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课题:《浏阳河》
  二、案例背景说明
  这是一首20世纪50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湖南民歌。歌词产生于1950年。曲调最初套用的是京剧曲调《小放牛》。整首歌曲是词作者徐叔华创作的歌舞小剧《双送粮》中的一个唱段。1951年由朱立奇重新套用了唐璧光的《送瓜调》的曲调,并且对原曲的节奏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将原曲的慢四拍子改为快二拍子。《送瓜调》原本采用的是湖南祁阳的小调音乐。经过套用、改编的《浏阳河》便有了崭新的面貌:歌曲的歌词是口语化的回答,两段歌词一问一答,风趣轻松的问答中饱含着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爱戴。歌曲四个乐句,一字多音的组合,丰富多样的节奏,使得歌曲呈现出欢快、流畅、纯朴、明朗的风格。衬词“啊咿呀咿子哟”更增添了这首湖南民歌的地方风味。  相似文献   

2.
龙华同志的民间曲艺理论著作《湖南曲艺初探》(以下简称《初探》),曾在《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分期连载以后,经过修订,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比较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湖南丰富的民间说唱文艺,着重探讨其中五个主要的曲种——长沙弹词、常德丝弦、湖南渔鼓、湖南花鼓、祁阳小调的历史沿革、结构形式、语言艺术、主要曲目、音乐曲调等问题,在探索湖南曲艺艺术理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丢戒指》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一首民间小调,其曲调源于"剪靛花调"。是该曲调的众多变体之一。整首歌曲音乐结构完整,旋律简洁明了富有地方特色,将女子遗失心上人所送戒指后焦急寻找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其轻松活泼的曲调和极富东北地方特色的语言韵味在东北民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开花调"是山西省左权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其曲调简短精干,曲式上下呼应,大多是即兴创作。大体由上下两个句子构成,2006年,"开花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本文从歌曲《桃花红,杏花白》、《会哥哥》《有了心思慢慢来》对其进行作品分析和演唱分析。  相似文献   

5.
湖南花鼓戏     
《初中生》2009,(6):41-41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的花鼓、灯戏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岳阳花鼓戏、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等,风格各不相同。花鼓戏源于民歌,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和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的特点,地方色彩非常浓郁。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族《小河淌水》是弥度地区汉族的一首山歌,当地称作“调子”。手风琴演奏家姜杰先生将其改编成这首^bb小调的手风琴独奏曲。原曲调是以“E”为宫音的C羽调式,改编的这首《小河淌水》主题旋律为^bb羽调式,在民族风格基础上采用了一些西洋音乐的发展和组织体手法.将原曲降低半音,增加手指在黑键上运动的频率,揉和了多种发展手法,成为一个很好的独奏曲。  相似文献   

7.
《同学少年》2012,(4):52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遂成"曲牌",如折杨柳、后庭花、虞美人、懒画眉等。曲牌名来源不一,有以地名命名的,如梁州序、伊州衮、福州歌、  相似文献   

8.
湖南花鼓是流行湖南各地的一种曲艺形式,历史悠久,影响深广,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闻乐见。在湖南各种文艺形式中,花鼓在艺术表现,曲调唱腔,演出形式诸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其他文艺形式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流传广泛的湖南花鼓戏就是在地花鼓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湖南花鼓曲目丰富,曲牌众多,乡土色彩极为浓厚。早在一九二九年的古田会议上,毛主席就提倡红军士兵演唱“花鼓调”等类游艺节目。(《中国共产党红军第  相似文献   

9.
剥皮诗词     
"剥皮诗词"是指套用前人诗词并赋予新意的仿拟之作。《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表达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高  相似文献   

10.
忙于烧晚饭,竟忘了收听今天的“歌迷俱乐部”节目。慌忙之中打开收音机,只剩下这25分钟节目的最后5分钟。在闪烁动荡的爵士伴奏中听完一曲男歌手的《南泥湾》,又接着欣赏了一首女声演唱的《沂蒙小调》,总感觉有些什么不对的地方……这两首歌曲调未作什  相似文献   

11.
青鸟  连锋  肖芳 《高中生》2009,(13):59-59
瓜有好坏,如果你是好瓜,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否则是很可悲的,因为没人品尝,再好,你也只能烂在地里。——摘自《别让自己烂在地里》高调不是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也不能过度张扬,无视别人的存在。高调一旦越过界限,就是一种炫耀了。所以在通往高调的大道上,良好的心态和自控能力很重要。——摘自《人生的曲调如何弹》  相似文献   

12.
剥皮诗词     
《初中生》2009,(7):46-46
“剥皮诗词”是指套用前人诗词并赋予新意的仿拟之作。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表达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高洁的志向。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13.
注:《阳关三叠》原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琴歌,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挚的情感。由于同一曲调要反复叠唱三次,因而称为三叠。每一叠都在原诗后面增加了歌词,以加强惜别之情。今人王震亚将其改编,伴奏与歌唱曲调相互映衬,珠联璧合,《阳关三叠》又成为一首韵味深长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4.
由杨通八大师和刘文金大师根据琴歌改编而成的箜篌曲《阳关三叠》,既发展现了箜篌乐器特有的韵味,又保留了原曲的意蕴,这使得这首古老的曲子用另一种新的风貌展现出来。本文将通过对古琴原曲《阳关三叠》与箜篌改编曲《阳关三叠》的比较,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广东第二课堂》2016,(Z1):74-75
小豌豆是谁?小蜜瓜又是谁?她就是你的妹妹,他就是你的弟弟,她或他,也是曾经的你。《一年级的小豌豆》《一年级的小蜜瓜》是儿童文学作家商晓娜姐姐为一年级女生、男生量身创作的幼童成长小说。这两本书都巧妙地选择了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殊时段予以聚焦,以清新、温暖又充满怜爱的文字,分别描写了一个六岁女孩小豌豆、男孩小蜜瓜从刚刚迈入校门到一年  相似文献   

16.
生日瓜雕     
晓舟  王凯 《早期教育》2006,(7):20-20
1听说现在是“瓜语”时代啦,所以酷儿小画家准备在小猴过生日的时候送瓜。  相似文献   

17.
龙华同志写成的专著《湖南花鼓戏研究》,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湖南花鼓戏的历史沿革、班社组织、传统剧目、现代剧目、艺术流派、音乐曲调诸方面的问题,对于研究和发展我省的花鼓戏有一定参考价值。本刊特选载其中第三章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音乐小词典     
【僳僳族民歌】 僳僳族人民,主要聚居于云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历史悠久,热爱艺术,喜好歌舞。举凡结婚、打猎、收获、盖房子等,都要尽情歌舞。民歌曲调,按内容可分为生产调,逃婚调,打猎调,盖房调,收获调等十多种,多以叙事诗形式即兴演唱。用琵琶、四弦等乐器伴奏。流行比较广泛的民歌有《格拉娃》、《僳僳歌》、《百西西》、《纳喜山歌》、《扑拉山歌》、《卡瓦舞曲》、《阿卡舞曲》等。  相似文献   

19.
《白纻歌》是著名的乐府歌曲,源于三国时的吴地,从三国时期到唐代传唱了数百年,唐代曾风靡一时。考察唐代音乐发展变迁的情况、《白纻歌》曲调及辞旨、辞体,可以认为,唐代《白纻歌》存在两个"版本",《白纻歌》在实际表演中有和声和送声。  相似文献   

20.
新曲《蓝花花》是当代作曲家王志信在保留陕北民歌《蓝花花》原曲主干的前提下加以改编、创造而作的一首独唱歌曲,受到广大歌唱者的钟爱。本文通过对新曲与原曲的比较,并从曲式结构、润腔、方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演唱这首歌曲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表现手法和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