、“兽性”、“非人性”、“非兽性”,进行分析,有助于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有全新认识和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20.
君子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格,也是历代儒家推崇并孜孜以求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中的“仁”、“义”、“礼”、“信”、“学”等内容寓有深刻的人格教育内涵,研究“君子人格”对当下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