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晚报是进入市场、主要靠渎者自费订阅的报纸。领导希望报纸能更好地指导工作,读者希望报纸可读性更强、信息量更大,这似乎是一对矛盾,但从根本上讲,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市领导和市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只有读者爱看,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决定宣传得更好。因此,办好晚报,要努力寻找领导和普通读者都满意的结合点。一家地市级晚报,应该努力争取让市领导和市民都满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几年来,《唐山晚报》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白长锐 《军事记者》2005,(12):56-56
2004年12月31日,《每日新报》为庆贺自己的5岁生日.推出厚选500版的一份报纸。这样的厚度着实让读叹为观止,也让《每日新报》在同行面前大大神气了一下,一幅“谁与我争锋”的模样。其实,放眼看看陈列在我们面前的各种40—100版不等的报纸,我们不难看出,《每日新报》精心打造500版一份报纸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信息量的极端丰富,又使读的阅读时间显得更为宝贵。读往往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导读就应运而生了。设置在报纸第一版的“导读窗口”,为读了解后续版面的内容提供指南,也增加了头版有限版面空间内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4.
杨敬 《新闻三昧》2004,(11):36-37
在报纸上出现的各类新闻报道中,最生硬无趣的要算是会议消息。尽管会议消息常常是重大信息的来源,任何报纸都少不了,但是如果在量上没有控制,就会让读望而生厌。这一点在行业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言论,作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向来各党报都给口予很高的重视。同样晚报作为市民生活类报纸,虽然在贴近市民生活、服务市民生活上下苦功夫,但也没有放松言论作用的发挥,它们采取比党报言论更为活泼、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摆脱说教,娓娓道来,让言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在各个领域与世界的接轨,一些国际上通用的英简称逐渐为我国人民所熟悉,英缩写也频频在报纸等新闻媒体上露面。如WTO、APEC、SARS等等英简称,从未学过英语的人也都耳熟能详了:但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度,过多过滥便会走向反面。笔就常听一些读抱怨说,现在报纸上的一些章,常在中中夹杂着几个英字母,让人看不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恶意收购报纸或杂志”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报纸揭露黑幕,便被“有关”的一方悉数收购,使报纸到不了读者手里。已有法学专家指出,这种恶意收购是一种侵权行为,它侵犯了报社的发行权和公众的知情权。 恶意收购对于报纸来说固然是一种伤害,但也是报纸的先荣,说明舆论监督的力量是使恶人恶行恶势力极为害怕的一种力量。与此相反的,还有一种“善意收购”则让人颇不屑。有时,一天的报纸突然没来,或者收到的是被剪裁过的残报,一打听,原来是报纸又和其它部门搞一些什么评比,让市民投票。参…  相似文献   

8.
版面是报纸等字载体的概念,报纸新闻是新闻以字的形式在报纸纸张空间的集合,排版是为了表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表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笔认为广播新闻节目要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  相似文献   

9.
中新 《新闻导刊》2004,(4):11-11
一份报纸是主流报纸还是边缘化报纸,主要看其忠实读的拥有量,忠实读拥有量的多寡,取决于读的“阅读期待”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有人提出,“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报纸读所期待的是获取新闻、知识和信息,获得陶冶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军区、军兵种报纸都是指令发行,要求必须订到每一个班或相当于班的单位。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军区、军兵种报纸都能“覆盖”本军区、本兵种范围内的每一个官兵。那么,在社会媒体“读争夺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军内报纸的读群体有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
对于报业的管理者和发行部门,他们最关注的是她所经营的报纸是否拥有很多的读者,报纸的发行量是否令人满意。近年来,《半岛晨报》、《辽沈晚报》在市场上的热销,已令人有所感悟或者受益匪浅。但有人说,小报好办,什么内容都可见诸于报端,而党报就受很多限制。其实并不尽然。要说限制有的地方是自己对自己的限制,党报越来越不受读者喜欢的弊端在于离读者越来越远。所以说只有贴进读  相似文献   

12.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6,(14):37-38
现在读不是什么报纸都看,也不是报纸上的什么内容都看,他们只看刊有自己感兴趣话题的报纸,只看报纸上有关自己感兴趣话题的报道。当今,谁能在读感兴趣的话题上做到位,谁就会成为读的宠儿,成为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13.
一些专业报为了促销,把发行任务分配到本行业的下属行政管理机关,让一线的主管部门“协助”发行。为了完成任务,主管部门把目光盯在了所管辖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身上。遗憾的是,征订结束后,这些越俎代庖的主管部门,无暇把每期报纸及时送到订户手中,而是让订户自己每月领一次,订户很难及时看到报纸,甚至全年都无缘见到报纸。报纸竞争激烈,促销手段可谓花样繁多,由行政、执法机关来担当发行重任,可称得上是一大“创新”。表面上看,这种发行手段有时还是比较奏效的。然而,天长日久,存在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有的主管部门根本不顾…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5,(6)
“书往右翻”感言杨盛龙某先生出了一副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扔”,差不多把方位词都占了,让人很难对出下联。然而还是有人对了出来:“思前想后读左传书往右翻”。现借这“书往右翻”,说说报纸、刊物怎样编得更吸引读者。这里的“书”主要指报刊。古书竖排,读...  相似文献   

15.
”市民最不满意的地方”,大都是市民关注的热点,社会生活中的难点,也可能是一些政府部门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都应当是舆论为之而呼的重点。因为市民最不满意的问题,往往靠他们自己去解决会有很大难度,但通过报纸给予曝光,就能迎刃而解。对市民而言,通过报纸为他们呼吁,原来最不满意的地方减少了,变化了乃至消失了,并从有关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得  相似文献   

16.
读报纸,某报一标题很吸引入:《要买房上大兴。进城只要一刻钟》——明白,简洁,琅琅上口。这条新闻说,一市民为一家开发建设公司设立的广告牌提供了上述两句很吸引人的广告用语,他因此获得公司的奖励。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武汉晚报根据读者市场的变化及市民的实际需求,在原有新闻热线基础上,搭建了读者服务平台,致力于为读者市民提供可靠的、有保障的各类居家生活服务,并将这一创举延伸进武汉各大社区,提供"贴身式"的周到有效服务。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成功"升级"为多功能读者服务平台,是武汉晚报在媒体发展新格局与新态势下不断思考让报纸品牌拓展与增值而迈出的重要一步,它的着力点是让报纸品牌增值,形成报纸品牌的"聚合"效应,进而扩大报纸的影响力,最终形成报纸不可替代的独家特色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谢顾问:我投稿不少,而命中的不多。有人批评我不懂得“吃透报纸”,我迷惑了:究竟应该怎样“吃透报纸”呢?(河南)朱帆朱阶同志:当报道员,不看报纸不行,吃不透报纸也不抒。试想,你要向报纸投稿,又不知报纸的特点、宣传宗旨和宣传重点,盲目投稿,这不是“闭着眼睛提麻雀”吗?这样的投稿自然难以个中了。因此,“吃透报纸”很重要。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读报纸,也有个会看不会看的问题。作为报道员,看报纸得有自己独特的角度。比如,一般读者看报,或看看国内外大事、奇事,或看看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琐事、新事…  相似文献   

19.
苏文 《青年记者》2004,(7):28-28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看的。让读参与办报,是实现报纸和读之间的互动、进行有效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举措。在近年的实践中,《莱芜日报》实行让读参与办报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新闻的贴近性和可读性,使报纸的信息做到了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晚报与部市报竞争中的“同”与“异”,是指晚报要与都市报有所同,又有所不同,亦可谓之留“同”、留“异”,求“同”、求“异”。留“同”。对于一些与都市报相比有着共同之处的东西,晚报可以予以保留。那么,晚报与都市根究竟有哪些共同之处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这样两点:其一,读者定位基本相同,都是普通市民,都注意贴近市民,贴近生活,晚报追求的是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都市报则试图让“报纸走进千家万户”。有些同处一地的晚报与都市报在一段时期内,实际上确立了同一个目标读者群。其二,都属于“软”性报纸,内容取材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