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整理《中国早期集邮组织与会刊》文稿时,查阅《中国集邮史》(上卷)71页和《中国集邮与邮政要览》(增订本)55页,均记为:“北平邮票交换会”。并记该会1926年3月19日成立,发起人是环球邮票社店主施秉章,会刊《北平邮票交换会会志》,1926年9月创刊,出版第二期后停刊。而在《中国集邮百科全书》497页,“施秉章”条目中写道:1926年在其筹组下,成立了北京第一个集邮组织北京邮票交换会,出版过两期中英合刊的《北京邮票交换会会志》。在《集邮博览》1996年第8期29页,刘肇宁  相似文献   

2.
自80年代初期以来,全国确有不少书、刊、报载对“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揭秘。其说不一,各有立论。例如《集邮》1983年4期发表的《关于“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说邮票上的地图画得不准确取消发行。1986年6月出版的《实用集邮辞典》及1987年出版的《生活必备》均说台湾省颜色处理不当取消发行。《家庭科学报》1987年3月5日第二版载及本年11月出版的《中国集邮百科知识》、1992年4月出版的《来自集邮王国的秘密报告》一书中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之谜》,《集邮报》总488期转载《信息快报》刊登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停售原因揭秘》等也都认定是中国地图绘制不准确而被取消发行。  相似文献   

3.
在完成邮票选题的名录,即《邮票选题参考资料》之后,我大概又用了一年多时间,对中国邮票选题的资源分类与系列化,进行探讨、论证,写成了《中国邮票的选题》那篇长文。《集邮》杂志希望在该刊发表,经邮票发行局领导同意,便在1983年《集邮》杂志第5、6、7、8、9、10期上连载发表了。这在中国邮票史与集邮史上,可能是最早的一篇系统论述邮票选题的长文,在集邮界  相似文献   

4.
《文献集邮简报》总第六期“集邮文献信息”栏介绍了三篇关于南极方面的集邮文章。无独有偶,《地理知识》杂志(全彩文图)1999年第3期也有一篇有关南极方面的文章,题目是《邮票上的南极洲》,作者郭扬。全文共分五部分:1.邮票上南极大陆的变迁:揭示了古大陆  相似文献   

5.
1.参加评选的2002年外国邮票见《集邮博览》第10期、《上海集邮》第10期、《天津集邮》第5期中心插页所刊登的全套邮票和小型张图样。参评的35个国家的序号列在图样下面。2.评选选票随《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集邮报》发送到所有  相似文献   

6.
1.参加评选的2001年外围邮票见《集邮博览》第10期、《上海集邮》第10期、《天津集邮》第5期中心插页所刊登的全套邮票和小型张图样。参评的37个国家的序号列在图样下面。2.评选选票随《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集邮报》发送到所有订户手中,另有部分赠送或出售,自制或复印的选票无效。3.请您从各国候选邮票中选出自己喜爱的5套邮票和5枚小型张,按第1至第5名顺序分别填写邮票和小型张的序号,请注意涂改无效。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未发行的红十字救护附捐邮票图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徐冶敏先生在《集邮》增刊10期和《集邮博览》2004 增刊2期发表的《2004年集邮热点研讨六问》,其第二问谈的 是"杳无去踪的中国'第一套'红十字邮票"。徐先生从50多 年前《近代邮刊》1948年12期上读到"兹闻邮局又将发行红 十字会附捐邮票,全组计四种,图案各不相同"的预告,但该 套邮票最终未发行。徐先生就此提出了问题:具体是什么原 因导致拟议中的红十字会附捐邮票最终流产呢?战争,政权 更替?这套未发行红十字会附捐邮票的设计稿或印样,甚至  相似文献   

8.
长海     
1、如此高的附加值,是卖邮票,还是卖点读笔?(摘自《南宁集邮》2010年6月第3期总第117期)——邮者在评价"多媒体邮票"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谈到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文章,自然要提及集邮家赵人龙。赵人龙收集和研究的重点为中国早期古典邮票,同时对中国欠资邮票、新中国普票等也有极深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在他迄今近80年的集邮生涯中撰写的集邮普及与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其中关于大龙、小龙、万寿及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四大古典华邮的研习文章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些文章广泛刊载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境内外出版的数十种集邮刊物上,如《集邮》、《中国集邮》、《集邮研究》、《上海集邮》、《集邮博览》、《天津集邮》、《中国集邮报》、《鼓楼邮刊》、《邮友信箱》、《中国邮史》、《邮票世  相似文献   

10.
克东编著的几部新作摆在我的面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使人心舒神怡。我很惊异中国文史出版社能为克东同期出版4部5册集邮图书,它们是《中国美术家与邮票》上下册,《中国摄影家与邮票》、《中国邮票经典》和《集邮故事》。我也很佩服克东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撰写出像《中国美术家与邮票》、《中国摄影家与邮票》这样湟湟大观的资料性集邮文献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邮票中人物吸烟图案的邮票,除2011年《集邮博览》第5期《从邮票中的人物吸烟说起》一文介绍的纪109中第一枚等5枚及J.56两枚,第10期《新中国邮票中人物吸烟图案并非五枚》一文介绍的J.9(3—3)等7枚邮票外,在纪、特邮票中还有6枚邮票中有吸烟图案。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04年第10期《外国发行的与中国建交邮票》一文有一些遗漏和错误,现在就我掌握的资料作一些补充。 日本 1982年就发行了《日中国交正常化10周年》纪念邮票1枚,图案为日本画家梅原龙三郎的作品《天坛》。原文介绍的1992年日本发行的日中国交正常化20周年邮票不是最早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进中国集邮者对外国邮票的了解,推动中国集邮与世界集邮接轨,加强中国集邮者与各国人民和集邮者之间的友谊,扩大中国集邮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的编辑水平,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与《中华世界邮票目录》编委会共同主办每年一度的“最佳外国邮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邮》(英)从1982年1月创刊到1992年12月止,共出版64期。1985年春,原中国集邮出版社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合并,《中国集邮》杂志转归邮电出版社领导。到1987年底,中国邮票总公司在经济上停止了对《中国集邮》杂志的支持,全部费用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承担。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集邮》进入了一个极为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集邮》1994年第4期上有文介绍针孔邮票的简史和中国针孔邮票的概况。我的邮集中虽只有少量针孔邮票(旧票),经仔细观察,在汇丰银行的针孔  相似文献   

16.
《小巧的邮票目录》(见《集邮博览》总298期)一文中提到的1982年邮票目录单行本,我刚好收藏有一本,现补充介绍之。这是一册32开的年度邮票目录单行本,白色封面上印有红色的"一九八二年邮票目录"和黑色的"《集邮》编辑部编印",书中共有16页:1—14页是1982年发行的纪念邮票("J"字头)、特种邮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上海集邮》在《编辑寄语》里透露的第4期的作命题是“学”。按理,我应该写一篇介绍海外发行的学家或学名邮票,但我想换一个思路,不写邮票上的学,而写集邮的学修养与邮票鉴赏之间的关系。集邮的学修养有助于提高邮票鉴赏的水平,而邮票鉴赏又可以反过来促进集邮的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第七期《集邮博览》69页的《相关链接:什么是水印邮票》一文中写道:"……新中国发行的邮票,还没有采用过水印的纸张"。  相似文献   

19.
近日阅读国内邮友寄来的《集邮博览》,顺便写一随笔,权当争鸣。《集邮博览》2002年第5期与第6期在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始之前连载署名文章《世界杯足球赛与邮票》,文章就世界杯足球赛这一影响力仅次于奥运会的盛大体育赛事的历史以及有关邮票做一系统的阐述。但是,作者关于世界杯足球赛的历史知识却令人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20.
1《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下简称《邮政法》)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讨论通过,198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邮政法》对涉及邮政资费、邮票属性、集邮的基本内容、盖销票与新票的差异、邮票品相的实际意义、邮票出售期等进行了阐述,是现代中国法制化进程中对集邮活动在法制层面的一个原则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