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进行专业调整改革后,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面临着明确专业定位、调整构建合理课程框架等诸多现实问题.文章对现有部分高校新设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与相似专业的异同点.从人才培养目标、技能要求方面明确了专业定位.在综合考虑高校大类招生和学分缩减等背景下,基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初步构建起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为新形势下该专业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校的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分为物探与水工两个方向,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学科体系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综合素质高的勘察技术人才更具竞争力;社会对物探、水工及综合性勘察技术三个方向的毕业生都有较大的需求;原有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调整。拟从2003级起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行教学改革,按照上述三个方向进行专业设置和招生,四年之后对上述三组学生进行对比,主要从其能力差异、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最终提出更加成熟的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莫华善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1):68-70,75
专业设置与调整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而经常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专业与学科的关系及其内涵。遵循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西部沿海地区高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仍存在专业布点不合理、专业方向不明确、盲目设置新专业等问题。因此,要从专业定位、社会需求、办学规模、课程内容体系等方面去考虑并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学质量(专业设置与调整优化)评价主要从:职技教育专业分析、专业设置与调整优化、职业和技术教育的专业评价、职技教育专业评价模式的构想、职技教育专业评价的方法五个主要方面的体系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冰 《考试周刊》2013,(76):166-167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为2013年新设置专业,其前身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上广而综合,许多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农林院校等不同类型院校对开设其专业.对该专业的定位、培养模式的选择、课程设置等都没有参照体系,该专业的培养模式不是很清晰,就会导致学生就业与专业设置目标存在较大偏差,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与多个专业竞争.作者认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可以根据各类院校自身特色与条件,实施分类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满足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专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要求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本文因此就高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上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平台,专业设置与调整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关系到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商品经济和市场的角度,对影响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评判,可以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必须相应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共享等方面与时俱进,方能为传媒产业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的基础条件包括跨学科研究、跨学科合作平台搭建、跨学科师资建设、跨学科资源支持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跨学科教学改革:技术与人文学科并重、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创新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推广项目实践、设置考核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10余年以来,发展迅猛,开办此专业的学校从最初的32所增加到现在的150余所。随着专业数量的盲目增加,在专业办学点的区域分布、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理清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探索性的分析方案,明确专业发展思路,以期提升本专业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苏州高职院校数量众多,专业设置的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布点数多,在部分专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但也存在专业"扎堆"现象和新兴专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应尽快在市域范围内建立专业设置的协调和激励机制,引导市域内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学科调整后,一些高师院校教育管理专业被置于新增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下,旨在理顺专业归口、拓宽专业基础、增强专业适应性。然而,在新的专业冠名下,教育管理的专业特点被模糊了,课程设置也随之迷失。缺乏基本规范并严重泛化的课程令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大大影响了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科的健康发展。重新强调教育管理的专业特点,对教育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重构是教育管理专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目前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教师专业化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要把教学视为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发展的专业结构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建构策略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媒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传媒产业的勃兴而发展起来的高校传媒专业,既要看到数字技术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文化形势,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技术能力的培养,又要预测到高度发达的技术将给人带来的精神困顿.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并最终引领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终极目的.传媒专业最好能够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集中学校、业界的优势资源,跨专业、跨学科构建新的学科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并最终引导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和完全的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不足,提出建设设想。这样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综合素质,能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和高校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对保障机制中的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元素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需要注重专业化、定期化、层次化,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做有针对性的完善,使之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产业结构直接决定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面向三次产业的专业点分布比例与区域三次产业生产的总值构成比例差异很大;专业同构性较严重,特色不突出;重点(建设)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不高;环保类专业及专业点的设置数量较少。因此,武汉城市圈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信息服务和宏观调控,高职院校应依托区域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加大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打造高职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7.
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专业开发是对新专业的设计与构建,它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应以职业群和技术结构为基础开发技术性专业,坚持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社会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整体稳定性与适度灵活性、适度超前性与切实可行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并加强专业预警、学术参与和管理监控等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仪器分析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制药、食品、生物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近年来新开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将课程理论与专业需求进行融合,及时进行教学改革是目前所需要做的工作。本文作者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自身的特色,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同时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研究型实验和建立虚拟实验室等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福建基本构建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业、行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但也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不紧、专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工科教育发展薄弱、专业设置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专业核心竞争不强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西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由于受到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影响,面临着教师实践能力偏低、课程设置实践性较差、实验室、见习实习基地缺乏、实践教育形式单一和实践督导缺失的困境,本文在分析这些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