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书是写给学生们的,你们感到自己好像是被学校伤害了,或是开始变得不太乐意在学校学习,你们想要理解更多这方面的原因。本书也是写给老师们的,你们可能对工作中全无改变或过多改变的状况感到困惑,这种状况似乎是孤立与棘手的,你们想要寻找在自己工作中以新方式进行思考的同事。这本书也是写给家长们的,你们拷问着自己,如何才能保障孩子们在智  相似文献   

2.
在班主任工作中,最日常性的事务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但是最头疼的事情恐怕莫过于同学生家长打交道。我自己当过多年的小学班主任,不论是我还是我的同事们谈到班主任工作,最感困惑和棘手的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  相似文献   

3.
一位住校学生在放学后与同学去酒店吃晚饭,喝了点酒。第二天早上班主任知道了,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责罚。同事们在一旁窃笑,因为这位班主任在处罚喝酒的学生时,自己身上正散发出头天晚上醉酒后遗留的酒精气味。我把这一信息反馈给他,他满不在乎地说:“我是老师,怎么能跟学生相提并论呢?”我不知道那位学生在毕恭毕敬接受这位班主任“教育”时的感受如何,但这样教育学生的效果怎样却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4.
职场,是除家以外,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一个地方。如何与同事搞好关系,直接关系到我们每天的心情,以及我们将来的发展。有的人可以与同事们打成一片,而有的人一直都是形单影只,这与个人维护职场关系的能力不无关系。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职场关系更理想呢?  相似文献   

5.
那天在办公室与几个同事“侃大山”,说到了《河南教育》“ 100个怎么办”中所提的学生集体染头发、染刘海怎么办的问题,同事们多是从如何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何面对学生的恶作剧这样的角度,去认识学生染头发、染刘海这类现象的。在这一前提下,他们强调老师应当冷静、泰然、从容,应当策略地保持自己的权威,应当因势利导,对同学们进行审美教育等,这些意见和想法我都同意。但是,在我看来,集体染头发、染刘海这些现象的出现,首先不是“恶作剧”和“突发事件”的问题,而是老师如何面对学生“成长的需求”这样的问题。   初二…  相似文献   

6.
“大吹”老师姓武,是28年前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大吹”是他的同事们给他起的绰号,慢慢地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昨晚又梦见自己坐在教室里,听武老师兴高采烈地“大吹”。  相似文献   

7.
元宵过后,办公室的同事们在批改着学生的周记。周记要求以元宵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刚过完元宵节,写写自己的元宵节,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应该会有比较多的精彩文章。满怀期待地甚至有点欣喜地打开学生的周记本,可映入眼帘的文字与内心所想的完全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人生30,风华正茂之时.可爱的头发们一个个不听从我大脑的指挥,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且战且退溃不成军,我十分小心却又无可救药地秃了顶。当然还算不上什么空前绝后,可恨的就只是中间秃而已.我想象着把自己的头放大来看,肯定象有些大富人家屋顶上建起的溜冰场。在学校里.同事们时不时拿我来说笑,可是被学生公开称呼为“秃顶”却是头一次.而且还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林凯 《海南教育》2011,(5):27-27
茶余饭后与同事们闲聊时,常听到他们吹嘘自己教育成功的得意之处:"某某班学生非常惧怕我上课,45分钟都是规规矩矩的,不敢轻举妄动;某某学生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王,可一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一名寄宿制小学老师,和学生们有着更长时间的接触。新学期开始,学校安排我担任三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很快好心的同事便跟我讲述了很多关于这个班的"传奇人物"和他们的"传奇故事",听着这些"传说",作为一个班主任,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我开始思考如何改变我这些从未见面的学生。开学那天见到了学生们,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纯真的眸子,我告诉自己:努力走进学生们的心中,让那些  相似文献   

11.
经常听到老师们说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用处,说读的教育理论除了写文章的时候拿来装装门面,在实践中也没有多少用处。于是,我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既然这么多的理论书籍赐予我们的方法、理念毫无用处,那么教师是用什么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的?班主任又是怎样完成自己由当学生到带学生这一身份的转变的?毋庸置疑,是经验和自己的感觉——这经验也许来自自己做学生时教师的做法,也许来自同事,而同事的很多经验也多来自  相似文献   

12.
有一段时间,同事们总是议论某班学生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看着下面有气无力的一群人,自己都感觉疲倦,上课也没有劲头.  相似文献   

13.
错爱     
孙桂卿 《班主任》2006,(1):44-45
班主任关爱自己班级的学生合情合理,关爱其他班级的学生似乎有点不合常情.我就做了这样一件不合常情的事,和一个学生结下了被同事们戏称为"错爱"的师生情.  相似文献   

14.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于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怎么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和同事们经历了艰难的磨课过程。  相似文献   

15.
跳远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基础课。对提高青少年的速度、力量和弹跳力等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长期以来的体育教学都以此作为目的安排练习。但是,放弃了教学课如何传授技术,使学生明确正确的理论掌握正确技术动作。这是当前教改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事们商榷。  相似文献   

16.
每每和同事们交流起写作的一些心绪,大家都感到"力不从心"。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似乎学生的作文都只是停留在空洞、干瘪、虚假的表层。最大的弊病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  相似文献   

17.
错爱     
班主任关爱自己班级的学生合情合理,关爱其他班级的学生似乎有点不合常情。我就做了这样一件不合常情的事,和一个学生结下了被同事们戏称为“错爱”的师生情。  相似文献   

18.
王国华 《河北教育》2014,(12):32-32
在邢台市育红小学会议室有一块“教育是爱”的匾额,那是校长郭俊峰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思考和行动准则。他常常对同事们说:“爱是责任,是智慧,是担当,只有心里装着学生,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我们才配做一个教育者。”作为一名校长,他是学生们最忠实的“粉丝”,在他眼里,学生永远最重要、最可爱;他是老师们专业成长的“主心骨”,在老师心里,他是标杆、是榜样、是领路人。学校文化橱窗的主角是学生;课改、教改、考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大型活动的设计在展示、激励学生。他和育红团队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教育是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在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教育中心机厂小学的教学岗位上,张焱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敬佩的业绩。同事和学生、家长都亲切地赞誉她“用爱启迪学生的心灵”。多年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近乎于苛刻,尤其是现今人们对教育质量更加关注,对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张焱经常听到同事们在怨声中感慨:老师越来越难当,对学生不能打、不能骂、不能罚,只能靠空洞无味地说教。上边一个劲儿地喊减负,家长一个劲儿地要成绩……张焱也是教师中的一员,大家议论的现象她也深有感触,但她认为:教师岗位是一个充满着爱的岗位。得到过别人关爱的张焱更知道如何去关爱别人。新的…  相似文献   

20.
从事美术教学好多年了,现在上课学生纪律好,兴趣浓.惹得同事们经常羡慕地问:"同在一个班集体上课,那些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课?你有什么绝招或迷津,传给我们一些吧!"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绝招,只不过是在吸取了以前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在总结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