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自能成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及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  相似文献   

2.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但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因此,要根治小学生作文中的弊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作文教学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但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况、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我一直在思考:作文教学的成功是否仅仅从学生写下的文字来判断?语句通顺,中心明确,主次分明就意味着是一篇好作文,就标志着教师的教学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李勇平 《现代语文》2007,(4):120-120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头戏。然而,目前作文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教师只注重技巧方面的指导,而忽视兴趣热情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的问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作文的积累和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文平时积累与修改的重要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应重视平时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所以作文教学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苗学贵 《学语文》2011,(5):29-30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学生直言不讳地说.初中三年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而作文兴趣却在慢慢丧失;也有教师感叹,作文是个沉重的负担,作文批改很难收到应有的引导、纠正之效。师生同把作文教学当成苦差事。反思这一劳而无功的状况.笔者觉得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  相似文献   

8.
初杰 《双语学习》2007,(12M):149-149
作文教学最大的功能是语言功能,作文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学生思想过程与结果。陶行知老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脑子,使之能思;要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引导、去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习作能力。这就要培养学生多种写作渠道。  相似文献   

9.
柳力玮 《教育革新》2009,(11):54-54
学生作文应该是抒写心灵、展示个性的窗口。写作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展示他们的才能,这才是作文教学之本。记得有人说过:“个性”是文章真正生命之所在。作为教师要想让孩子在写作中体现个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努力。  相似文献   

10.
李庆友 《辅导员》2014,(4):60-60
语文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与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也是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可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教学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为此,近年来,我努力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生活作文之探索。具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倩 《青海教育》2010,(1):39-3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虽然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仅有四年,但对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感同身受。初为人师时,对作文教学的认知一片空白,只好以上学时教师为我批改作文的模式作为我作文教学的标尺。时代在变,人的思想在变,语文教学也在悄悄地改变,学生的作文也与以上变化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主要题型,话题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创新,要充分展示联想和想像。充分展示创新思维,充分展示各自的才华,敢于写出新鲜独特的东西来。有人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想像是作文的翅膀;创新是作文的生命。”那么话题作文该如何创新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之所以作文会变成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的一门课,主要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作文任务过大,要求过高;选材过窄,限定过多;注重技巧,轻视基本功;批改中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瑛 《教学与管理》2001,(10):54-55
施教之功,贵在激趣。有人说“兴趣是火种”。因此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个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就要看学生是否想写。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目前作文教学(考试)的现状离上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学生害怕作文,学生作文中灰色作文、虚假作文,病态作文相当普遍,另类作文也竞相登场。有人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也有人认为是时下流行的新概念作文惹的祸,但我认为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或是某个作文大赛的导向问题,它反映出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表现出一种庸俗化、功利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7,(3)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写作乃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有人说,写作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也有人说,写作要以大量的实践为途径。窃以为,写作要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源泉。因为异彩纷呈的生活是随心所欲的写作之源。换言之,写作之灵感源自于生活。因此,作文教学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农村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头之痛,有人坚守传统;有人崇尚创新;有人重视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人强化习作指导,讲究谋篇布局之道……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文教学路在何方,值得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